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幸
摘 要:筆者從電視臺播放的“撕名牌”游戲激發靈感,將“撕名牌”引入體育課堂,引導學生在相互撕扯的過程中奮力奔跑,在擺脫追捕者的同時還要在適當的時機突然扯掉對方背后的名牌。這樣的活動激發了學生全身心的投入,課堂效果明顯。筆者由此感悟教學方法貴在創新,好的方法事半功倍,教師要結合學情創新教學方法,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體育,游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3-125-1
每當上體育室外課時,初中幾個班的學生都會互相之間大喊大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我用了多種懲戒手段都無濟于事,因而陷入苦惱。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偶然看到浙江衛視的一檔娛樂節目“奔跑吧兄弟”,這個節目里設立了很多游戲,大家通過集體的配合完成任務,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其中,有個游戲叫“撕名牌”,在相互撕扯的過程中,所有人都需要充分地奔跑,在想辦法擺脫追捕者的同時還要在適當的時機突然扯掉對方背后的名牌,一方的所有隊員被另一方全部撕完后,游戲結束。在這個過程中免不了溝通,而且要很大聲的喊叫。我突然聯想到這是否可以把它引進到體育課的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來完成隊友之間的相互溝通配合,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豈不是一舉兩得?
于是,我利用周末時間粗略的制定了一周的課時計劃,周一一上課,我提前到班級跟他們說了我的想法:“本周我準備在體育課上穿插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還沒說出名字就聽到教室里一片嘩然,他們又開始了“彼此間的交流”。當我一提到“奔跑吧兄弟”這個節目的時候,很多學生更待不住了,大喊:“我知道,我知道,撕名牌,肯定是撕名牌!”此時,我暗自高興,學生的興趣是沒問題了,游戲的穿插肯定會有好的效果。于是,我開始把此游戲的方法、規則大致進行了講解:班級里由同學們自由組合成若干相同人數的隊伍,在規定時間、規定范圍內完成我制定的任務并成功將對方的名牌撕掉,最后剩余人數最多并成功完成任務的隊伍獲勝。隨后我開始提出本游戲需要同學們自行準備相應的游戲器材。說過之后,體委主動申請負責幫助大家網購名牌,班長負責統計分組,大家都積極踴躍報名參加,每個人手上都拿著兩張紙,一張寫好了自己名牌的名字交給體委,另一張是小組的號碼。最后我統計匯總,結果發現大家全員參與,一個都沒少。一瞬間,我發現他們都還像個長不大的孩子,愛玩就是他們的天性,如何讓他們在玩中學,這才是我們教師需要思考的。
兩天之后,名牌被寄到學校,由我親自簽收,并利用課間時間發放給了學生。下午一上課,做完準備活動之后我便讓學生穿好貼有各自名牌的衣服,站在原地,待我再次重申游戲方法和規則后,我將任務卡分發給各小組,一聲哨響,游戲立即開始。拿到任務卡的各小組同學都聚在一起討論各小組的分工安排,幾分鐘之后,開始在操場上散開,有的同學專門負責去完成任務,有的同學負責去攻擊對方名牌,大家你追我趕,并有同學不時地從口中說出一些相互提醒的話語,“×××,快跑,他追上來了”、“×××在你左邊,快閃開”、“快躺下,防止他撕你名牌”等等,場地上有躺著的學生,草叢邊有偷偷躲在那里準備伏擊其他組的學生,還有在任務即將完成時被人撕掉名牌的學生。操場上一片歡聲笑語,同學們的臉上都紅撲撲的,大家都笑得合不攏嘴。很快,第二小組已經完成任務卡上交代的內容,他們開始集中力量消滅其他團隊,只見王同學一個箭步沖上去,快速扯掉第四組周同學背后的名牌,他高興極了,站在那里,彎著腰,雙手扶著膝蓋,仿佛很累的樣子,但是他沒有發現,危險已經悄悄來臨,第四組另一名周同學從他身后快速撲過來,嗖的一下扯掉他的名牌,還沒緩過神來的王同學被宣布“out!”。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不斷的有同學被罰出場,場內的各小組隊員越來越少,大家在游戲中充分利用自己隊員的優點,發揮各自的長處,都想取得本次游戲的勝利,最終這個游戲以第三小組的勝利收尾。
在對他們本次課的表現作出高度評價之后,“叮叮叮”,清脆的下課鈴聲響了,一節課就這樣在大家的歡樂聲中結束。當我的眼神掃過他們每一個人時,我發現很多同學都滿頭大汗,有的學生半彎著身子,雙手插著腰說:“老師,明天我們還要繼續,今天是他們運氣好,明天我們一定要贏了他們!”,“不可能,你們不是我們的對手!”,勝利者高喊道。言語之間,透漏了學生對此游戲的認可,同時,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在此得到了鍛煉。小小的游戲,大大的作用,課堂上該有的氣氛有了,身體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這也許就是體育課該有的效果。這節課過后,我對“撕名牌”進行了新的構思,在其中加入身體素質練習、配合協作練習、創新任務練習等,一個大主題,內容卻在不斷更新變化,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力也在一步步提升同時完成了對自己各種品質、能力的挑戰。
反思與展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追求理想是一個人進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動力,而沒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會有完美的精神生活。”符合時代潮流的游戲教學方式是當代體育教學的一種創新形式,不僅增添了體育課的氣氛,更讓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得到了鍛煉。“撕名牌”的游戲,首先讓學生聽起來就很有興趣,帶著興趣去學習,這堂課也就算是成功了一半。其次,在課前的準備上,學生的親自介入,讓他們感受到體育課程的教學不僅僅只是體育老師的事,這也間接的培養了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以及互幫互助的意識。再次,在游戲中,學生奔跑的距離和時間遠比一堂完整的體育實踐課教學要多很多,學生的爆發力、反應能力和耐力素質等都得到明顯的鍛煉,其中穿插的任務更是磨煉了學生的各種品質。一堂課結束,學生滿頭大汗,教學的強度和密度在課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區銅山中學,江蘇 南京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