惠國慶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對外貿易產業的發展空間有了很大的提升,商業銀行在國際金融業務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隨著人民幣的升值,銀行融資規模不斷擴大,企業與國際貿易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對銀行融資業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國際金融資金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本文就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從產品種類的創新、業務流程及人員配置優化、加強掌控國際貿易融資的授信總量以及法律環境及制度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管理對策,最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今后的研究本課題的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商業銀行 ?國際貿易 ?融資業務管理
目前,國際貿易融資業務開展的如火如荼,同時,國際貿易中融資業務管理風險正在逐步增加,自2008年的次貸危機席卷美國時,逐漸發展成為全球金融危機。中國金融市場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許多集團的出口訂單大大減少,很多企業面臨著倒閉破產,并且一些企業在交易和融資方面存在欺詐套現等問題,導致全球企業融資的風險因素持續增加。
一、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缺乏吸引力與創新
目前,許多商業銀行都將大型國有企業視為國際商業金融服務的主要目標,對中小企業卻置之不理。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提高外貿優惠,進一步擴大業務規模和吸引合作伙伴,這樣一來,中小企業的壓力和成本會逐步上升。此外,商業銀行的融資手段單一,缺乏吸引力與創新,且風險較高,缺乏完整的、配套的進口融資業務渠道。
(二)缺乏健全的國際貿易融資法律制度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缺乏健全的國際貿易融資法律制度,但是在國際貿易的融資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法律關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商業銀行對有些業務的處理沒有統一的標準,不能有效地保護其合法權益。
(三)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的復合型人才
國際貿易融資人員不僅要具有出色的英語溝通能力,還要求熟練掌握國際結算、信貸交易、國際貿易和各國的相關法律法規,同時,對其他國家/地區開發的國際商業發票要進行嚴格的審查。但是實踐表明,許多商業銀行員工的國際商業融資水平未能達到商業銀行開展理財業務的水平。
(四)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性較高
商業銀行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較大,主要包括代理行資信風險、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等。國際貿易融資的還款來源于款項的回籠,而國外的代理行負責寄送文單據和款項退還。因此,一旦出現問題,款項的回籠將會中斷。此外,任何兩個國家的匯率機制都完全不同,因此存在匯率波動的風險,從而增加了匯率風險,導致外匯供求關系受到影響。例如,人民幣升值之后,大部分企業會在同一時間出售美元,導致美元的存款不斷減少,外匯收集者為了規避風險將會提前進行收匯,因此,公司融資需求持續增長,商業銀行的利率上升,擴大銀行的融資成本。
二、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管理對策
就目前而言,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是商業銀行發展的關鍵,隨著國際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融資難和融資品種受限問題變得更加突出。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必須找出問題所在,制定相應的業務管理對策,同時,要強化風險管理,從而提升國際業務服務水平。商業銀行必須將創新意識結合到“全員全過程”中,包括業務多樣性創新、業務流程整合、業務管理、業務風險管理和業務制度維護等。
(一)產品種類的創新
在產品種類的創新過程中,商業銀行需要保持“以企業交易為核心”的經營理念,提高產品的實用性能,靈活性強和低風險的融資產品是銀行創新產品設計的首選。產品設計必須將結算方式和融資產品進行充分的融合,對生產周期進行嚴格把控,確保企業的現金流不會出現中斷現象。同時,融資可以為企業提供財務管理、財務咨詢、風險分析、治理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并幫助銀行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伙伴關系,為商業銀行提供更多的獲利機會。此外,產品種類的設計不應局限于一次交易,應該擴展到整個業務鏈業務中,創建一個能夠提高融資效率、降低成本的綜合服務方案。
(二)業務流程及人員配置優化
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個進出口數據平臺,能夠系統地評估業務風險,提高銀行與企業之間信息的透明度,并減少由不對稱因素引起的不確定性風險。在業務風險評估方面,應對數據的動態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建立業務風險評估數據模型,從業務收支、企業償債能力和進出口的穩定性方面進行風險分析。在早期的國際商業銀行業務中,通常把融資前對企業的授信評級作為業務的核心環節,如果貸款后未能及時掌握交易情況,不利于銀行的風險控制。發生這種情況時,商業銀行要加強對整個業務流程的監督,掌握該貿易的發展情況,并加強業務權利管理。交易過程中必須進行封閉方式管理,一項交易,對業務的現金流進行限制。此外,商業銀行要加強員工的風險意識,提高員工風險檢測、預防和管理水平,并建立風險預警制度,提高國際金融中的風險管理水平。商業銀行需要根據全球現有的金融交易流程進行整合,將復雜的審批流程盡量簡單化,把握實際風險,優化員工結構并降低人工成本。對與國際融資相關的業務員進行定期培訓,明確崗位職責,員工和員工要和諧相處、相互制約和信息共享。
(三)加強掌控國際貿易融資的授信總量
商業銀行在為進出口企業提供貸款之前,首先,必須對企業的信用進行評估,同時對企業的合作伙伴、資金結算方式、總交易、開放時間進行嚴格的分析。其次,要根據基本情況評估進出口公司承擔財務風險的能力,并確定適當的信用額度。對于新客戶,商業銀行僅需要對過去幾個月的風險和數量進行全面評估,以簡化貸款流程,對于老客戶,要可以前一整年的月周轉量和貿易量作為信用額度的依據。
(四)法律環境及制度建設
就目前國內法律和法規的角度來看,必須建立完善的法律體系,以確保建立適用于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商業貿易現階段的法律環境,保證全球業務發展的合法性和規范性。 此外,國家需要為金融部門建立統一的國際貿易平臺,增加商業信息的透明度,為商業發展、商業金融業務更快更好的發展奠定基礎。從銀行本身的角度來看,必須根據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來約束自己,制定適合本單位的業務制度,強化自身的制度建設,確保業務的合法性。
(五)做好金融貿易融資前期調查,把握貿易整體過程
對國內商業銀行來說,在融資之前必須做好前期的調查工作,包括對貿易的上下游結構、市場價格的波動性、以及交易的真實性。通過調查對融資企業的發展現狀和背景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進一步降低了融資風險,有利于提高整個銀行的收益。
三、結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在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管理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現象,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加強自我管理,促進各種金融信息的對稱,同時,要提高國際商業金融工作人員的素質,有利于國際金融市場的建設與發展。最后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今后的專家學者研究與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管理相關的課題有一定的借鑒與啟發作用。
參考文獻:
[1]楊俊籍.城市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研究——以國內某城商行為例[J].納稅,2018(10):165-166.
[2]薛利民.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8(01):54.
[3]石文娟.商業銀行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管理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23):6-7.
[4]曾曉鳳.“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貿易融資創新與我國商業銀行關系研究[J].時代金融,2017(29):125-12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