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燕鵬
【摘 要】目的:對保健推拿應用在亞健康人群中對其體質的改善進行調查。方法:以44例亞健康人群為調查對象,所有患者均開展保健推拿,對患者體質改善情況、生活質量改善程度進行統計。結果:患者治療前總體評分為(75.6±6.5)分,陽虛質評分為(32.7±5.8)分,治療后總體評分為(34.8±11.4)分,陽虛質評分為(15.2±6.7)分,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為低于治療后(P<0.05);患者治療評估有效率為100.0 %。半年后2例癥狀復發病例,復發率為4.5 %。結論:開展保健推拿能夠改善亞健康人群體質。
【關鍵詞】保健推拿;亞健康;體質;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體質學說是我國傳統醫學特有理論,近年來,隨著祖國醫學的發展,體質學說的研究也不斷深入?,F代人們生活壓力大,飲食結構變化明顯,導致人體體質發生明顯變化。亞健康是機體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狀態,此類人群臨床中多以機體功能下降、適應性下降為主要表現,但其又不符合臨床中相關疾病的診斷。在多項調查中發現[1],亞健康人群多以陽虛質為主,患者多存在肢寒畏冷表現。推拿是中醫常用的外治法,也是臨床中使用率最高的保健方式之一,能夠調理氣血、固本培元,本次研究將對保健推拿的調理效果進行調查。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44例亞健康人群為調查對象,所有人員均為2018年5月-2019年5月間開展保健按摩人員?;颊吣挲g平均(49.5±11.3)歲,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
納入標準:所有人員均為符合中醫陽虛質診斷[2];患者均符合亞健康診斷標準[3];患者無實質性臟器功能改變,但存在身體不適表現;患者均知情且同意參與調查。
排除標準:患者近期服用過抗抑郁藥物;患者為妊娠、哺乳期女性;患者存在出血性疾?。ㄗ像?、白血病等);患者存在嚴重水腫表現;患者對多種接觸物過敏;患者存在多系統功能障礙表現;患者不同意參與調查。
陽虛質診斷:舌淡胖、邊有齒痕、嗜睡、精神不振、肢寒畏冷、喜熱飲、手足不溫、脈沉遲;患者可兼具小便清長、大便溏等表現。
亞健康診斷:疲勞、睡眠紊亂、軀體疼痛為主要表現;同時可出現情緒低落、焦躁不安、膽怯、短期內記憶力下降等表現;人際交往頻率下降、社會適應能力下降。上述癥狀持續超過3個月且機體無明顯器質性病理損傷者視為亞健康。
1.2一般方法
患者俯臥位:以督脈、膀胱經為主。醫師站在患者頭側,患者背部充分暴露,在背部涂抹潤滑油,采用掌推法的方式,醫師用雙手手掌沿著患者脊柱兩側肌肉由上而下操作,推背部膀胱經至小腸俞,反復數次以患者背部微發熱為宜。而后從大椎穴開始單掌推督脈,反復數次。從小腸俞單掌推拿至腰陽關,反復數次。在推拿的過程中要保持力度均勻、持續,以患者皮膚發熱為宜。經絡推拿后采用指壓法對夾脊穴進行按壓,或采用肘壓法進行操作,按壓時間為10min左右。再對患者臀部八髎穴、環跳穴進行按壓,患者雙下肢采用掌推直推進行按摩,而后再用拿法操作患者雙下肢肌肉,結束后采用肘壓法按壓承扶、委中、承山穴位,最后用空掌快速拍打患者臀部和腿部。
患者仰臥位:推拿患者雙上肢,患者保持肢體中立位,用單掌直推數次,按壓患者曲池、合谷穴位。醫師站在患者旁一只手托住患者手掌,讓患者手指呈彎曲狀態,另一只手食指、中指根部夾住患者手指,依次拔伸再予以抖法。醫師站在患者足部,雙手握住患者腳踝上方,讓患者屈膝,輕輕搖擺其髖部,而后讓患者甚至雙腿,在拔伸狀態下抖動腰肌。醫師站在患者頭部,雙手拔伸頸椎,按揉風池穴、風府穴、四神聰,雙手拇指從印堂開始向兩側推抹至前額發際,而后推抹攢竹、眉弓至太陽穴,數次后再按揉患者百會、四神聰,最后用四指叩擊頭皮,以患者皮膚有發熱為宜。
患者治療每周2-3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對患者中醫證候改善情況進行統計,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和中醫證候對患者疾病治療效果進行評估。對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對其癥狀復發情況進行統計。
1.4評估指標[4]
中醫證候:中醫證候評分分為5個等級,1-5分分別對應無、很少、有時、經常、總是,分數低者更為理想。
生活質量評分:量表共36個項目,分屬8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高者生活質量高。
療效評估:患者各項癥狀和中醫證候評分改善超過90 %視為顯著;改善程度在50-89%視為有效;50 %以下視為無效。評估有效率=顯著率+有效率。
1.5數據統計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文中數據,t視為計量資料檢驗指標,卡方值為計數資料檢驗指標,P<0.05視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中醫證候評分
患者治療前總體評分為(75.6±6.5)分,陽虛質評分為(32.7±5.8)分,治療后總體評分為(34.8±11.4)分,陽虛質評分為(15.2±6.7)分。t值分別為21.73、9.83,P值均為0.00。
2.2生活質量評估
