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賢桃
摘要: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擔保行業發展相對較晚,雖然其發展速度飛快,且在企業融資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是,相關法律的不完善,擔保公司在制度觀念上的不足,在擔保公司的業務運作中,仍然存在較大法律風險,制約了擔保公司的壯大。對此,本文探討了國有擔保公司在業務運行中的法律風險,并針對性提出防范措施。
關鍵詞:國有擔保公司 業務運作 法律風險 防范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擔保公司在我國發展越發迅速,為現代企業業務順利開展提供了幫助,受到大中小企業的青睞,擔保公司成為了企業信貸的保障,成為銀行信貸風險避風港。近幾年之間,擔保行業蒸蒸日上,擔保項目也應接不暇,經濟形勢在不斷變化,實體經濟受到沖擊,擔保行業法律風險不斷增大,影響了擔保業務的展開[1]。如何破除國有擔保公司當前困境,有效防范擔保業務的法律風險,成為國有擔保公司關注重點。
一、擔保公司的簡單概述
在企業、個人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銀行為降低自身信貸風險,不會直接向貸款人放款,而是要求貸款人尋找第三方作為擔保。擔保公司依照相關銀行的規定,讓貸款人提供資質證明,通過對證明審核,通過審核后將資料交付銀行,銀行復核,后放款給貸款者,擔保公司因此得到相應服務費用[2]。一個合格的擔保公司,必須具有以下標準:人員素質較高,代償承諾應兌現,擔保業務辦理規范,風險防控能力較高,企業實力雄厚,具有完善的從業資質等,如此,擔保公司方能為貸款人提供擔保。
二、國有擔保公司業務運作中的法律風險
(一)反擔保措施不夠完善
在國有擔保公司開展擔保業務時,銀行因無法準確判斷借款人是否能夠按時還本付息,或者抵押辦理困難,通常會要求擔保公司為借款人提供擔保,將貸款風險由自身轉嫁到擔保公司中。因此,借款人和擔保公司之間的法律關系包含兩種:反擔保關系、委托擔保關系。法律風險被銀行轉嫁到擔保公司,國有擔保公司在業務運行中,為降低法律風險,反擔保發揮著重要作用[3]。然而,在諸多國有擔保公司中,常出現反擔保物品難以抵押、抵押措施單一等情況,影響了反擔保物品價值發揮,甚至出現假合同、假反擔保物品、假協議等,國有擔保企業在反擔保過程中,權利受到阻礙而難以實現,最終導致法律糾紛。
(二)內部機構設置還不健全
國有擔保公司為保障擔保業務的順利進行,并有效防范風險,較為重視內部控制,在內部機構的設置上,機構較為健全,運行比較順暢,但是,在進行擔保業務、對外交流等中,內部機構也反映出一定缺陷,增大了法律風險,對此,機構設置仍需要進一步健全。如多數擔保公司因各類因素,法律服務部門并未在內部機構實質建立并運行,且法律專業人士不足,甚至沒有專業部門,導致擔保公司在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專業法律顧問聯系等方面受到制約。對此,在內部機構設置時,應將法務部門包含其中,進一步提升內部機構的完善性,滿足銀行、貸款人對擔保公司的需求,全面發揮擔保公司的擔保作用。
(三)法律服務機制有待健全
通常來講,擔保公司的法律顧問并不坐班,甚至部分公司未設置相應的法律管理職位,專業人員的缺乏,在擔保公司提供擔保業務時,一旦遭遇問題,無法及時與專業法律顧問溝通,工作效率受到影響,業務效果難以保障。當前,擔保公司無論是哪個部門,在業務過程中發現問題,都是各自與律師聯系,工作并未統一協調,法律服務的意見并不能達到一致,律師工作的量增大,同時,法律服務機制的不通暢,影響了工作人員咨詢法律問題的主動性,無法及時發現法律風險并予以防范和控制,公司擔保業務的開展受到阻礙,影響了國有擔保公司的發展。
三、國有擔保公司業務運作中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
國有擔保公司作為國有企業,不僅需要承擔擔保銀行的借款風險,還要承擔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因此,控制法律風險,對擔保公司發展越發關鍵。要從如下方面努力,強化法律風險管理,降低風險的影響,促進擔保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
(一)完善反擔保措施
