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杰?吳凡

初次見到陳洲洋,他的肩膀上還淌著幾顆小雨滴。問他為何如此匆忙,才了解到他早上剛參加完順德的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工作培訓會議,下午又趕回廣州把收集到的問題進行匯總,準備遞交團隊進行研商。
陳洲洋一頭短發干凈利落,戴著一副黑框眼鏡,聲音隔著口罩依舊洪亮。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讀于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他,憑著過硬的專業知識,2017年進入廣東省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環保學院”)任工程師,短短3年間,已經成為環保學院排污許可管理技術組的骨干成員。今年,他又被選調參與全省2020年排污許可發證工作技術專家組工作。
直播培訓、通宵填報、小程序開發、基層宣傳……聽著他“輕描淡寫”地說起一件件“小事”,雖語不驚人卻信息量滿載,著實是一枚“硬核”干將。
答疑“不見面” “直播”來指導
才下午三四點,陳洲洋的手機就提醒該充電了。微信工作群和QQ答疑群里的咨詢信息一條接一條地彈出來,主要是圍繞企業排污許可登記及平臺使用等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申請登記,平臺負荷比較大,如果已經注冊過可以通過郵箱找回用戶名、修改密碼,不用著急的......”陳洲洋在群里一一回復排污企業提出的問題。
“提高排污單位申請填報成功率,行業技術規范答疑只是第一步。”原來,考慮到基層工作人員對排污許可系統操作及環保相關業務知識不熟悉,陳洲洋和技術組同事們就把全省各地市生態環境部門工作人員統一拉進群里,及時解答發證登記過程中排污單位分類管理和系統操作疑問,對存在困難和處于整改期的地市,加強幫扶和指導。
疫情讓這個冬天格外漫長,但創新的點子總在陳洲洋腦子里跳躍。“什么是排污許可?”“哪些企事業單位需要申報排污許可證?”“今年應該在什么時間完成?”……3月20日,一場特殊的直播課程在環保學院的教室內通過網絡平臺開播。來自佛山市生態環境局順德分局工作人員、順德涂料商會、專家、律師以及部分涂料行業企業代表等相關人員,通過網絡會議軟件連線的方式“匯聚一堂”,共同學習,觀看課程。
這是陳洲洋今年首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排污許可登記辦理培訓。“有近9千多人次聽取了網絡直播課,多家企業在直播課結束后當場完成了排污登記工作。”陳洲洋介紹,沒想到采取線上直播授課的方式能取得這樣的實效。
下沉做“幫扶” 服務“零距離”
“陳洲洋人非常好,對我們提出的問題都做了非常詳盡的解答,給我們開座談會培訓,跑企業現場做宣傳等等,在排污許可工作中大力地‘推了我們一把……”湛江污普辦的武主任介紹道。短短幾分鐘電話采訪,高度肯定了陳洲洋給基層排污許可工作帶來的貢獻。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對武主任來說,轄區內排污單位體量大、基層生態環境部門人手緊張,入戶宣傳工作舉步維艱。得知這一情況,陳洲洋和他的同事們主動下沉現場,幫扶入戶宣傳,座談會上給相關人員做培訓解答,并針對區域內行業企業特點,提出調動各社區網格員、村委會等力量通知到戶簽收知曉的建議,切實有效提高當地排污許可證登記工作效率。
無獨有偶。在順德“有一家企業申領排污許可證,多臺排污設備,平臺填報數據至少數千項......”排污企業填報都覺得這是個“天數”,而且距離國家要求完成填報的時限還有半個月,把企業負責人急得“火燒火燎”。
“但這只是其中一家。”談起之前順德區一個電鍍企業集中園的排污許可證填報登記工作,陳洲洋仍覺得難度不小。“電鍍行業在電路行業企業數量比較多,填報的數量廣,全國排污許可證信息管理平臺系統還在不斷待完善。”對于這個情況,陳洲洋和環保學院的其他老師干脆就在電鍍園里“住”下了。白天幫助企業審核相關材料,有的企業材料不到位的,就直接聯系企業協助修改。晚上他們則利用國家系統性能壓力較小的時段,分批在平臺上進行申報,終于趕在截止日期的前幾分鐘把所有電鍍企業的材料申報上去。
爭分奪秒? 實現“一鍵分類”
探索有效方法落實排污許可“摸清排查”各項工作任務,其中“摸清底數”至關重要。今年春節前,省生態環境廳就已經緊鑼密鼓地組織環保學院會同省環科院、省技術中心等技術單位通力合作,加班加點,為排污許可分類工作量身打造一款分類“小程序”。
“廣東省普查對象約有60萬家,如果各地市自行開展此項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所以開發小程序進行分類管理能為接下來的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接到任務時,陳洲洋表示激動萬分。
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接下來就是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小程序開發時間正值新春佳節前后,為使小程序在節后順利運用,陳洲洋和同事李寶智、管運金、張司佳以及省環科院的許沖、張偉杰等技術骨干,在時間上精打細算,倒排工期,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107類行業和4個通用工序的規則梳理,用4天時間完成了規則到程序化語言的轉化。“每天晚上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是常態,有點擔心自己‘發際線不保,但是這項工作意義重大。”陳洲洋笑道。
通過對規則的反復補充完善以及程序的多次調試,小程序最終置入分類規則153條,涵蓋了納入污染源普查的41類工業行業及集中式污水廠,讀取數據和分析時間也從開始的3個小時,優化為15分鐘,基本實現了排污許可管理類別的快速、準確分類。
這個基于“二污普”數據開發的軟件系統為全省排污許可管理分類工作按下了“快捷鍵”。只要在電腦上直接點擊“企業排污許可分類”小程序,就可“一鍵分類”生成不同管理類別的清單文件,清單內容包括單位地址、企業名稱、機構代碼、管理類別等信息。
“多年來生態環境部門一直試圖摸清固定污染源的底數,基層同志也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管固定污染源,但部分企業始終游離在監管之外。”陳洲洋對此深有感觸。
“那今年的排污許可發證工作,你看到什么‘新氣象?”
“決心!今年的清理整頓和排污許可工作,讓大家都看到了生態環境部門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決心,希望通過這項工作,促進國家環保治理能力的提升。我也希望貢獻我的微薄之力,與大家攜手讓我們的共同家園更美更藍!”
就是這樣的一個陳洲洋,思維跳躍、勤懇務實,滿懷熱情,在團隊中發揮專業所長。這樣的陳洲洋,也是千萬排污許可人的縮影,始終保有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干勁,奮戰在排污許可第一線,共同助力廣東全面完成2020年排污許可登記發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