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亭亭 孫維瀟
[摘 要]進入21世紀,隨著外貿商業模式的優化和電子商務創新,福建跨境電商增勢迅猛。運用數據圖表來分析跨境電商背景下福建外貿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原因并從政府、行業和企業的角度分別提出以把跨境電商作為突破口,拉動跨境電商增長,促使外貿方式優化,提升福建整體經濟水平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中圖分類號] F740.2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2-0025-05
Abstract: Fujian's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mode is mainly extensive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Fujian's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grown rapidly with the optimization of foreign trade business models and innovation in e-commerce. Although bottleneck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maintained a steady and good growth trend. Fujian foreign trade can use cross-border e-commerc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foreign trade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conomy of Fuji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jian's foreign trade and the chang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on-negligible disadvantages of Fujian's foreign trade growth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Fujian's foreign trade growth,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separately.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Fujian Provinc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Mode
一、引言
2000年以來,外貿商業模式不斷優化,電子商務持續增長,福建跨境電商增勢迅猛。2018年,福建共實現外貿進出口額12354.3億元,同比增長6.6%,同年電子商務交易額超3000億元,增幅超30%。福建外貿發展相對緩慢陷入瓶頸,而跨境電商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跨境電商出口已經連續三年增幅超過30%,福建外貿可以把跨境電商作為突破口,推動跨境電商的發展,促進外貿方式轉變,拉動福建省經濟增長。
隨著跨境電商的高速增長,電商在福建省對外貿易中起到的作用將越來越大,跨境電商將給福建外貿發展帶來巨大的市場。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里,福建經濟取得了整體的進步,對外貿易發展態勢良好,但是福建的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發展。優化外貿發展方式,走集約型的增長道路,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改變福建省的傳統貿易方式。本文結合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分析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對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二、福建省外貿發展現狀及問題
(一)福建省對外貿易現狀
1.進出口總量
2010—2018年以來,福建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總體趨勢上升,但2015年福建外貿總額有所回落,2015年福建省累計進出口1688億美元,比2014年下降4.8%,同期全國進出口下降7%,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4.3%;2016年1568億美元,比2015年下降4.7%。在全球經濟復蘇和進口貿易的刺激下,2017年,2018年進出口總額才逐步回升。
2.進出口商品分類
1978年以來,福建的進口產業結構有了重大轉變,整體發展勢頭良好。我國的貨物進口額增長迅速,2000年以來,福建進口額增長不斷加快,2018年進口總額達到718億美元。
福建出口商品以工業制品為主,2018年工業制品出口貿易額達1048億美元,但福建出口商品結構不斷調整,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不斷增加,帶動福建出口發展。2018年福建機電產品出口額達423億美元,高新技術產品出314億美元,不斷拉動福建經濟增長。
3.貿易方式構成
從表1可以看出,2000 年之后,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福建省一般貿易所占比重都越來越大,而加工貿易比重都有所下降,這說明福建省加工貿易發展到一定瓶頸之后,企業開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貿易層次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過渡轉好。
4.進出口企業性質
2018年,福建私營企業出口總額達650.6688億美元,在各類企業中占據大半江山;進口方面,外商投資企業278.1593億美元,領先優勢并不明顯。在福建,私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是進出口貿易的主力。
5.外貿市場結構
福建的外貿出口市場主要集中在亞洲,占據45%的份額,歐洲和北美洲分別占19.9%和22.4%,拉丁美洲及非洲占10.5%,而大洋洲僅有2.2%,與發展中國家的雙邊貿易不斷提高,外貿市場較為集中。
6.跨境電商交易額
2017年福建全省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3000億元,持續三年增長速度保持在35%之上,比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速度高20%。福建作為東部沿海城市,網絡和物流相對比較成熟,跨境出口電商占比均超過10%,已形成跨境電商規模。
(二)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存在的問題
1.市場過于集中
