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晶晶 劉全印 張暉 孔令超

【摘 要】??目的: 探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剖宮產術后恢復方面的優勢。 方法: 擇取我院婦產科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70例剖宮產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分析組與參照組。分析組產婦應用中西醫結合療法,而參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西醫療法,比較兩組產婦恢復效果。 結果: 分析組產婦產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產后出血量和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參照組產婦,雙方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中西醫結合療法可促使剖宮產產婦術后恢復速率加快,建議在臨床中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關鍵詞】? 剖宮產;中西醫結合療法;術后恢復
【中圖分類號】 R2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136-01
剖宮產屬于產科領域重要部分,在拯救難產產婦、妊娠合并癥產婦和圍生兒生命方面意義重大,剖宮產需要對產婦進行麻醉,同時對腹部造成創傷,產婦術后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生理機能,相較于順產產婦,剖宮產產婦住院時間更長,同時產婦產后恢復時間也相對較長,產婦恢復期遭受的痛苦更多 [1] 。本文旨在探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對于剖宮產術后恢復的效果,現將研究內容作以下詳細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我院婦產科收治的7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劃分為參照組與分析組。選入標準:產婦無慢性胃炎;產婦無肝腎功能異常;產婦了解治療方案,并同意簽署知情文件。參照組中年齡上限值為42歲,年齡下限值為23歲,平均年齡為(29.4±1.5)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40.1±0.7)周;分析組中年齡上限值為41歲,年齡下限值為23歲,平均年齡為(29.2±1.6)歲,孕周為(38~41)周,平均孕周為(39.8±0.6)周。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本次研究已通過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核,準予開展臨床研究。
1.2 方法
參照組產婦接受常規西醫治療,圍手術期使用抗生素頭孢呋辛鈉(廣州白云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總廠,國藥準字H20064977)進行靜脈滴注,術前半小時用藥一次,術后二十四小時以及四十八小時分別用藥一次,胎膜早破超過十二小時者,術后四小時可加用奧硝唑(廠家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634),0.5g100ml靜脈滴注分析組產婦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服用十全大補湯與加味逍遙散,每日服用一劑,早晚各服用一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產婦接受剖工產手術后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記錄產婦下床時間與產后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根據腸鳴音恢復時間和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進行判斷,腸鳴音恢復時間和肛門排氣時間用時越短則說明胃腸功能恢復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課題研究數據統一導入統計學軟件SPSS18.0進行運算處理,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測,當檢測后的P值小于0.05時認為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析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程度優于參照組,產后平均出血量低于參照組,下床時間更短表明分析組產婦剖宮產后恢復情況優于參照組,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伴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臨床分娩中剖宮產手術比例上升,胎位不正、巨大兒以及合并妊娠合并癥孕婦導致順產存在風險時,應用剖宮產手術可保障母嬰健康。有關臨床研究表明,隨著剖宮產手術比例的上升,剖宮產產婦產后康復問題較為突出,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產后發生腹脹、產后出血以及子宮復舊不良情況較為普遍,對產婦預后影響較大。剖宮產手術不會直接對胃腸道造成傷害,但是接受剖宮產手術前患者需要禁食,同時由于術中麻醉藥物作用,腸道蠕動減弱,產婦結束剖宮產手術后胃腸功能受損導致腹脹,影響正常進食 [2] 。中醫中認為,外科手術后由于失血量過多,導致氣血虧損,血氣運行受到阻礙,故而剖宮產產婦術后恢復速度較慢,根據產婦術后氣血虧損的的特點,需要從補血養血入手,補氣活血為主。十全大補湯和加味逍遙散均屬于補血行氣的良藥,十全大補湯中的當歸具有補血養血功效,川芎調血行氣,熟地黃滋養血氣,人參具備非常好的補充元氣功效,黃芪補氣活血,肉桂溫陽補腎,白術益氣健脾,茯苓寧心健脾,炙甘草調和諸藥藥性。十全大補湯在治療產后氣血不足、身體疲勞方面療效較好。十全大補湯具有較好的補氣活血功效,在提升機體免疫力方面功效較好,具備較好的抗炎作用,可有效增強體質。加味逍遙散中的柴胡能夠疏肝解郁,白芍斂陰養血,當歸活血養血,茯苓、白術祛濕健脾、補益脾氣,促進氣血運化,薄荷辛涼,生姜散逆和中,甘草用于調和諸藥藥性,諸藥合用具備較好理氣活血、疏肝健脾藥效 [3] 。本次研究中,發現采用中西醫結合療法的產婦胃腸道功能恢復效果較好,產后下床活動時間更短,產后出血量更少,表明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剖宮產產后恢復中具有較大優勢。
綜上所述,剖宮產產婦采取中西醫結合法可促使其恢復速率加快,建議在臨床中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麻云.對剖宮產產婦實施中西醫結合護理的效果探討[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9,32(02):139-141.
[2] 鐘小紅.剖腹產子宮收縮性乏力產后出血的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7,15(21):135-136.
[3] 羅發芬,曾玉君,唐正芬.中西醫結合應用于剖宮產術后180例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