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靜昊 鄺思雅 肖露
〔摘 要〕通過分析產品設計表達中傳統表達與交互視角下表達的各自優劣,在當代教學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產品設計表達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明確交互視覺表達與傳統表達在產品設計中的不同;優化產品設計手繪表現課程的教學內容;合理設置交互視角下產品手繪的教學方法、表達內容與重點。對研究產品設計表達的新方向與新趨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交互視角;產品設計;手繪表達;教學改革思路
產品設計表達是設計目的導向下的創意呈現方式,是產品開發設計與創新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手繪表達能力是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在設計實踐等方面重點考察的核心能力和專業素養。隨著產品設計面向交互體驗的價值轉向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的發展,產品設計中的傳統手繪表達方式正在面臨著挑戰。一方面,傳統的以三維實體為目標的“效果圖”表達難以支持對“交互體驗”設計價值的全面表達;另一方面,很多學生越來越依賴電腦、手繪板等電子繪圖工具,甚至片面認為電腦軟件能取代設計手繪,忽視了手繪表達在創意捕捉、概念涌現、系統思維、形態審美等方面的價值。如何在設計表達過程中,全面清晰展示以交互體驗為核心的設計意圖,成為當前產品設計手繪表達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
一、?交互視角下的產品設計手繪表達
交互設計(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IXD)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是針對人造物的行為方式交互體驗的相關設計。最開始是由一名IDEO的創始人比爾·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提出,在1990年比干·莫格里奇正式提出了交互設計的概念,并通過這個概念對交互式的設計活動進行描述,注重將產品作為一個動態的事物來進行思考并非靜態?,F如今,交互設計已運用到設計的各個方面,不僅僅局限于信息設計與數字產品,在產品設計手繪的表達上也顯得極為重要。
當前,設計認知與表現技法結合的手繪表達課程的教學方法已成為主流。我國每年培養的產品設計和工業設計專業畢業生大約15000名。國內各大高校對產品設計專業的手繪表達課程及設計人才的培養都非常重視,且核心便是創新思維和綜合表達兩大能力的培養。交互視角下的產品設計,是指建立以過程(交互方式、使用情境等)為目標的手繪表達課程教學方法。在產品設計表達過程中強調將產品看作一個事件,著重增強設計過程性思考的能力,通過使用流程圖、狀態轉換圖和故事板的形式作為設計表現的主要手段。
二、?傳統與交互視角下產品手繪表達內容的轉變
傳統的產品手繪表達課程教學中,往往注重將產品視覺化、構想物化的表達。教學方法僅僅以靜態對象(造型、材質、色彩等)為目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產品理解。注重物體形態,手繪表達物化情節嚴重,導致學生習慣以靜態思維思考,僅關注設計物體的直觀造型感受,停留在產品設計手繪表達的造型(如方圓高矮、大小長寬)、效果圖構圖(如三視圖的透視表達)、質感(如光源)、產品材質、色彩等,而忽略了去體現產品的內部結構、設計細節與人機關系等;(2)手繪表現。注重“臨摹-寫生”的教育方法,導致學生的思想認識片面化,只注重手繪效果圖展示產品形態的美觀、線條流程與主體突出等繪畫技巧的展示,而忽略設計產品的創新性以及產品的實用功能與行為維度的使用方式的表達;(3)語言表達。注重畫面上設計說明的撰寫,教師靠一張圖紙來了解設計,進行學生成績的評定,而忽略了設計思維的交流是需要依靠學生自身的語言+文字相結合來進行方案的陳述。
而交互視角下產品手繪表達課程教學中,在(1)產品理解。注重產品的內部結構、設計細節以及人機關系;(2)手繪表現。注重產品設計的創新性,以及產品的邏輯性梳理與故事板的繪制;(3)語言表達。注重學生對產品手繪表達設計思維的陳述??偠灾换ヒ暯窍庐a品設計過程中手繪表達的目標、形式與要求,產品使用功能與行為維度都得到了全面的構建。
三、交互視角下產品手繪表達的教學方法及技法
交互的藝術性強調的是“不要認為美麗是外表,而要認為美麗是交互”,在其視角下,產品設計手繪的表達不僅僅是要關注設計的靜態對象屬性(造型、結構、材質、色彩等),更要關注設計的動態過程屬性(交互方式、交互情景等),這就需要在設計表達課程教學中綜合設計理念與創新思維的教學。課題組擬通過專業實踐課老師與基礎課老師的協同配合,在多門課程中分層次分模塊的方式,構建新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對教學目標的探索與分析,結合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問題,產品設計手繪表達課程必須對其教學內容、方式以及考核進行創新性改革,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實現突破性設計人才的培養。教學改革方式及技法如下:
(1)以具體產品內部結構為學生臨摹原型
產品手繪表達的目的是產品設計思路再現,而產品設計必須考慮到產品的功能結構、制作工藝、人機交互等,最終產品的落地是生產制造而成并不是繪制而成,了解產品內部結構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在手繪表達課程中,如果是一直進行產品的效果圖臨摹,會使學生認為手繪的臨摹與美術作品的臨摹相同,只需重視產品的外在輪廓以及畫面的效果展示,從而忽視了對產品更深入的了解。直接臨摹產品內部結構是深入了解產品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過對產品內部結構的臨摹,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設計表達,提升其在手繪表達中對產品透視、比例以及形態把握的準確性。鼓勵學生深化設計,在方案繪制時需同時提供產品的效果爆照圖、結構圖等來進行有效的視覺交流。
(2)以產品故事板的形式為學生設計導向
以產品造型導入設計轉化為以產品故事板導入設計,故事板體現產品設計發現痛點以及解決痛點的思維過程。傳統的手繪表達方式是以造型追隨功能進行設計,這種設計思維易導致學生為造型而造型,產品的材質結構、功能作用、人機交互等都被放到次要的地位,使學生在設計思維的過程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以故事板為導向的手繪表達課程,強調產品設計的創新性與完整性,能夠使同學注重產品的設計痛點、人機交互、材質結構、產品功能等問題,能夠引發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以及對產品交互行為的全面考量。從而將產品痛點問題、功能思考以及人機交互引向深入,在更深層面的思考與分析中,產品設計往往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3)以繪圖與陳述相結合為學生成績評定
產品設計專業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實踐功能,這不僅僅只停留在設計繪圖的層面上,設計語言答辯也是至關重要的。傳統的手繪表達課程往往采取作業評分來決定學生的最終成績,導致學生一味地追求畫面效果以及產品的造型與美觀。使得學生畢業后面對紛繁復雜的設計情況經常束手無策,在面對客戶進行設計方案陳述時,往往語言缺乏邏輯性與條理性,無法做到言簡意賅、直指重點,不能夠有效地傳遞自身的設計意圖以及思路。繪圖與陳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僅在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也要求其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繪圖可達到有效可視化的設計交流。
結?論
面向產品設計的交互體驗價值轉向,通過設計認知與表現技法結合的手繪表達課程的教學改革,建立和規范以過程為目標的手繪表達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在提高學生手繪表達能力的同時,實現設計基礎教學與設計學科前沿的對接,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專業興趣和設計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在考研(快題設計)、就業面試、設計競賽等方面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楊建)
參考文獻:
[1] Charles L. OWEN. Design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 [J]. Design Studies, 2006, 27(1): 1-9.
[2]吳志軍,尹建國,趙前程,陳青陽.產品廣義交互設計的內涵及其價值轉向[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7(06):171-176.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大學教研教改項目(G3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