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居住區規劃課程的實踐性較強,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不被重視。本文對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必要性及在理論教學、實地調研及方案設計中如何增加學生的參與體驗進行了論述,以期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參與體驗法 ?實踐教 ?居住區規劃
居住區規劃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規劃類課程。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將培養學生對居住區進行規劃與設計的能力,掌握居住區規劃必備的基礎知識,為學生從事相關的職業奠定堅實基礎。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通過各個教學環節逐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并注意培養學生初步應用所學的居住區規劃設計理論解決居住區發展,規劃和設計中所遇到的一些基本問題,并能設計出居住區規劃初步方案。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一、參與體驗法在居住區規劃課程應用的必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體驗,激發學習興趣對學好居住區規劃課程非常重要,目前在居住區規劃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理論教學有待改進
居住區規劃課程是理論與實踐內容并重,在教學安排上先理論后實踐。理論知識相對比較枯燥,學生以死記硬背為主,不能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后期上實踐課時理論如何和實際相銜接無思路,不能正確發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
(二)基地調研分析重視不夠
居住區的實踐部分一般來講包括前期準備、方案構思、方案設計和成果制作四個階段。前期準備主要包括研讀任務書、資料搜集、基地調查、實例調查分析等,這是形成規劃設計理念乃至方案的極其重要的環節。學生不重視基地區位條件及周邊環境的分析,從而使得很多設計脫離了基地本身的地域特色,許多方案只能在形式和功能等層次上做文章,深度不夠。
(三)學生探究能力缺乏
理論教學中通常是以教為主,實踐教學以一對一輔導為主,這種模式雖然能對學生設計方案給出具體指導,但缺乏相互借鑒和交流的機會,設計成果呆板,創新能力相對缺乏,很少出現特色的方案設計。
二、參與體驗法在居住區規劃課程中的實施
(一)改進理論教學過程增強學習目的性
居住區規劃涉及學科知識較多。涵蓋地理、城市規劃、建筑學,景觀綠地、道路交通,市政設施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而在該課程開設之前學生只學習了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及城市規劃原理等相關理論課程,同時并行開設的還有綠地規劃,其他學科知識儲備不夠,在講授理論時學生理解不夠深入,把傳統的理論講授—案例分析—方案設計的教學過程改為案例分析—理論講授—實際案例調研—分析討論—方案設計,在講授理論知識之前讓學生先觀察幾個實際案例,使學生對居住區有一些直觀的認知,明確在做好一個方案應該具備哪些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再進行理論講解,這樣學生會明確學習目的,清楚要學什么?學到何種程度?也會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通過實地調研強化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方案的現實性
居住區規劃是城市規劃中的一個專項規劃。涉及居住區用地規劃、公建配套建設、道路交通及綠地規劃等領域,包含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三個層面。學生在學習本課程時,過于重視居住區設計中的平面布局和美學表達,對總體規劃的宏觀把握及至關重要的經濟技術指標、相關規劃等未能給予足夠重視。從任務書解讀到方案設計,學生難免脫離實際,異想天開,設計流于表面,忽視市政基礎設施、公建配套、行業規范、道路交通對居住區的影響,無法切合當代社會居住區發展趨勢。建議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城市附近的已經建成的小區,分不同規模和檔次進行實地調研,實地體驗居住區規劃、運作及管理模式,了解不同居住區定位、居民生活行為軌跡和家庭結構,群體建筑的規劃布局與周邊道路、設施、綠地等用地的協調程度,分析案例的優缺點,展開討論并提出改進建議。通過實地調研,增加參與體驗機會,使學生對現實情況和居民需求有足夠的認知,才能做出符合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滿足居民需求的宜居的居住區。
(三)通過方案互評掌握設計重點,增強學生探究能力
居住區規劃設計方案是學生設計理念的具體體現,設計內容表達的是否科學與規范,指標選取與確定是否符合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及其他相關規范的要求;是否與設計任務書相一致,方案的總體規劃布局與周邊環境、城市的歷史文脈是否協調,是否符合當地的民風、民俗和生活習慣,符合居民的審美心理和行為心理;建筑布局是否滿足日照、采光、通風、防噪、防視線干擾的要求;公建配套的規模和布局是否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內外交通流線分析;基地內外景觀的合理組織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分析與整合是評價方案的重點。在學生完成初稿后開展學生自評和互評環節,一方面加深理解設計內容及要求,設計中的重點環節及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互評中可開闊思路,集思廣益,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利于后期成果的修改與完善。
三、結語
居住區規劃課程有較強的實用性,要求學生在已經具備一些繪圖軟件應用能力的基礎上,熟知居住區規劃設計內容、規范和原則,掌握基地調查與分析能力,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規劃設計方案中,呈現自創的設計方案。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中均應該增加學生的參與體驗機會,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姜力,王萌,黃靖淇.居住區規劃設計課程教學方法創新探討[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9):98-100.
[2]王偉,袁書杰.對實施互動式教學的幾點思考[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50-51.
[3]張建.調研型案例教學在居住區規劃設計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5):145-150.
基金項目:遼東學院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2018B005)。
作者簡介: 劉敬偉(1971-),女,遼寧葫蘆島人,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發展與規劃的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