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水平井地質設計及設計井地質分層與復雜情況提示進行了簡要論述,重點從巖屑錄井、熒光錄井、綜合錄井、水平井地質導向錄井、地質觀察、鉆井液錄井、地層漏失量以及信息傳輸等方面圍繞錄井技術進行了綜合設計,以為現場施工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地質錄井 ?地質設計 ?水平井
一、水平井地質設計
(一)水平段窗口處目的層深度預測
該水平井地面海拔預計為1487.94m,該井長63-2油層對應井的井段電測深度為1483-1505m油層段(垂深),垂直厚度為22m,測井解釋結果為油水同層、差油層,該水平井窗口就設計在該層中上部距離層頂3.0m處,根據該點與井長63-2頂面構造位置對應關系,預測其窗口處海拔為-2.0m。
(二)水平段終端目的層深度預測
該水平井水平段終端設計相當于井的井段電測深度為1483-1505m油層段(垂深),中部距層頂3.0m,該點對應井海拔-7.6m。根據設計水平井軌跡與井構造位置對應關系,同時為多溝通油層和降低實施難度,便于后期作業施工,由此推算出水平段終端處的海拔為5.0m。
(三)靶區設計
窗口(A點)垂深=鉆機地面海拔(1487.94m)-窗口構造海拔(-2.0m)= 1489.94m
終點(B點)垂深=鉆機地面海拔(1487.94m)-終端構造海拔(5.0m)=1482.94m
水平段延伸1000m,水平段橫穿相當于井的井段電測深度為1483-1505m (垂深)油層段中上部。
完鉆原則:鉆至設計水平段終端穩斜鉆進35m完鉆。
二、設計井地質分層及復雜情況提示
(一)地質分層
結合該油區其他常規井在鉆井實施過程中所鉆遇的地層,預測本井所鉆地層自上而下依次為第四系,白堊系志丹統洛河組,侏羅系中統直羅組,侏羅系下統延安組、富縣組,三疊系上統延長組。
(二)復雜情況提示
本區在鉆井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防井噴、井涌井控工作。在鉆井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周圍油水井產狀和壓力變化情況。開鉆前需落實注水井注水情況,為避免鉆遇異常壓力,本次水平井鉆井施工過程中,注水井應關井,關井時間為鉆開油層前15天至固井48小時。為防止鉆井液進入采油井,保護油氣層,保證油井附近的新鉆井封固質量,距離設計水平井80m范圍內的采油井全部關井,采油井關井時間為鉆開油層前至固井后48小時。該區塊油層平均油層中部深度1500m(垂深),平均破裂壓力25.0 MPa,壓力梯度1.67MPa/100m。
三、錄井技術設計
(一)巖屑錄井
自二開至井底,進行巖屑錄井;延安組以前地層,每5m取樣1包,見顯示加密錄井;延安組到井底,每1m取樣1包,保證砂樣的代表性。實測遲到時間:550m(垂)前每100m測1次,550m(垂)后每50m測1次。
(二)熒光錄井
按巖屑錄井間距,逐包進行常規濕照、干照,發現或懷疑有熒光的巖屑,要進行熒光滴照證實,并保存好熒光錄井濾紙以備查。依據地質錄井規范對巖屑進行描述記錄,逐包進行熒光照射,準確估計發光巖屑比例,并詳細記錄。
(三)綜合錄井
儀器要求:自二開至井底,要求用SK2000及其以上綜合錄井儀,要求儀器性能可靠,數據采集、記錄間距以及資料處理解釋嚴格執行標準。鉆時錄井:自二開至井底,每1m記錄1次。鉆井參數:自二開~完鉆井深:井深、鉆壓、立管壓力、套管壓力、大鉤負荷、扭矩、轉速,要求連續采集。氣體參數:自二開至井底:全烴、甲烷、乙烷、丙烷、異丁烷、正丁烷、異戊烷、正戊烷、H2S、CO2、H2等,要求連續測量。鉆井液參數:自二開至井底:密度、溫度、電導率、排量、池體積、泵沖,要求連續采集。后效觀察:見第一次油氣顯示后,每次下鉆到底注意觀察后效,觀察氣體參數、鉆井液參數及相關工程參數變化,進行后效錄井,氣測錄井要及時取得烴組份、非烴組份、峰值等資料,推算氣體上竄速度。
(四)水平井地質導向錄井
本井鉆探目的層是長63-2油層,A靶設計在該層中上部距離砂層頂3.0m處,地質人員及時建模,跟蹤分析,為施工提供決策依據。應用綜合錄井儀,配合隨鉆測量地質導向,進行定-錄一體化錄井,為準確入窗,及時卡準靶點,確保鉆井軌跡在油層間穿行提供依據;同時搞好壓力監測,及時預告地層壓力情況。通過綜合錄井儀、隨鉆測井一體化平臺,實現隨鉆各項數據傳輸,遠程導向技術決策,提高油層鉆遇率。
(五)循環觀察(地質觀察)
異常情況錄井:發現油氣顯示,或確定中測層位時,根據需要進行循環觀察,以保證及時、準確判斷井下情況和取全取準資料;若鉆遇井噴、井涌、井漏等強烈顯示,應立即停鉆循環觀察,落實顯示,分析井下情況,并詳細記錄層位、井段、持續時間、泥漿性能的前后變化及處理方法、處理結果,處理好后才恢復鉆進。
其他特殊要求:正常鉆進或起下鉆過程中,若發現油、氣、水、漏等顯示;錄井參數異常或起鉆中未按規定灌入泥漿等異常情況,立即向當班司鉆、值班干部匯報,并將異常情況通知單位與司鉆、值班干部簽字,做好相應記錄。
(六)鉆井液錄井
錄井項目、間距:密度、粘度:自二開至井底,每25-50m測量1次。氯離子錄井:自二開至井底,每25-50m測定1次。遇顯示加密測定。全套性能:鉆井階段每班收集、記錄1~2次鉆井液全套性能。取樣要求:所取鉆井液樣品必須在振動篩前位置取樣,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統一工作方法。槽面觀察:正常情況下錄井間距觀察1次,遇顯示加密觀察。
(七)地層漏失量
若發生井漏應及時落實起止時間、井段、層位、巖性、漏失量、漏失鉆井液的性能,漏失前后的泵壓、排量、井筒內的靜止液面;井口返出情況、返出量、有無油氣顯示和放空現象;井漏的處理情況、堵漏的材料類型、泵入數量,堵漏時鉆井液的性能、有無返出物等;及時分析井漏原因。
(八)信息傳輸
從開鉆到完井,對所有現場采集的數據進行數據傳輸,及時向甲方提供現場錄井資料。
作者簡介:張海鎮(1980-),江蘇省豐縣人,大學本科,工程師,現主要從事地質錄井技術與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