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為(62.8±14.7)分,治療后生活質量評分為(79.4±10.8)分,t=6.03,P=0.00。
2.3療效評估
44例患者治療效果顯著者28例,治療有效者16例,治療無效者0例,療效評估有效率為100.0 %。
2.4癥狀復發情況
44例患者治療后半年有2例癥狀復發病例,復發率為4.5 %。
3 討論
亞健康在現代醫學中是處于疾病與健康中間的狀態,此種狀態在上世紀80年點中期由蘇聯學者首先提出,而后被研究證實。亞健康是非疾病狀態,但也為非健康狀態,其通常是長期處于不利環境、不利因素中導致,患者無明確疾病診斷,機體臟器無實質性病變,但會出現不適狀態,其社會適應能力下降[5]。此類人群臨床中多以疲勞、疼痛、失眠為主要表現,其生活質量顯著下降,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也會增加患者患病幾率,影響其生活和工作。目前臨床中針對亞健康狀態人群多采取合理飲食、規律作息、優化環境、心理調節等方式進行調理。
我國傳統醫學針對亞健康早有研究,《黃帝內經》中有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古代圣賢認為醫學研究首先以“治未病”為主,而后才是“治病”。《黃帝內經》中早已確立“治未病”的思想,并將陰陽平衡作為機體健康的評判標準。中醫認為,亞健康的發生多為氣血失調、陰陽失衡所致,而正氣、陽氣的耗損、不足皆是引發氣血失調、陰陽失衡的因素[6]。正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在亞健康患者的調理中“扶陽”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在我國現代醫學研究中結合了古代醫學和現代體質,將人體按照其特性分為9種體制,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加之飲酒、失眠癥狀嚴重,機體虛耗過度陰陽失衡嚴重,導致陽虛質體質發生率升高[7]。
推拿是中醫常用的外治法,推拿能夠調理氣血、疏通經絡使脈氣充足。而對于陽虛質患者來說,其推拿重點在于背部,推拿背部經絡、穴位能夠使經脈陽氣充足,達到陰陽平衡。在本次調查結果中可見,患者治療前中醫證候總體評分和陽虛質評分均高于治療,療效評估有效率為100.0 %,所有患者中醫證候以及體質得到了顯著的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進而證明保健推拿能夠達到調理患者機體陰陽平衡、改善患者體質的目的。且患者治療后癥狀復發率非常低,進一步說明通過保健推拿能夠從根本上改善患者機體狀態,調節患者體質,對其健康十分有利。
對我院的結果進行分析后我們認為,在采用推拿調劑亞健康人群時要注意操作部位和穴位的選取。在操作經絡的選取上要以中醫整體觀念指導為主,協調機體陰陽平衡,而在穴位的選擇要則要結合中醫辯證理論指導,針對患者具體臨床表現或疼痛選擇相應的配穴加強推拿調理的針對性。在操作手法上多以掌推結合按壓的方式開展,背部為膀胱經和督脈循行之處,兩者于背后有多處重疊之處,且兩者同時為陽氣充盈脈絡,尤其是督脈,督脈為陽脈之所,兩者經氣交匯共主一身陽氣。通過掌推理筋能夠疏經通絡、扶陽固本、調暢氣血,對改善陽虛質患者體征十分有利。而頭部、膀胱經的推拿能夠輔助督脈功效,改善患者體質,達到理想的調理效果。
總的來說,保健推拿能夠有效改善亞健康人群體質,對其健康、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制定推廣。
參考文獻
[1] 達麗哈,王磊,付玉娜,等.背部推拿法治療亞健康狀態失眠35例[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 , 17 (06) : 44 - 46.
[2] 王琦.9種基本中醫體質類型的分類及其診斷表述依據[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 . 28 (04) : 1.
[3] 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中醫臨床指南[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6 .
[4] 吳瓊遠,榮亮均,李俊嬋,等.近10年來推拿調治亞健康狀態的臨床概況[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 , 37 (05) : 1099 - 1101.
[5] 張海英,雷龍鳴,邱石源,等.背部循經推拿手法對亞健康模型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相關基因Bcl-2、Bax及Casepase-3表達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9 , 37 (03) : 579 - 582 + 770.
[6] 張海英,韋小霞,雷龍鳴.循經推拿足三陰經調治失眠型亞健康狀態的臨床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8 , 36 (07) : 1616 - 1619.
[7] 韋小霞,雷龍鳴,邱石源,等.背部循經推拿手法對束縛應激所致亞健康模型大鼠海馬神經元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 2019 , 46 (03) : 639 - 641 + 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