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杰 李燚
【摘要】國內石化企業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化學水,化學水的生產過程中存在大量的腐蝕因素,對水處理設備的壽命產生極大的影響,嚴重威脅水處理設備及裝置的正常運行。本文通過對水處理設施常見的腐蝕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采取相對應防護措施,希求能夠為化學水處理設施的防腐蝕問題提供借鑒。
【關鍵詞】水處理設施 ?腐蝕 ?防護實踐
引言:由于酸堿性介質的存在,化學水處理設備長時間運行后,發生腐蝕現象在所難免。此問題雖小,但經過長時間不間斷的腐蝕必然對設備的使用壽命以及使用效果產生嚴重影響,進而影響設備長周期正常運行,甚至影響產水水質。因此改善現有的設備腐蝕現狀,實現對設備腐蝕的有效的控制對水處理裝置安全運行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動力車間目前面臨的腐蝕問題
水處理工藝設備在對原水進行處理的過程,都要使用酸堿性介質進行再生、中和等工藝調整,工藝設備在生產過程大量接觸腐蝕性介質。尤其是作為水處理過程關鍵設備的離子交換床,在長期運行過程中,面對酸堿性介質的沖刷及腐蝕,內部防腐層不斷減薄甚至刺穿,導致腐蝕性介質與金屬直接接觸,加劇了腐蝕速率,嚴重時導致設備本體穿孔泄露,影響生產。動力車間第一套、第二套除鹽水裝置離子交換床在長期運行過程中,由于腐蝕性介質的存在,內壁防腐層鼓包、開裂,導致陽床表面腐蝕加劇,罐壁腐蝕穿孔。
二、防腐蝕措施的實踐
在檢維修費用緊張,離子交換床無法整體更新的情況下,有必要對離子交換床進行防腐處理,以增強陽床防腐性能,保持承載強度,有效延長陽床的使用壽命,進而為裝置的安全平穩運行提供必要可靠的保證。
(一)基材處理
全面打磨,清除設備基面焊渣、焊瘤及飛濺物;設備陰陽角、焊縫、尖角銳邊、管件接口等打磨平整或圓弧平滑過渡。噴砂除銹打磨。清掃及吸塵,采用稀釋劑或清潔劑整體擦拭一遍,清除殘留油污及砂粒。處理后表面應清潔干燥,無灰塵、油污及其它化學介質。噴砂除銹、清掃除塵及第一道底涂施工應在1-8小時內完成,以免基材返銹及重復污染。
(二)圖層施工
底涂涂抹XH-NM納米耐磨高分子復合材料底涂兩道,復涂間隔3小時。本底涂可以與金屬基材形成化學鍵聯,對金屬基材粘附能力極強。基材若有凹坑、裂痕、孔洞等缺陷,可于底涂施工后,使用本底涂及石英粉調配成膩子進行修補,膩子凝固前須用稀釋劑的抹平或待固化后表面打磨平整。面涂涂抹XH-NM納米耐磨高分子復合材料面涂三道,復涂間隔3小時。本面涂具有優異的耐化學腐蝕性及納米級抗腐蝕介質滲透性,絕大程度上解決因返銹而導致襯層剝離、脫落、溶脹及開裂等問題。密封涂層涂抹新型XH-NM納米耐磨高分子復合材料密封涂層兩道。復涂間隔:由于密封涂層優異的密封特性,不建議多道施工。
(三)施工注意事項
施工現場應有合適的遮蓋及保護措施,以免施工時或涂層未完全干燥和固化前,受到蚊蟲、灰塵、雨露的污染及施工人員的踐踏,同時,須特別注意配料及施工時,汗液滴入物料或涂層中。噴砂除銹、清掃除塵及第一道底涂施工應在1-8小時內完成,以免基材返銹及重復污染。
產品的固化受溫度、濕度等現場環境因素的影響,固化劑加量在規定范圍內隨溫度(40℃-5℃)下降而遞增,每道涂層施工配料前應先配小樣,以確定固化劑添加比例、可施工時間及凝膠時間;并由專職人員嚴格按標識及配比要求進行配料,每次配制量不宜過大,以免材料成膠浪費。
每一道涂層表干后,原則上即可進行第二道涂層施工,第二道涂刷方向應與前道施涂方向相互垂直,以此類推,直至達到規定厚度及用料量。每道工序施工前,視現場灰塵、雨露及污染情況,須對防腐蝕表面進行清理及吸塵,必要時應用稀釋劑擦拭干凈后,方可涂裝;兩道涂層相隔時間太長,重涂時須先打磨,清掃吸塵后,用稀釋劑擦拭原涂層表面,方可涂裝。每道工序均應經檢驗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不合格部分必須先進行返修。
(四)施工質量的全面檢驗
質量檢驗可按按以下每個階段設若干檢查內容進行:①表面處理前;②表面處理中;③涂料施工前;④料施工中;⑤涂料施工后。如為控制施工現場質量,可限制最后一道涂料施工到投用時有7天左右的養護時間。涂層應光滑平整,顏色一致,無針孔,無露底,無漏涂,無皺紋,無裂縫,無流掛,無氣泡及剝落等缺陷。
(五)確保施工安全
施工現場嚴禁存放易燃品,嚴禁吸煙,場地周圍不準進行焊接或明火作業。存放涂料及施工現場應有必要的消防措施。受限空間作業施工現場應設置通風設施。高空作業要有防滑措施,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
三、經驗總結
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首先要嚴格按照涂料供應商提供的施工規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防腐蝕施工方案,特別需注意涂料之間的正確的配比。在選擇質量保證的涂料的前提下,要特別重視以上提到的施工過程的管理,確保每道工序都達到標準規范要求,認真做好隱蔽部分的檢查記錄,嚴把每道工序質量關,特別是除銹關,不留死角和缺陷。要杜絕因為趕工期而壓縮防腐工程必要的工序、質量檢查和必要的養護期。同時要加大對工藝設備的檢測和監測力度,提前做預防性檢測和腐蝕防護工作。加強防腐蝕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技術交流,互相學習,吸取案例的經驗教訓,促進防腐蝕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