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倩詩
(吉林外國語大學)
“使用權比所有權更重要,占有實物不再需要買。”這是在現今消費經濟方式中一新趨勢,突破傳統思維逐漸延伸至消費市場多個方面。據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發布的數據發現,最近三年該市場交易額增長很快,預測未來三年的市場交易額增長速度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
當前租賃市場內部產品同質化的競爭增大,行業發展容易進入瓶頸期,將會有更多的挑戰。國內的新租賃消費品的滲透率只有3%,相較于國外20%的商品租賃的成熟市場差距大,在逆境中探究新的發展經濟潛力非常必要,新租賃經濟的市場開拓也成趨勢。與外國相較,本國關于網購等互聯網數據等的消費模式逐漸習慣,多樣的支付模式和成熟的物流體系能夠轉變新租賃經濟發展的重要優勢。
2.1.1 基本情況
本次采用網絡問卷的方式,以廣東省和吉林省年輕學生等客群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圍繞年輕客群對新租賃經濟的認識、是否使用、產品類型選擇、使用考慮因素、對于新租賃經濟的態度等方面進行提問。本次調查問卷是參考已有相關研究,進行問卷設計。共有單選7題道、多選題4道、量表問題2道,開放式問題1道,共計14道。
2.1.2 數據的統計與處理
本次研究對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問題歸類,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有效審核,最終的數據采用 SPSS20.0 軟件進行管理和統計分析。對錄入的數據采取量表分析、卡方分析、多重響應分析的方法,根據實際需要整理圖表,便于直觀地得到相關結果。
針對多選題各選項選擇比例分布是否均勻,使用卡方擬合優度檢驗進行分析。關于新租賃經濟作用的側重的選擇,數據顯示擬合優度檢驗呈現出顯著性 (chi=112.698,p=0.000<0.05),意味著各項的選擇比例具有明顯差異性,可通過響應率或普及率具體對比差異性。具體來看閑置物品的有效利用、提高生活質量、減少生活開支的響應率和普及率明顯較高。關于使用新租賃產品考慮的因素的選擇呈現出顯著性 (chi=40.077,p=0.000<0.05),意味著各項的選擇比例具有明顯差異性。具體來看產品及其服務質量、價格是否合理、交易平臺是否安全的響應率和普及率明顯較高。
從數據可看出關于該調查人群更注重生活品質,對于租賃的看法是能夠減少支出壓力等實際問題;同時可以知道新租賃市場產品及服務質量是競爭力的有利因素以及交易安全問題比較關注。
2.3.1 信度和效度檢驗
本研究設計的客群對新租賃市場意見的量表,采用Cronbach信度分析和折半信度分析作為衡量量表信度的指標;采用樣本數據適當性指標為Bartlett球度檢驗值和KMO取樣適當性度量值。本研究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客群對新租賃市場意見的量表
KMO用于比較觀測變量間的相關系數與偏相關系數的相對大小,取值范圍在0-1之間[1]。在一般研究中,一般認為KMO值在0.8以上非常適合作因素分析,本文研究量表的KMO值為0.836,可作因素分析。
2.3.2 卡方分析
本研究調查了吉林省和廣東省沿海地區年輕客群樣本對于新租賃經濟的態度和體驗情況用于分析定類數據與定類數據之間的關系。
研究地區分別和是否了解租賃經濟與共享經濟區別、過去12個月內是否使用過共享或租賃服務的情況有沒有關系,由于這三項均為定類數據,因而使用卡方分析進行研究。從數據可知,關于地區和是否了解租賃經濟與共享經濟區別的調查,不同地區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 =0.042<0.05),廣東省群體占54.4%,高于平均水平,吉林省群體中占46%,說明吉林省群體對新租賃經濟的認識比例稍低于廣東省群體。關于地區和過去12個月內是否使用過共享或新租賃服務的調查,不同地區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 =0.039 <0.05),廣東省群體占62.1%,高于平均水平,吉林省群體中占39%,說明吉林省群體對新租賃經濟或共享經濟的體驗比例明顯低于廣東省群體。知道兩組樣本對于新租賃經濟的認識和體驗差異情況,廣東省的比例更高。
沿海地區在第三產業方向占比相對較多,前者的共享服務經濟輻射范圍廣新型的消費形式,對于沿海地區的客群更容易適應發展,產業聚集明顯。吉林省等內陸地區規模經濟不完善,產業集聚弱,區域經濟規模較小,在社會的勞動分工和企業的技術專業化程度不高,相關開放政策和地理位置的限制,沒有足夠條件形成一定的客群基礎,是該種消費市場薄弱的基礎環節。
