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楊璐萍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兒童口腔科,四川 成都)
牙髓血運重建術是國外學者在2001 年提出的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具體是通過對根管進行全面的消毒,保守處理根管,冠部的嚴密封閉,嚴格執行無菌操,為牙髓干細胞增殖和分化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達到牙根發育和組織再生的目的[1]。牙髓血運重建術技術要求高,治療中需要強調避免損傷根尖組織,嚴密封閉冠部,保護牙髓組織和牙乳頭,準確定位。在同時對于護理也提出更高的難度[2]。此外牙髓血運重建術操作時間長,會對患者帶來一定恐懼感,進而影響手術療效。本文研究中擬對我院接受牙髓血運重建術中的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從患者的消極情緒及護理依從性進行著手,分析優質護理的價值。
收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接受牙髓血運重建術的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男28 例,女22 例,年齡9 歲~15 歲,平均(12.34±2.87)歲。對照組男30 例,女20 例,年齡8歲~14 歲,平均(12.17±2.34)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無差異。
(1)兩組患者臨床表現有牙齒叩痛、異常松動,x 線片可見根尖周膜增寬、模糊。(2)自愿參加試驗,愿意隨訪者。
(1)心、腎、肝、肺功能不全者。(2)臨床資料不完整缺項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牙髓血運重建術護理,術前進行教育,術中配合醫生,術后告知患者定期復診。研究組采取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4.1 術前護理
牙髓血運重建術對于患者來說非常陌生,手術需要借助顯微鏡儀器和設備,同時需要患者耐心配合,術前護士進行耐心解釋,告知患者一系列手術配合要點。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拍攝X 線,進行手術用物準備,做好手術器械的擦拭消毒。
1.4.2 術中護理
協助病人涑口,告知患者保持合適體位,選擇合適患者口腔大小的橡皮障、橡皮障夾。進行頜面消毒,安置好口內吸唾器,配合醫生傳遞顯微口鏡,平穩傳遞1%
次氯酸鈉沖洗液,傳遞生理鹽水棉球。及時吸唾保持手術術野清晰。通過電視屏幕觀察引血效果,進行MTA 調拌,配合操作醫生行樹脂永久性充填。
1.4.3 術后護理
術完畢后,整理用物,手術器械按要求清洗、消毒、滅菌。進行口腔衛生宣教,預約復診時間。
對比兩組手術前后焦慮情緒;兩組患者手術護理配合的依從性。
1.5.1 焦慮情緒
焦慮情緒的判斷采取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打分,分值高說明焦慮情緒嚴重。
1.5.2 護理配合依從性
護理配合依從性的判斷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問卷采訪中分值越高說明護理配合依從性越好。
采用SPSS 17.0 軟件,計數資料χ2檢驗,計量資料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意義。
手術前兩組焦慮情緒對比無差異(P>0.05),手術后研究組焦慮情緒低于對照組,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前后焦慮情緒
研究組患者對于手術護理配合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護理配合的依從性
牙髓組織位于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包含神經、血管,淋巴和結締組織,在一些牙髓病變發生后會造成血液供應收到障礙,發生疼痛、出血等臨床癥狀。牙髓血運重建術有治療精確、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勢,但是手術中需要借助顯微根尖手術的器械、材料,同時其獨特的手術方法進一步加大護理難度[3-6]。
本次研究中針對上述問題,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方案,結果發現手術前兩組焦慮情緒對比無差異(P>0.05),手術后研究組焦慮情緒低于對照組,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這一研究結果說明通過優質護理可以讓患者減輕不良情緒的干擾,減輕對手術的恐懼感。研究指出牙髓血運重建術是一項精細的操作,對護理配合有很高的要求,本文研究發現研究組患者對于手術護理配合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這就說明通過優質護理,可以讓患者更好的與醫生取得配合。在優質護理中,護士更好的掌握相關器械的使用和維護原則,手術中了解所配合醫生的治療操作習慣,達成默契。考慮到牙髓血運重建術中需要材料的特殊性,因此需要護士夠熟悉材料的性能,如MTA 材料易干結因此需要用蘸有酒精的濕紗布覆蓋保持其濕潤度。此外在手術中需要嚴格的根管消毒,保留干細胞的活性,以達到提高手術成功率[7-11]。
因此,本文認為優質護理運用于牙髓血運重建術患者后,可以改善患者消極情緒,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