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濱 黃啟明
【摘要】本文通過明確工業給水系統用水流程、耗水工藝、污廢水特性、特征污染物成分等,對比不同工藝流程污廢水產生過程、特點,為制定管控措施和投資方向提供參考,為開發節水減排新技術、應用新工藝,提供依據,為已定型工業給水系統、流程、單元,進一步完善節水、回收、處理、回用等措施,開拓思路、統籌考慮、系統謀劃,為節水減排中長期規劃提供方向。
【關鍵詞】節水減排 ?污染物減量控制 ?水資源綜合利用 ?統籌規劃
前言:工業用水的取水、輸水、水質處理和配水等設施以一定的方式組合成的總體。是指通過管道及輔助設備,按照工業生產、消防等需要有組織的輸送到用水地點的網絡。通常由給水泵、給水管道和閥門組成,其任務是保證連續可靠地供水。
一、國內外、行業水資源利用現狀
(一)國外水資源利用現狀
發達國家在經歷了水污染陣痛后,各國政府重視水資源保護工作:將水資源利用政策納入國家長期發展規劃,加強水資源綜合管理,對水資源實行分權管理,市場化調控水價改變用水量配比。
荷蘭全國性水利工作由水利部負責,地方和地區性的水管理則歸水管會管轄。水管會的主要任務是防洪護堤、水量控制及水質管理。
美國對水資源進行綜合規劃和全面質量管理,充分考慮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建立共同參與的決策過程,重視平衡與協調。
加拿大將水資源與土地、環境、經濟等要素結合起來綜合考慮。
(二)國內水資源利用現狀
中國水資源緊缺和水污染問題迫在眉睫,面臨先天不足和后天污染的雙重困境,主要特點為:水資源總量、人均量少;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資源性缺水及水污染共存并嚴重;地下水過度開采;水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在水資源短缺矛盾突出的同時,又在大規模污染水源,導致水質惡化。不僅對淡水,而且海洋污染的情況也令人堪憂。經過多年建設,我國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績,但水污染形勢仍十分嚴峻。2005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為524.5億t,城市及企業污水處理率僅為149.8萬t。其中工業廢水占39~35%,城市污水占61~65%,城市及企業污水已經成為主要的污染源。
二、水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現狀
(一)高溫凝液回收利用技術
蒸汽冷凝液的回用,可以對生產裝置的蒸汽冷凝液進行過回收利用,回收了寶貴的熱能資源,減少了脫鹽水使用成本,降低了排污費用,提高了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率,是零排放的核心技術,因投資少、回收期短,近年來廣泛應用。若蒸汽冷凝液回收處理后,無法達到脫鹽水水質標準,可以采取傳統脫鹽精制的方法進行二次處理,若技術經濟性不高、規模不大或場地受限,可以直接作為循環水系統補水回用。
(二)污廢水綜合回用技術
為應對水資源短缺導致的供求矛盾加劇,水污染嚴重導致的排污成本和環境風險激增,水資源使用和污廢水排放價格提高造成的生產成本大幅提升,主要從以下方面考慮進行技術應用:①謹慎作為生活雜水回用,即將再生水回用作生活雜水;②作為電廠、鍋爐補給水和循環水系統補水;③作為冷卻噴淋用水;④作為綠化景觀用水;⑤作為礦井采空區和地下水補給水。
(三)中/灰水綜合利用技術
中水回用技術是指將生活廢污水集中處理后,達到不同的回用標準,目前廣泛應用的有三種處理方式:①處理到飲用水標準,實現直接循環利用,適于水資源極度缺乏的地區,投資高,工藝復雜。②處理到非飲用水的標準,用于不與人體接觸的用水,如便器的沖洗,地面、汽車清洗,綠化澆灑,消防,工業普通用水等,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中水處理方式。③將工業污水再處理,根究需求通過過濾器、軟化器、RO、EDI/MF等工藝處理,處理到循環水補水、軟化水、脫鹽水的標準。
(四)熱/水聯合回用技術
目前在火力發電廠、鋼鐵冶煉廠、煉化企業廣泛應用,主要采取的工藝技術路線有:①通過梯級換熱技術,直接回收高溫水體的熱能;②通過膨脹機做功發電技術,將高溫水體熱能間接轉化為電能;③將高溫水體的焓值直接保留至處理工藝流程末端,作為熱流體循環使用,減少生產過程外部熱源消耗;④對水進行二次精制,并根據工藝需要、邊際成本、技術路線、投資運行等因素,綜合確定回用去向。
三、水資源綜合利用平衡模型建立與評價應用
(一)建模
根據已建立的研究模型數據庫,對工藝流程進行繪制、建模,具體步驟如下:①基本流程繪制,CAD、CAM、PID、3D等層面;②關鍵參數、特征節點、消耗節點引入,如動力消耗設備、流量變化界面、濃度變化節點、外部投入來源、三廢排放去向等;③參數關聯公式導入,主要包括水平衡、物料消耗、動力消耗、損耗、三劑投入、三廢排除(處置)、異常工況(應急、檢修、改造)下平衡,全過程成本、單價、效益。
(二)模型運算
①確定啟動模型的初始條件;②預定模型在不同工況下的運算規則;③確定異常數據的死循環規避及返回條件;④按照彈性有限元、神經網絡元、自封閉矩陣法等對模型節點網絡進行程序語言修飾;⑤引入單一極端變量、工況或跨接條件,啟動簡單模式運算,對模型進行極限壓力測試;⑥建立不同層級、出口的數據庫規則;⑦設定模型運算精度、耗時、表現張力;⑧設定模型運算自鎖及批量事件導出規則;⑨啟動模型運算,監視節點速率 、數據冗余和過程變量豐度;⑩停止運算,對模型結果量數據庫進行比對和技術經濟分析,確定關鍵數據流即主要工況流,按照邊際效益原則確定針對性運行策略。
四、結論
國內目前部分行業、地區、領域水資源綜合利用率偏低、浪費嚴重、污染惡化,水資源規劃水平還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必須確保持續的科研分析、技術創新和規劃研判,圍繞統籌全面提升水資源綜合利用率的核心目標,在規劃、政策、投資、法規、標準、引導等方面鍥而不舍地努力,使我國水資源規劃和綜合利用水平更加合理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