新租賃經濟結合了互聯網的運行,技術性企業和平臺,年輕客群中的消費觀念較前,消費偏好需求也更多,往往引導著消費升級的可能性。從研究調查的交叉分析數據和卡方分析數據顯示,了解和較常使用共享經濟或租賃經濟的產品多集中在較發達區域,樣本中顯示多集中95后、學歷水平高、無家庭壓力的學生和白領傾向消費主義,更注重生活的品質,以及顯示一二線城市的客群較多。沿海發達地區的市場需求較大,基礎建設較完善、企業投資、生活需求更多,社會租賃趨勢較明顯,將近85%的用戶對租賃經濟保持開放接受的態度。
要想新租賃市場資金和供求雙方都齊上線,需要建立有效的技術平臺進行信用評級和風控的管制把關。消費品租賃的相對小額、分散、客戶高頻、保障前售中售后過程的需求的操作特點要求企業和平臺提升相關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競爭力。
新租賃經濟產業在我國市場集中度較低,尚未形成明顯的強勢企業,其進入壁壘也不高,對于新興企業平臺要抓住機會,搶占市場形成產品差異性品牌。我國主要科技人才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地區聚集效應有極大相關性。吉林省在新租賃經濟消費領域想新租賃市場資金和供求雙方都齊上線,需要建立有效的技術平臺進行信用評級和風控的管制把關。
針對客群的消費特性和注重體驗的市場特征,搶占市場前期需要提供高品質的服務質量,通暢的體驗過程包括了租用產品的安全衛生等問題,以及全鏈條的增值延伸服務,還有長租的定期維護處理、續租等周期性服務。原市場痛點突出,改變原有消費習慣需要過程的適應,服務的差異性也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新租賃經濟改變了生產生活方式,順應著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趨勢,從不斷增長的市場份額可以看出前景廣闊。隨著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人們需求的增加,不僅10萬億級的新租賃需求受到回應和轉變,吉林省在該市場中需要縮小區域經濟差異,把握好新消費需求的市場環境,該時代環境下不論企業還是消費者都在發生著轉變。
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安全難以保障,標準化信用體系形成上要加入更多考慮。現今發展階段上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品牌方企業、商家平臺企業等參與程度如何;消費者的消費特征與習慣裂變速度如何等都是影響其未來發展的重要變量。
新租賃經濟與傳統的區別在于前者是信用體系和互聯網結合的規模化高效性交易。包容普惠的租賃市場,共享資源的環境是其理想狀態。吉林省發展新租賃經濟需要在產品及其服務質量、價格、交易平臺安全等因素也進行相應的策略分析。
除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外,還有附帶的服務要達到消費者的需求,鞏固客戶。要保證企業平臺和消費者雙方的利益,制定相關的政策和體系是使這類產品租賃市場發展的必要前提。
3.3.1 加快舊工業區域體制改革,制定鼓勵政策
與東部地區加強合作溝通,完善服務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轉變重工業,聚集發展服務業,抓緊機遇發展吉林省自有特點的特色產業。搭配線下的站點網絡,把核心流程互聯網化,同時信用體系也可以有應用場景來降低企業風險。反向拉動需求,促進信用體系和企業平臺安全問題的建設。
3.3.2 加強多元企業的合作融合,加速產業整合
可通過搭建平臺服務來聚攏更多意向商家,提供更優質的用戶服務。聯合行業進行跨運營,能夠建設更高質高效的流量能力和產品供應鏈。培養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提高行業整合水平,形成良性競爭市場,產品價格惡性競爭等問題可以得到解決,保障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
3.3.3 引入綜合技術,提高競爭效應
人才技術的引進非常重要,提高企業效率和競爭力,吸引高質量人才。完善共享理念,價值觀念的嵌入實現拓展客群市場。加強技術和消費宣傳,運用物聯網信息技術整合多元網絡,鞏固技術支撐。實現資源合理配置,才能在新的經濟的發展,建立其數據話化、可視化的運行氛圍,搶占先機使各地區經濟得到競爭效應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