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玥
摘要:為了進一步研究素質教育視閾下職業院校的藝術教育的完善措施,首先要對現階段職業院校的藝術教育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通過宣傳宣導改變藝術教育認知、合理制定藝術教育課程編排、擴建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完善教學配套設施、改革藝術教育教學方式等方面來進行藝術教育教學的革新,從而促進職業院校中藝術教育的發揮與發展,助力職業院校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自我,并在畢業后的諸多競爭中成功的脫穎而出,取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現狀及問題;相應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02-0252-01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為了能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輸送更優質的人才,助力推進社會前行,我國的職業院校也在不斷的跟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進行著自我的完善,為了保障學生能夠通過在學校中諸多課程的學習,畢業后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實力,職業院校在開展課程編排時加入了藝術教育課程的編排,希望通過藝術教育教學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更加完善的自我能力,可以更好的發揮自我大步發展前行,故而為了實現更好的教育教學,應結合現階段職業院校中藝術教育的發展現狀,對藝術教育教學進行教學改革研究,并通過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一套最為適用于現有發展狀況的教育教學模式。
二、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對藝術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因深受傳統教育思想理念影響,我國絕大多數的人們對于藝術教育的認知存在這一定程度的偏差,在教學中人們認為主要應試考試科目為主課教育課程,是最為主要的學習中心,所有的教育教學均應圍繞著主科科目進行,藝術類的教育因不涉及到主要考試范圍內,故而并不受到重視,同時部分人們心中還抱有一種普遍的中庸思想,認為藝術教育的存在主要是為了培養藝術專項工作人員而存在的教育課程,與普通中庸之層存在的人們并無較大關聯,故而對此教育并不甚關注。這種思想的認知也同樣作用于職業院校之中,職業院校的主要教學目的是為社會輸送專業性人才供給,故而在教育教學中,學校更加注重的是專業課程及專業技術的教育教學,以此來保障畢業后的就業率的穩固及攀升,因此便忽視了藝術教育存下的意義,致使藝術教育因認知偏差而不受重視,從而導致藝術教育無法發揮其存在的作用①。
2.課程課時占據比例較小。在職業院校的教育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科目便是其專業課程的教育教學課程,雖然部分職業院校在進行課程安排時添加了藝術教育類的相關課程的課時安排,但是藝術教育類課程的整體占課比例時間較少,或將因主科目專業課程需要而占據藝術教育課程的課時安排,使得本就拮據的課時安排變得更為捉襟見肘,以至于導致藝術教育的授課教師在對待自己的教育教學課程時無法產生積極的教學心態,轉而變成為敷衍授課,致使其所教授的課程變得無趣無味,無法達到通過豐富多彩的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來調動學生上課積極性,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的教學目的。
三、改善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的策略
1.正面宣傳改變認知,塑造藝術教育存在的重要性。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社會的進步發展中越來越需要全面性的發展型人才,而非單一型的技術性人才,為了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具有多方向的發展空間,人們應改變對于藝術教育的傳統式認知。相關部門應對于藝術教育存在的優勢性作用進行正面的宣傳工作,人們通過宣傳中的詳細講解來了解添加藝術教育存在的優勢,并使人們充分認知到藝術教育課程的存在是開拓眼界、儲備知識涵養、促進活躍思維、提高情商、培養情感感知、強化知性理念、促進智力發展、加強行為能力的一項存在性課程設置。
2.合理進行課時編排,保障藝術教育質量。為保障藝術教育能夠充分發揮其存在的效用,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提供有效助力,職業院校在進行藝術教育課時安排時應將藝術教育課程從以往的輔助式選修課程變更為必修式主教育課程,從主觀意識上樹立藝術教育存在的重要性,避免專業課或主修課教師肆意占用藝術教課課時現象的發生,保障學生在學期中藝術教育的上課課時完整性。同時也避免了學生因藝術教育課程為輔助式選修課程而忽視課程存在的重要性,在進行藝術教育課程學習時不認真進行學習,當藝術教育課程為主修課程時因考試成績于結業相關,致使學生必須認真對待藝術教育的課程教學,從而有助于藝術教育課程的開展,提升學生整體的素質素養,以便于學生能在畢業進入社會后具有更強大的競爭力,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取更大的發展空間以及更寬廣的發展道路②。
為了使職業院校的學生能夠在社會激勵的競爭中取得更高更好的發展,其自身除了需要擁有較硬的專業知識及技能,同時要緊隨時代的發展步伐,具有完善的自身素養及多方向發展才能,以此來保障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職業院校在進行課程編排時應更加注重對于藝術教育課程編排,使學生在藝術教育教學培養中不斷的強化自身、完善自我,成就新世紀復合型人才的轉換,更好的為社會發展提供助力。
注釋:
①蔡林潔.對高職院校藝術教育現狀及改革措施的若干思考[J].學園,2012(13):39-41.
②劉志紅.高等職業院校藝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5(06):17-18.
作者簡介:梁明(1983-),女,山西太原人,副教授,藝術碩士,南京藝術學院附中,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