當一個國家對外貿易市場集中,對部分合作國家的外貿依存度太高,就有可能產生貿易壁壘、貿易沖突,不利于雙邊經濟和政治關系的穩固發展。部分國家或地區為保護本土市場,常常會采取一些帶有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手段來制約商品進口。一旦某項產品進口被過度制約,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導致大量商品滯留或商品價值降低,使產業結構運轉失衡,最終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目前福建市場結構開始向多元化市場發展,與發展中國家的雙邊貿易額在不斷提高。但亞洲國家仍為主要貿易伙伴國,貿易比重仍較大,要進一步調整市場結構,降低市場集中度以更好地規避貿易風險。
2.競爭力不強
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世界各國的技術得以迅速發展,同時因為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優勢以逐漸壓過福建,福建依賴資源消耗和勞動密集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被逐步淘汰,外貿競爭主要還是體現在高新技術產業,這些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大的高新技術行業將會引領未來外貿發展方向,而福建因為歷史原因,產業發展還是勞動密集型為主,雖然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但成效頗慢,高新技術產業略顯不足,所以福建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弱,難以滿足全球高新技術產品的消費需求。
3.產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福建工業貿易發展水平進入中后期,貨物貿易額增速雖有所放緩,但對外貿易仍以貨物貿易為主導。盡管福建省的制造業不斷取得進步,但整體上仍以代工、加工為主,制造業生產水平大部分停留在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不高的產品組裝加工階段,缺乏核心技術和知識,對一些重要資源和零部件需要依賴進口,對高端商品的市場缺乏市場競爭力。同時,福建的服務業近年來雖然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由于基礎差、起步晚又缺乏制造業技術的支持,其比重仍較低,與發達國家差距大。
4.電商化水平較低
目前福建電子商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基礎設施不足,電子商務并不能較為普遍的覆蓋整個福建。且福建還面臨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不健,新型電子商務服務人才缺乏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福建電商化水平不足以抗起福建外貿的大旗。
5.風險應對能力差
在過去的幾年里,私營企業進展迅猛,打破了福建過去十幾年外資企業為主導的進出口貿易,經營主體向多元化發展。但快速發展的私營企業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患。私營企業由于其自身靈活機制的特點得以快速發展,也正因為這個原因,私營企業大部分規模小、生產層次低、產業結構單一,且多以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缺乏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品牌。企業資本普遍不高、融資能力低又阻礙了企業的產業升級。同時大部分私營企業為家族式企業,經營管理權集中、缺乏科學的管理。在要素價格不斷上升的大背景下,應努力實現私營企業的健康發展,確保福建外貿結構的良性發展。
6.地區貿易實力差距較大
當前福建區域經濟發展正處在沿海城市發展迅猛,內陸城市力量不足的不平衡發展階段。廈門市、福州市和泉州市的進出口額是漳州、三明市和寧德市的進出口額的數倍,貿易實力差距明顯。因國家推行一系列針對性的政策方針,沿海城市涌現出許多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并很快形成閩東南的經濟優勢。而寧德市、南平市等等內陸地區以消耗資源為主的工業受到國家壓制,導致福建地區經濟發展呈現沿海發達,內陸落后的局面。
三、跨境電商時代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因素
(一)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有利因素
1.豐富的生產要素
在生產要素方面,福建省有著一定的優勢,根據福建統計年鑒數據可以得出,2015年福建勞動年齡組占福建總人口比總的66.8%,這說明福建省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且2015年福建固定資產投資達216283億人民幣,比起上年增長17.2,在生產要素方面,福建擁有著巨大的優勢。
2.優越的地理位置
福建地理位置優越,與多個經濟大省相鄰,且擁有眾多對外貿易港口,是最靠近臺灣的省份。因為方便出海的原因,福建的地理優勢被唐宋時期就成為中國對外通商的口岸之一,且不論在古代還是現在,都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3.優良的外貿基礎
福建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對外通商的省份之一,擁有其他省份無可比擬的歷史優勢,福建發展外貿方式過程中,涌現了無數的家族企業式的中小外貿企業,這些企業給福建外貿發展歷程中增添了無數的活力。
4.有力的政府扶持
國務院出臺了許多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支持福建加快加工貿易轉移,優化外貿結構發展,修訂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深入開展第三產業優化升級,隨著外貿穩增長調結構各項舉措的落實見效,國家大力支持外貿發展,正是福建接著政府支持發展外貿的大好時機。
5.優化的外貿環境
福建外貿發展面臨的外貿形勢依然紛亂,但是福建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外貿發展態勢平穩。隨著國家出臺的外貿相關政策不斷實施,自貿區和一帶一路政策實施,福建省進出口企業結構優化進程加快,福建貿易大省的地位并未動搖,貿易效益也在穩步上升。
(二) 福建省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不利因素
1.逆全球化
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原因,世界上所有國家的經濟都聯系在一起,但也導致了世界各國要共同承擔經濟風險,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時期,“逆全球化”順勢而生,國際市場越來越緊縮,各國針對中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影響中國外貿行業發展。
2.企業規模小
福建外貿企業的特點就是規模較小,多以家族企業形式存在,這就導致了福建外貿企業在面臨國際市場上的低迷情況時,力量薄弱,難以抗衡國際市場上的大風大浪,同時,福建對中小企業的監管體系不健全,造成很多時候中小企業發展艱難,難以為繼。
3.技術層面較低
