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冉,唐紫軒
(肇慶學院音樂學院,廣東肇慶 526061)
連南瑤族長鼓舞屬粵北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舞蹈,具有該地域獨特的風格特點和藝術形態,這是瑤族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瑰寶。長鼓舞起源于早期瑤族的祭祀文化,最早是為祭祀盤古王所跳,相傳盤王因去山上打獵而遭遇不測,被山羊擊倒當場死亡,王妃大怒,帶人殺山羊,并剝羊皮做鼓,子女紛紛擊鼓抹淚起舞,此后這一祭祀活動即被承襲并演變為長鼓舞。隨著時代變遷,長鼓舞逐漸從單一的祭祀儀式變成融合了民俗類活動的演出,整個演出氛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原本的莊嚴肅穆淡化,極具增加娛樂性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建國之后,國家提倡大力發揚少數民族文化,瑤族長鼓舞因此而進一步得到傳播和發揚,并被推至舞臺,這對于傳承與保護長鼓舞來講是一個質的飛躍,長鼓舞的演出也逐漸有了自己的風格,形式更傾向于舞臺化,也因此被更多人所熟知。
瑤族長鼓舞是瑤族代代相傳創族時所留下來的文化遺珠,由于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所致,長鼓舞的動作、道具、音樂、服飾都有他們本民族獨特的藝術構成和表現形式(見表1)。
有限性是基于客觀存在的事實或者主觀意愿下的造成的局限和弊端,“有限”是人現實生存處境的有限,因為受制于環境,受制于他人,受制于自身,其生存引發其無比的焦慮, 而這種特質一部分主觀因素是可控的,一部分客觀因素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
(1)政府及相關文化部門中傳承保護的有限性。近年來,雖然傳統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處于突出地位,但也出現了思想認識落后,只強調當前利益,忽視長遠規劃以及資源開發利用。連南縣是廣東省重點扶貧縣,但是政府作為文化保護的主體,面對資金緊張,無法開展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事業,這也暴露了當地文化產業水平低體系不夠完善,從而使民族文化的活力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2)社會及民眾傳承保護的有限性。連南縣在人口少、中青年勞動力外流嚴重的情況下,應更加重視人力資源質量的提高,民族文化傳承者和發揚者的社會地位提高,增強他們的歸屬感,留住有“情懷”的人才。但事實上,他們往往注重開發后利益的分配和獲取,很多村民由于文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對本民族文化保護的意識不強,再加利益的趨勢,根本無法做到全民皆加入傳承保護的行列里來。
(3)校園教學中傳承保護的有限性。雖然縣里有為中小學生設立長鼓舞課程,但僅在民族小學和民族初中這兩所學校設立,這遠遠無法支持傳統文化進校園應達到的剛需。其次,長鼓舞本身步伐配合擊鼓就具有一定難度,學生能力又參差不齊,這導致整個教學進度緩慢,教學過程單一,學生興致不高,學習效率低下。另外授課教師雖有具有代表性民間藝人,但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舞蹈教學技能的培訓學習,所以在教學授課方面也會存有很多不足。
(4)活態傳承保護中的有限性(傳承人)。活態傳承包括師徒傳承和家族傳承。師徒傳承主要是通過比賽獲得“鼓王”稱號的人會在本族培養出一批青年人學習長鼓舞,這些去競爭鼓王的人也是早期隨當地的老人或者民間藝人在學習,然而由于沒有系統的比賽機制,只是內部徒弟之間的比試,受眾面小,而且傳播做不到位,無法讓更多人看到,使得師徒傳承的路越來越難走;而家族傳承主要是通過代代相傳的方式繼承,傳承人唐鈺梅(盤王唐志軍之女)講述,家族傳承類似于一對一教學,學習內容更為細致且全面多樣,但對于學習者人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社會的變遷,各族傳承人越來越少,青少年又被新興流行舞蹈藝術吸引,紛紛放棄繼續學習本土舞蹈,因此活態傳承陷入傳承人斷層的困境。
(1)對其傳承人的舞蹈思想進行整合創編。排瑤雖然有自己的語言,但是卻沒有自己的文字,且各地語言復雜多樣,如果只是依靠代代相傳的傳統方式留存舞蹈而不留下詳細的圖文記載,那么瑤族長鼓舞遲早要面臨失傳的境地。組織相關藝術文化工作者深入瑤寨向眾多長鼓舞傳承人請教學習,收集整理大量的原始素材,舉辦探討會,并拍攝視頻圖片,將圖文以及傳承人的舞蹈思想整編入冊編入中小學課本讓其教材成為學生的必讀書刊。
(2)將長鼓舞藝術推至更大的舞臺。瑤族人民要做得讓自己本民族長鼓舞在不僅保留原生態長鼓舞特征的前提下,更要與時俱進,編創出更豐富更有意義的長鼓舞作品。而將原生態長鼓舞推至更大的舞臺這不僅僅需要從事舞蹈工作者的努力外,更需要政府機構和相關文化工作者的扶持與協助,讓參與表演的人可以獲得參與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只有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長鼓舞才能更好地走出縣門,走出國門,讓更多人領略到長鼓舞的風采。
(3)加強舞蹈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民間藝人教學待遇。近年來,在舞蹈教育設施建設和文化旅游資源開發過程中,當地居民與政府部門、文化發展紅利等方面發生了眾多的利益糾紛和經濟摩擦,而這些紛爭和摩擦也阻礙了文化保護和發展的進程,給文化保護和發展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政府部門應統一各部門,協調推進教育設施建設,完善舞蹈教育設施,并積極為民間藝術教育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從事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相關工作者的待遇福利,大力宣傳學習傳統長鼓舞蹈的重要性,提升民間藝人和傳統舞蹈工作者的社會地位,以此來留住人才;促進舞蹈教育設施建設,提高民間藝術家的待遇,以此留住更多的人力資源為瑤族長鼓舞傳承保護這條路保駕護航。

表1 長鼓舞的藝術構成和表現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