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閱讀教學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新閱讀教學方法。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部分教師習慣在閱讀教學中占據主導權,學生只能夠被動式地學習,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依賴心理,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進行角色定位,轉換教學方式,真正地將主動權交還給學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角色定位;轉換
一、 引言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如果沒有閱讀,語文教學則成為無源之水。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新閱讀指導教學方法,能夠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閱讀教學,主要是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以及聽、說、讀、寫能力,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由知識灌輸者轉變為教學引導者,能夠進行準確的角色定位。同時教師也應當采用多元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機械訓練式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發表想法與意見,教師切記不要做教材的附屬者,而是應當在閱讀指導中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情感影響學生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質量。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新課改背景下開展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自身是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不僅要傳授知識,也應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用多元化的手段構建高效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雖然教師有扎實的語文專業知識,但是教師卻很少與學生進行良好互動,通常是選用點名提問的方法與學生交流,而且是要求學生無條件地回答。此種交流模式中學生過于被動,缺乏話語權,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依賴心理,難以自主地進行活動交流。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一)由知識灌輸者變為閱讀意義的構建者
由于當前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扮演著知識灌輸者的角色,向學生一味地灌輸相關知識,導致課堂教學形式過于陳舊。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當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教師通過自身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訓練工作,如果利用傳統性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很難提升學生在閱讀當中的思維構建,所以學生很容易對閱讀產生厭倦心理,無法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性和科學性,所以教師需要在小學語文教育實踐當中重新定位自身的教學角色,從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閱讀教學的引導者,在教育實踐當中進行情感教育的滲透。并且將知識與閱讀文章進行有效地融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提升學生在閱讀當中的探究意識。小學語文教師也要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性地剖析和構建,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素養,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積極的幫助作用。
(二)從傳授知識權威轉變為平等交流者
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教師通過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進行教育的引導,則學生很難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要通過教育實踐來強化學生在課堂中的互動能力。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思維進行創新性的引導,使每一個小學生在課堂中樹立正確的平等交流心態,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閱讀學習動力。教師也要從知識權威轉變為平等對話的交流者,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當中得以表現和受到鼓勵,幫助小學生樹立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培養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教師是學生課堂學習和課外閱讀之間的橋梁
由于小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正處于思想起步的階段,所以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時,要做好閱讀教學的鋪墊和引導,通過強化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的動力和思維,安排學生把握課文中的重點內容,強化學生在閱讀當中的閱讀量。語文教師也要積極地轉換教學角色,在教學引導中進行溝通和交流,只有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使學生在課閱讀中發現閱讀的美感和趣味性,才能夠不斷地增強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所以教師要通過開展閱讀活動,讓小學生在閱讀課當中學到更多的知識,體會更多的樂趣才能夠逐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動力。
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轉換對策
(一)更新教學理念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當中進行閱讀教學時要通過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拓展,從而逐步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逐步提升自身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性思維,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提升。教師也要在教學理念完善的過程中充分地發揚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閱讀引導中培養學生學會閱讀的相關技巧,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觀念。教師要在閱讀中讓學生借助教材中的內容,學會課外的拓展和思考,不要過分地依賴教材,而使學生在課外閱讀實踐當中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二)轉變教學模式
由于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當中的投入意識不夠強烈,所以在針對小學生閱讀興趣培養中,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和閱讀學習思維。教師需要改變單調的教學方式,通過轉換教學理念讓學生感受到閱讀學習的趣味性,引導小學生利用角色扮演閱讀活動,合作探究的活動方式,樹立正確的閱讀學習意識和閱讀學習思維。再加之小學生年齡較小思維不夠靈活,所以在閱讀中很難抓住重點進行思考。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從而及時地調整教學思路,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閱讀當中學會互動和發展。
(三)改進閱讀訓練方法
教師在閱讀訓練時要積極地創新閱讀訓練方式,通過朗讀教學的引導,突破單一的朗讀教學方法,豐富朗讀教學的模式和活動類型,不斷地增強學生在朗讀當中的動力和拓展思維。教師要使學生進行反復的探究和思考,增強學生自身思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從而逐步地提升學生的寫作學習能力和拓展寫作學習思維。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寫作中學會表達和探究,從而抓住學生的個人思想,培養學生敢說敢做的思維。
(四)課堂上進行情感交流
由于閱讀教學的深層次意義就是情感教學,所以教師在閱讀當中融入情感,引導學生學會利用情感進行閱讀的思考和探究,既能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又能夠完善學生的道德觀念,所以教師要促進學生在閱讀當中的思維活躍性,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對于學生的思維有建設性的影響。教師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就要通過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和教學思路開展情感師的引導和拓展,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學習意識,深入地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交融,從而深入地挖掘素材當中所蘊含的豐富哲理和重點知識。
(五)創設閱讀情景
教師在知識傳遞的過程當中要及時地由知識灌輸者的角色轉變為引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在此過程當中,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創新教學情景,強化在閱讀當中的探究意識,才能夠逐步培養學生的多元化學習思維。例如學生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節課,教師就可以通過網絡多媒體來進行教育教學的創新引導,利用聲情并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闡明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各人物之間的聯系,從而播放一定的影視作品,例如《三國演義》讓學生通過觀看作品,了解當時的情節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動力。教師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閱讀情景的創始,可以強化學生在閱讀當中的分析能力,梳理出學生的學習思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索和學習中,對于文章進行深層次的把握和感悟。教師也要讓學生在閱讀當中,自己探究文章人物的看法,并且使學生了解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教師要及時地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提升思維能力。
(六)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平等對話
在當前教育教學當中教師及時地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思路,通過利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來提升學生在閱讀中的思維靈活性。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感悟小組合作學習的靈活性和創新性,提升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動力。例如學生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就可以使學生在閱讀當中利用分小組的形式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變化,以及對于少年閏土人物形象的描寫觀察。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學會交流和互動,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當中有所感悟有所探究。教師也要依靠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具體學習狀況,為學生提供真實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清醒中學會探索。教師也要幫助學生建立公平公正的小組討論方式,讓學生在討論當中模仿閏土的對話,學生在分角色扮演和對話時,能夠將閏土的行為動作、語言、神態積極地表現出來,使學生在表現的過程當中,能夠給予其他同學一定的感染力,增強其他同學對于閏土這一形象的理解能力和學習動力。教師也要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建立閱讀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小組內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也可以通過小組教學模式,深化閱讀教學的主旨,拓展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個人學習意識。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傳統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也將影響著當前的教學質量,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必須要積極落實好角色轉換工作,能夠將主動權真正地交還給學生,使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與交流。在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這一角色定位逐步減弱,而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建構,所以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多角度地思考與探索,教師自身也應當實現與外部因素的有效互動,進一步推動角色轉換過程,從而促進教育事業的有效發展。
參考文獻:
[1]安衛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其改進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6):255.
[2]陳仲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改進的策略[J].散文百家,2018(5):121-123.
[3]杜德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6):16.
[4]錢勝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角色定位與轉換思考[J].學語文,2017(5):11-12.
作者簡介:韓榮輝,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渭源縣北寨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