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智
疫情給予“北非花園”摩洛哥的經濟重磅一擊。中摩兩國經貿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新機遇呼之欲出。中摩兩國應著眼新形勢、新條件,充分利用中摩貿易、經濟和技術合作聯合委員會的作用,制定好共同合作規劃,相向而行,不斷提升雙方經貿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2020年,摩洛哥經濟大幅衰退。據摩洛哥經濟形勢中心(CMC)預測,2020年該國經濟增速將為-6.2%,比摩洛哥財政部預測的-5%更為悲觀。《經濟學人》預測,2020年摩洛哥經濟增速為-6.2%。近日,世界銀行下調了對摩洛哥經濟的增長預期,預計摩洛哥經濟將遭受1995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由于僑匯、旅游活動和外國直接投資大幅減少,2020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萎縮6.3%。
疫情并不是摩洛哥經濟表現不佳的全部原因。非農領域附加值增長乏力、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高額稅率對外來投資的限制等因素,是制約摩洛哥經濟提質升級的根本性問題。摩洛哥經濟疲軟在疫情前就已凸顯。2019年,摩洛哥經濟增速為2.5%,比2018年的3.1%有所下降。同年,摩洛哥國內需求增長乏力,僅增長了1.8%(2018年為4%),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僅為2個百分點(2018年為4個百分點)。另外,摩洛哥投資增長呈放緩趨勢,從2018年的5.8%降至2019年的0.1%。
疫情加劇了摩洛哥的民生困難。摩洛哥商業咨詢公司INFORISK對該國2 000多家企業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企業預計2020年營業額平均下降32%,其中年營業額超過1.75億迪拉姆(約1.27億元人民幣)的大企業預計2020年營業額同比下降25%,年營業額低于1 000萬迪拉姆(約723.3萬元人民幣)的中小企業預計2020年營業額同比下降38%。疊加持續干旱的影響,2020年第三季度,摩洛哥失業率達到12.7%(2019年摩洛哥全年失業率為9.2%),失業人數達到148.2萬人,這是自2001年第四季度以來該國最高的失業率。失業主要集中在服務業、農業、林業和漁業及其工業部門。
需要警惕的是,摩洛哥年輕人失業嚴重,15~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高達32.3%。由于摩洛哥疫情控制未達到預期,近期似有暴發之勢,卡薩布蘭卡等摩洛哥經濟重鎮仍是疫情重災區,該國衛生緊急狀態延長至2020年12月10日。無疑,更嚴格的防控措施將給弱勢群體的生計帶來嚴峻挑戰。被疫情放大的失業等社會問題很可能演變為政治危機,進而威脅摩洛哥長期以來國內秩序穩定的“名片”。
近年來,中摩兩國經貿合作態勢良好,但仍需關注貿易不平衡問題。根據我國商務部統計數據,2018年,中摩雙邊貿易額為43.9億美元,同比增長 14.74%,首次突破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19年,中摩雙邊貿易額為46.7億美元,同比增長6.4%。2020年1—6月,兩國雙邊貿易額為21.2億美元,同比下降4.4%。其中,我國對摩洛哥出口額為18.6億美元,同比下降3.2%;我國自摩洛哥進口額為2.6億美元,同比下降12%。
拋開疫情因素,近年來,中摩關系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推動雙邊經貿合作步入快車道。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摩洛哥的出口增速明顯高于摩洛哥對我國的出口增速,摩洛哥對我國的貿易逆差不斷加大。根據我國商務部數據,2019年,我國對摩洛哥出口額為40.35億美元,進口額為6.35億美元,摩洛哥對我國出口的貿易逆差達34億美元。在貿易結構上,根據摩洛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摩洛哥對我國出口最多的商品是礦產品,占摩洛哥對我國出口總額的55.6%。摩洛哥自我國進口的前兩大類商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分別占摩洛哥自我國進口總額的39.6%和18.2%。擴大摩洛哥對我國的出口、促進貿易平衡,將是深化雙邊經貿合作的必然要求。
摩洛哥經濟發展與改革成果顯著
摩洛哥政府促進經濟發展與改革的成果顯著,為中摩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下,摩洛哥的GDP位列非洲第5位,僅次于南非、尼日利亞、埃及和阿爾及利亞。在資源稟賦有限、國土面積狹小的情況下,摩洛哥能取得如此成就,與該國政府致力發展經濟和改善營商環境的努力密不可分。摩洛哥政府注重發展經濟,對內不斷優化經濟結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外積極擴大經濟開放度,持續優化投資環境,融入全球市場競爭。除磷酸鹽等極少數戰略產業外,摩洛哥大部分行業均對投資者開放。摩洛哥政府還制定了各領域的發展規劃,如“2020年旅游遠景規劃”“綠色摩洛哥計劃”“摩洛哥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2014—2020年工業加速計劃”等,并將推出“2021—2025年工業加速計劃”。世界銀行發布的《2020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摩洛哥在190個國家(地區)中排名第53位,較2019年提升了7位。在非洲,摩洛哥營商環境仍保持在第3位,僅次于毛里求斯和盧旺達。根據獨立研究部門量子全球研究實驗室發布的“2018年非洲投資指數”,摩洛哥為非洲最具投資吸引力的國家。
中國、法國和摩洛哥三方合作大有可為
一方面,中國和法國在第三方市場合作有扎實的基礎,自2015年兩國《關于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聯合聲明》發表以來,合作開發非洲市場取得不少進展,如中石化與道達爾公司在非洲共同進行油氣開發;另一方面,法國和摩洛哥經濟聯系密切,法國是摩洛哥的第一大投資國和最大債權國、第二大貿易伙伴,在疫情使法國和摩洛哥陷入財政困境的現實情況下,法國將我國納入法摩合作的愿望可能性加大。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技術和資金優勢,恰好也是法摩兩國所需要的。另外,“一帶一路”倡議為摩洛哥加快實現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帶來了新契機。摩洛哥曾專門提出 “2014—2020 年工業化加速計劃”,與“一帶一路”進行框架對接。鑒于以上有利條件,中法摩三方合作將實現“1+1+1>3”的效果。
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提供新機遇
按計劃,2021年1月,期待已久的非洲大陸自貿區將正式啟動。屆時,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建設將使中摩合作平臺更大、市場更廣闊。例如,我國可以把電子業相關產能轉移到摩洛哥,提升摩洛哥在整個非洲市場的競爭力。日前,摩洛哥工貿部官方網站對外發布工業領域優先投資項目清單,其中包括電子電氣業。近年來,眾多歐洲制造商和電子公司將電纜和部件生產轉移到摩洛哥,以利用其接近歐洲的地理優勢及廉價而具備熟練技能的勞動力(丹吉爾保稅區吸引了大量此類投資),大大促進了摩洛哥電氣和電子行業的發展。應當說,中摩兩國在電子電氣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江蘇中天科技在丹吉爾汽車城投資設立的光纜工廠已于2019年6月投產。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近期發布的報告,西亞北非地區企業數字化進程整體較為落后。其中,摩洛哥中小企業在使用數字化技術和電子商務應用方面落后于沙特、巴林、阿聯酋等國家和地區。中國在數字經濟應用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啟動,意味著那些基礎設施好、公共服務質量高的國家必然占得競爭先機。因此,中摩雙方在摩洛哥中小企業數字化、加強信息通信技術(ICT)人才培養、改善電商物流、提高摩洛哥數字金融服務水平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瞄準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的新機遇,擴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質量,符合中摩兩國的共同利益。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