擔保業務是擔保公司的運營根本,反擔保業務作為擔保公司重要業務之一,反擔保措施的完善與否,直接影響著公司法律風險的高低,關系著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為規避法律風險,擔保公司應強化全體員工的法律風險意識,重視反擔保工作開展,并不斷完善反擔保的措施,以此降低法律風險。具體來講,在反擔保業務開展過程中,應以嚴謹的風險 意識為原則,不斷擴大公司反擔保措施多樣化,由原先單一的抵押物品延伸到股權質押、附條件債權轉讓、委托股權的轉讓等,以多形式的反擔保業務,降低公司法律風險,維護自身權益。同時,在反擔保承若時,應對反擔保人、企業承擔債務的能力進行科學衡量,保障簽署的反擔保函真實有效,將擔保風險進行轉移,以全面降低擔保風險,減少法律風險帶來的影響。
(二)強化擔保公司的內部管理,健全內部機構設置
擔保業務的有序展開,法律風險的規避,離不開有效的內部控制。然而,在多數國有擔保公司中,因內部機構的設置不夠完善,未將法律服務納入內部機構中,增大了法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4]。對此,擔保公司應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定期審查內部機構,一旦發現缺陷漏洞,應及時完善內部機構,以便及時發現各項風險并采取切實措施予以控制。同時,擔保公司應重視法律風險,并將法律服務納入內部機構中,通過對法律服務的全過程監督,提高法律風險的防控力度,發揮內部機構的效果。最后,依照法律制度、擔保公司的章程等,不斷完善公司的管理模式、配套制度與檔案建設,為擔保公司未來發展提供保障,促進擔保公司擔保業務的順利開展。
(三)構建高質量的法律服務機制
國有擔保公司因其工作性質,擔保業務運作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國有擔保企業擔任著我國資產增值保值的職責,增大了擔保公司的壓力,構建完善的法律服務機制,為各項業務開展提供堅實的法律支撐,不僅能夠降低法律風險,還保障了擔保工作的順利進行。然而,在實際擔保公司中,法律服務機制仍存在一定問題,增大了法律風險。對此,在開發業務、運作業務、公司管理和風險應對等過程中,應根據公司現狀與社會發展情況,構建完善、高效的法律服務機制,首先,擔保公司可選擇專業律師團隊,全面考察公司運作、擔保業務、金融知識、訴訟操作等專業能力;其次,重視律師服務實效性,保障法律服務的態度認真、合作真誠、服務及時,構建全面的合作關系;最后,完善雙方溝通機制,暢通交流渠道,以便問題的及時解決[5]。如此,為各項業務提供專業、及時的法律服務,有效降低經營風險,減少管理人員的法律責任,為擔保業務開展和公司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四、總結語
總而言之,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國有擔保公司的業務越多,帶動了擔保公司的發展壯大。然而,在擔保公司實際業務運作中,因多種因素影響,如反擔保措施不夠完善,內部機構設置還不健全,法律服務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等,增大了法律風險,為擔保業務的開展帶來阻礙。對此,完善反擔保措施,強化擔保公司的內部管理,健全內部機構設置,構建高質量的法律服務機制,全面規避法律風險,為擔保業務提供法律保障,促進擔保業務的順利完整,實現國有擔保公司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仁麗.淺析國有擔保公司業務運作中的法律風險及防范[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8,27(1):28-31.
[2]王齡彬.國有農業擔保公司內部控制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8(6):23-23.
[3]周平.融資性擔保公司風險防范分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3):172-175.
[4]宋國平.淺析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J].現代國企研究,2018(2):45-45.
[5]張操.淺析國有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的構建[J].職工法律天地,2017(12):103-104.
作者單位:合肥市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