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蘭 紀振宇 趙爽 馬馨悅
具有龐大消費潛力的中國市場,本土品牌正在迎頭趕上。

消費連續6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公布2019年我國經濟運行情況,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99.09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同時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的新臺階。
在世界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困難和不確定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我們再迎來好消息。人均GDP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裕程度的重要標志,考慮到中國是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能實現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絕對是個非常了不起的奇跡,這意味著全球人均GDP達1萬美元以上的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對整個世界經濟格局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而從我國經濟的整體情況來看,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始終保持在60%左右的水平。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07萬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6萬元,同比增長8.6%;全年我國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1.16萬億元,同比上年增長8%。
當下,一個共識是,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個巨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正在形成。如何做好這個消費市場?消費者究竟喜歡什么樣的品牌?她們的消費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此背景下,本刊連續第五年再次啟動“一線”市場服裝品牌調研,并特別選擇年底這一大眾消費的年終重要節點,在2019年12月28日、29日這兩天周末兵分幾路前往北京市較受消費者歡迎的購物中心,比如高端消費聚集地—SKP商場、翠微商場;年輕人聚集區—北京西單大悅城、朝陽大悅城;家庭式購物商場—薈聚購物中心、長楹天街購物中心;新興人氣商場—合生匯購物中心;傳統購物商圈—王府井等,通過粗略統計品牌的客流量、提袋率,體驗品牌的購物環境、產品、陳列、服務等軟硬件,以及走訪消費者來了解當下的消費需求及品牌策略。
我們發現高端女性消費旺盛,同時品牌也變得更加注重消費者心理需求、購物體驗、情感需要等需求,而自帶“白富美”特質的國產高端女裝品牌更是一改往日高冷形象,變得更加“接地氣”;都市男女們也正不斷將其個人追求融入于時尚中;大眾時尚消費中,兼具品質與性價比地需求愈發明顯;以李寧等為代表的運動品牌正掀起新一輪“國潮”熱;潮流變得更加細分化;童裝成為帶動服裝零售增長的發力點……而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本土服裝品牌在各分類市場的反響越來越好,從產品、設計到服務、營銷,它們正努力從各方面補齊短板、迎頭趕上。
毋庸置疑的是,當下已經是年輕人的市場。“不同于以往的主力消費者,這一代的年輕人天生對產品有很強甄別能力,而且非常會判斷性價比。你的產品價格可以賣得高,但產品價值一定要能撐得住價格。”即便是時下最得年輕人心的知名網紅奶茶品牌,“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也表示,品牌定位和產品是企業花費最多時間的兩個環節,“現在,已很難靠純粹的營銷或者噱頭去迎合顧客”。
知名研究機構貝恩也在《加碼中國消費品市場正當時》報告中特別指出,中國將是未來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為與這些消費者共同成長,品牌們需要保持深思熟慮與積極行動并行,在中國市場,玩家眾多、競爭激烈,不是靠吃老本或碰碰運氣就能成功的。
人、貨、場,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和過去相比,年輕一代消費者享有更好的物質條件,更開闊的消費視野,有特色的創新商品正在成為刺激其服裝消費欲望的關鍵。事實上,舊款打折促銷手段的效果正在下降。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的統計,“90后”的服裝消費頻次明顯高于“80后”“70后”,新品消費對服裝市場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高。

?
而這種消費新特點對服裝品牌的創新能力、把握消費趨勢能力和制造市場熱點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品牌企業需要采用多品種、小批量、個性化的生產模式來加大上新頻率、提高上新質量,以此得到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與此同時,隨著年輕消費者消費理念的更加理性與成熟,人們在追求時尚之外亦格外關注服裝的品牌文化、產品品質、工藝制造、專業化服務等,這也帶動了時下匠心制造、精益求精正備受大眾推崇和認可。

本版圖表根據本刊記者2019年12月28日、29日下午對北京市主要購物中心調研數據統計繪制,為兩小時即時數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于新科技應用的渴望正在推動服裝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使得具有科技感的服裝消費也成為一種時尚。
個性化定制服裝、3D試衣鏡智能試衣、互動電子大屏等“黑科技”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終端門店。在科技與時尚的加速融合下,一方面服裝產業鏈逐漸打破傳統的信息溝通壁壘,將消費需求與服裝設計更有效地進行對接;另一方面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的應用也進一步豐富提升了消費者的實體購物體驗。
在此次調研中,我們切身體會到這些潛移默化的變化,從產品設計到服裝制造,從品牌運營到社交營銷,服裝品牌們正從各個方面予以改進提升,而這些努力也一點點地被年輕消費者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市場消費風向的逐漸轉變就是最好證明。眼下,新一輪的蛻變與成長正在上演,這將又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