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聰 劉書平 孫靜


【摘要】目的 探究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用于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擇本院收治的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患者90例,隨機將其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分別采取靜脈滴注蔗糖鐵和皮下注射EPO對患者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經治療后血液指標變化、KPS評分療效、不良反應、血液指標療效等。結果 實驗組治療效果優于參照組,經差異性比較,p<0.05。結論 在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的治療中應用EPO效果顯著,不良反應低,對患者的血液指標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以緩解貧血癥狀,提高患者生存期質量,值得推廣。
【關鍵詞】促紅細胞生成素 ?腫瘤相關 ?慢性貧血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現代社會中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這與人們的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工作壓力、環境污染等密切相關。腫瘤治療的時間較長,在治療期間易出現多種并發癥,貧血便是常見的一種。據相關資料統計,我國腫瘤患者在2017年發生貧血的概率為49%,其中男性發病率為52%,女性發病率為41%。腫瘤相關性貧血與患者的身體營養情況、腫瘤類型、治療手段等相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而且降低了腫瘤放化療后的治療效果,無疑雪上加霜。經研究,腫瘤患者中發生貧血的患者死亡率是無貧血患者死亡率的2倍,因此,對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的治療對于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有重要價值。EPO和蔗糖鐵都是臨床治療此病的藥物,本文對兩種藥物作用的效果進行了分析,報道如下。
一、資料和方法
(一)基本資料
選擇本院收治的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患者90例,患者入院后經病理學檢驗、手術等確診為腫瘤晚期,納入研究的條件:①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②骨髓功能無異常,治療前1個月未使用EPO、葉酸、輸血治療等;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禁忌。排除條件:①合并其他系統疾病;②嚴重感染;③不配合治療或中途放棄治療;④妊娠或哺乳期;⑤對EPO或蔗糖鐵過敏等。將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5例,參照組女性占比48.89%(22例),男性占比51.11%(23例),平均年齡(36.2±16.8)歲,平均病程(15.3±9.5)年,腫瘤類型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腸癌、宮頸癌,例數分別為8例、16例、6例、7例、8例;實驗組女性占比51.11%(23例),男性占比48.89%(22例),平均年齡(36.1±16.7)歲,平均病程(15.4±9.3)年,腫瘤類型包括肝癌、肺癌、乳腺癌、腸癌、宮頸癌,例數分別為9例、15例、7例、6例、8例。比較兩組基本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適宜研究。
(二)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使用止血藥物、服藥葉酸、營養支持等。在此基礎上,參照組:200mg蔗糖鐵+250ml0.9%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每周3次,療程4周;實驗組:促紅細胞生成素,初始劑量為每次40IU/kg,每周3次,持續3周如效果不明顯,可適當增加每次的劑量,療程4周。用南京普朗生產的型號為XFA6100的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患者在治療后的血液指標(RBC、Hb、HCT)情況,檢測試劑是深圳雷杜生產的規則為RT-7200試劑;血液指標(Fe)用亞鐵嗪還原法檢測,試劑為Biovision公司生產的K390-100試劑盒。
(三)療效判定
KPS評分療效:治療后評分比治療前增加10分及以上為改善;治療后評分比治療前增加10分以下為穩定;治療后評分比治療前減少10分及以上為下降;總有效率=改善率+穩定率。血液指標療效:各血液指標的上升幅度大于10%或HCT上升5%為有效,各血液指標無變化或病情加重為無效。
(四)統計分析
用SPSS19.0分析,p<0.05為差異顯著。
二、結果
(1)血液指標變化情況:實驗組各血液指標均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兩組KPS評分療效: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5.56%(43/45),明顯優于參照組的80.00%(36/45),經檢驗,p<0.05。見表2。
(3)不良反應對比:實驗組中有6.67%(3/45:1例胃腸道反應,1例呼吸道反應,1例肝酶升高)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明顯低于參照組中不良反應的發生率22.22%(10/45:3例胃腸道反應,2例呼吸道反應,3例肝酶升高,2例皮膚不適),p<0.05。
(4)血液指標療效:實驗組有效率為97.78%(44/45),無效2.22%(1/45);參照組有效率為82.22%(37/45),無效17.78%(8/45),差異顯著(p<0.05)。
三、討論
腫瘤患者的身體機能由于疾病發展和治療的影響會明顯下降,在此期間,各種因素所致的出血會加重機體的衰弱,再加上可能出現的多種并發癥,從而引發貧血。慢性貧血增加了腫瘤相關手術的危險性,不利于患者預后。臨床治療慢性貧血有多種手段,輸血適用于急性失血,對于慢性貧血患者來說會增加感染幾率,補鐵、葉酸、補維生素等方式不適用于骨髓功能障礙、鐵劑過敏和腎功能不全者。EPO治療是通過促使骨髓中紅細胞的釋放來改善貧血,與蔗糖鐵治療效果相比,EPO的不良反應少,KPS評分療效更理想,血液指標改善程度更顯著(p<0.05)。
綜上所述,在腫瘤相關性慢性貧血的治療中應用EPO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生存期質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馮南平.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聯合多慮平治療老年慢性病貧血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 v.22;No.530(14):11-12.
[2]許立明,張麗萍,丁曉琳.探究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用于治療慢性病性貧血的療效[J]. 大家健康旬刊,2017,11(2):82-82.
[3]韋楊,WEIYang.促紅細胞生成素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進展[J].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7,38(3):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