福建外貿產品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產品附加值低,在外貿市場上主要依靠勞動力優勢以及資源消耗型產品,通過較低的成本優勢來賺取利潤,這種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足,在東南亞國家更低的勞動力成本面前,福建外貿行業正面臨沖擊。
4.政策傾斜偏差
國家重點發展福建沿海地區經濟規模,政策方面明顯偏向在廈門市、福州市和泉州市等沿海地區,導致了沿海城市的經濟不斷發展,與此同時,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資源消耗,在國家環保政策下,很多企業都舉步維艱。福建沿海城市和內陸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原因,同時也是國家政策傾斜造成的。
5.基礎設施建設不均衡
沿海城市在交通、通訊、教育、醫療和文化等基礎設施方面,都遙遙領先內陸城市,基礎實施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基礎設施的發展將對一個地區的的經濟結構造成很大的影響,完善的基礎設施決定了沿海城市經濟發展較為迅速。
四、跨境電商時代福建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1.加大地方政府扶持力度
從宏觀上制定福建在跨境電商背景下的外貿發展方式轉變戰略,均衡地區間貿易實力差距,健全跨境電商監管機構和人員。通過稅收優惠吸引電商企業加入福建,建設海外倉,完善自貿區服務體系。
2.制定跨境電商人才培養計劃
在跨境電商內部制定復合型人才培養計劃,依托高校教育,培養貿易、金融、互聯網+、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通過人才扶持政策,引導相關人才建設福建跨境電商行業。通過財政補貼、完善的薪酬體系留住人才,激勵人才。
3.健全跨境監管體系
完善監管體系,在原有監管體系的基礎上,加入跨境電商的針對性制度,尤其是對跨境電商產品出入境的檢測制度,以及跨境電商服務費的監管,保障企業貿易能夠順利結算,保障消費者的利益。
4.規范市場秩序
福建存在很多的違規企業,在市場上無序甚至惡意競爭,為了搶占市場盲目低價擴展,擾亂市場秩序,政府應該針對這些現象,規范市場秩序,規范外貿企業的市場行為,嚴懲違規企業,維護福建外貿穩健、迅速、健康的發展。
5.制定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福建省經濟的發展是通過消耗資源來換取的。我們必須改變以發展速度為重的觀念,加強質的提升。要大力宣傳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加強監督,嚴禁企業加工對環境會造成巨大破壞的產品,積極幫扶企業改善、升級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能。
(二)行業層面
1.運用行業力量聯合中小企業
建設行業平臺,構建物流和支付平臺,聚集力量不足的中小企業,聯合力量建設基礎措施,共同提升行業水平,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中小企業因規模限制做不到的事情,可以通過行業的力量來解決。
2.建設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
健全第三方支付平臺,增加跨境支付作用,便利企業通過該平臺完成在線支付,貨幣結算、財務統計等環節,減少企業在貿易流程的中的中間環節,為中小企業節約成本,并且建設第三方跨境支付平臺也會為外貿行業提供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三)企業層面
1.改善出口商品結構
福建出口公司要改善出口商品結構,轉變以消耗資源為主的商品結構,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減少勞動密集型產品,提升出口產品質量,加大產品技術含量,促進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出口技術進步快,資源消耗低,產業效益高的產品。
2.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強化國際標準認證
在目前國際經濟大環境下,福建進出口公司面臨國際市場的沖擊,在這種時候,要求福建進出口公司要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借鑒發達國家相關企業的發展經驗,福建進出口公司要更重視國際標準認證,主動對自己的產品進行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3.樹立風險觀念,強化風險意識
福建公司在發展經濟同時,要注重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提早做好風險應對方案,將風險防范意識融入到公司日常管理工作中,將風險控制在公司的業務流程中,并引導公司員工在處理業務的日程中,提高員工素質水平提高風險應對意識。
五、結論
跨境電商擁有傳統貿易難以企及的優勢,在外貿行業中發揮著巨大作用,跨境電商引領傳統貿易走向新的道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福建在發展對外貿易方面一向走在全國各省份的前列,對外貿易一直引領福建經濟增長,但福建的外貿增長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長。目前福建外貿公司正通過各種途徑運用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的發展導致福建外貿結構不斷優化,外貿方式逐步向直銷轉型。
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較快,思維方式和經營理念轉變迅速。這就導致福建外貿企業在開展跨境電商的過程中,無論是對產品、營銷和服務等各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不確定以及盲目性。同時,由于跨境電商交易信用體系不完善、跨境電商的支付和物流等發展相對滯后,傳統外貿企業轉型跨境電商仍面臨嚴峻的挑戰。因此本文提出戰略來幫助福建外貿企業,建議福建企業改變思維方式和運營模式、調整發展戰略、聚集行業力量,打破福建目前外貿發展狀況的瓶頸,給外貿企業提供更加專業性的服務,使福建外貿企業擁有更好的跨境電商應用環境。
[參考文獻]
[1]程宇. 福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機遇與對策[J] .亞太經濟,2014(5):115-120.
[2]曾靚.福建自貿區跨境電商產業環境評價研究[J].福建商學院學報,2018(5): 32-38.
[3]道昱. 福建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研究[J]. 商業時代,2012 (21):52-53.
[4]王靚.中小跨境出口電商Amazon和Wish營銷策略分析與啟示[J].電子商務,2017(8):40-41.
[5]張志雄.福建省外商投資環境SWOT分析[J].對外經貿,2013(7):48-50.
[6]張巧玲,何焰.福建中小企業外貿轉型升級研究之跨境電商路徑選擇[J]. 電子商務, 2018(3):21-22.
[7]福建省統計局. http://tjj.fj.gov.cn/ [EB/OL],2019-09-11.
(責任編輯:顧曉濱 馬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