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weve witnessed the speedy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uction market for artworks. It marched ahead in an amazing speed and conquered countless setbacks. For example, in the contemporary art world of China, a roller coaster style experience had cultivated the market. Great waves sweep the sands away and the gold shall stay, so truly remarkable artworks wouldnt lost their values simply because of the fluctuation of the market. Nobody could tell the direction and trend in the Chinese auction market for the next 10 years. However, there is one thing for sure: upon the previous experiences, the Chinese art market becomes mature. Less and less news about speculations occurred, and the whole market is marching ahead towards a healthy and orderly direction, which is a pleasant thing for all artists, collectors and auction institutions.
時間進入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對于任何領域來說,回顧和展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迅猛發展,以令世界驚嘆的速度破風逐浪。當然,市場并非一帆風順,尤其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炒作——暴漲——大跌——低谷——緩慢向上,猶如過山車般的路徑既是市場走過的挫折,也是對市場的培育。大浪淘沙始見金,真正好的藝術品不會因為市場的下滑就大幅折損其價值。
近日,雅昌藝術網發布過去10年領跑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十大藝術家榜單。其中,曾梵志以23.96億元的10年累計成交額拔得頭籌,也是唯一一位10年累計成交額超過20億元的藝術家。位列第二的陳逸飛10年累計成交額為17.17億元,周春芽以16.77億元的10年累計成交額排名第三。值得一提的是,曾梵志和陳逸飛也是中國當代藝術家群體中少有的兩位有作品過億元成交的藝術家。
在中國當代藝術首次贏得世界矚目的時候,國人曾評出“中國當代藝術F4”,分別是岳敏君、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如今,F4的神話早已破滅。當初的中國當代藝術四大領軍人物中,只有張曉剛的作品在市場上成交尚屬活躍。他是四人中唯一躋身此榜單的人,以12.63億元的10年累計成交額位列第四,與排名第一的曾梵志顯然差距明顯。
作為“卡通”風格的代表性藝術家,劉野位列榜單第五位,10年累計成交額為8.53億元。雖然是60后藝術家,但劉野顯然具備了80后甚至90后的審美和思維視野。他以獨具特色的風格與同時代的藝術家拉開差距,建立起自己的藝術王國。與其類似的是,和更具中國歷史時代特色的F4相比,曾梵志的作品顯然在超越時代與國家、民族方面表現得更加優異。

在形形色色的當代藝術中,方力鈞與劉煒被稱為“玩世現實主義”的代表藝術家。在市場早期,大家只知方力鈞,業內人士紛紛為被低估的劉煒抱不平。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天,劉煒以8.32億元的累計成交額躋身榜單第六位,而當初引領市場第一波暴漲的方力鈞早已不知去向。
劉煒之后,羅中立、靳尚誼、王沂東三大寫實主義的扛鼎藝術家位列榜單第七、八、九位。其中,羅中立后來雖然逐漸偏向表現主義創作,但市場認可度最高的仍是其早期作品。
位列榜單末位的劉小東10年累計成交額為5.49億元。劉小東作為學院派藝術家的代表,同時又獲得市場的高度認可,在藝術界意義重大,且屢有重要作品上拍,這樣的成績確實有些出乎意料。

縱覽榜單,風格流派之豐富令人欣喜。曾幾何時,在所謂“當代藝術”風起云涌的時候,寫實畫派是被拒之于外的,業內也一度不看好古典寫實類的油畫創作,認為其缺乏個性和內涵。然而,市場給出了自己的選擇。盡管如陳逸飛作品在市場上的好成績當然與其英年早逝脫不了干系,但也只有如此,市場才能更加客觀地評價這個人和他的作品。其油畫在中國整個當代藝術領域獨具一格的藝術性才是其永恒的價值所在。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會何去何從,現在任何的猜測都為時尚早。但毋庸置疑的是,經過了此前的波折和歷練,中國藝術市場正趨向成熟。關于炒作的話題已很少看到,市場正朝著更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無論對于藝術家、收藏者還是拍賣公司來說,這都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