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孫中山與中共早期黨員施滉

2020-04-17 02:00:51蘇艷萍
檔案與建設 2020年2期

蘇艷萍

孫中山是一代偉人,他與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關系是很值得研究的課題。中共早期黨員施滉與孫中山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革命交往。他曾赴廣州謁見孫中山,聆聽孫中山的教誨,征詢求學的目的和方向;赴美留學后,堅定捍衛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華僑中宣傳革命思想,進行反蔣斗爭;在斯坦福大學碩士畢業時,撰寫畢業論文《孫中山評傳》,對孫中山的革命生涯進行詳細解讀和分析,成為孫中山逝世后我國最早研究孫中山并為其撰寫傳記的人。

清華學生領袖赴穗謁見孫中山

施滉(1900—1934),白族,云南省洱源縣鳳羽鎮人。他自幼聰明伶俐,勤學好問,5歲時隨父親施德培到劍川縣喬后井讀小學,1913年考入云南省中等軍醫學校,191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1917年秋,施滉以插班生考入清華學校(清華大學的前身),邁出了人生中的重要一步。

在清華求學期間,恰逢新文化運動蓬勃開展之際,清華濃郁的學術氛圍,各種新思想、新學說競相爭鳴,使施滉如沐春風、受益匪淺。他尤其喜歡看中外名人傳記,如孫中山的著作、《林肯傳》《拿破侖傳》《華盛頓傳》等,這為他后來投身于各種社會政治運動、成為清華學校學生運動的“急先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施滉和許多清華學生一起投入這場反帝愛國運動中,于6月3日游行時被捕。殘酷的斗爭現實使他進一步認清了社會的黑暗、民族的危機,增加了他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決心和為追求真理而獻身的堅定信念。

五四運動之后,愛國民主思想在清華園中傳播開來。1920年,施滉與同學冀朝鼎、徐永煐等人創建了學生愛國自治組織——唯真學會,施滉任會長。唯真學會接受了“政治救國”的主張,其宗旨是“真理所在,即趨附之”,目標是“本互助和奮斗的精神研究學術,改良社會,以求人類底真幸福”[1]。1923年在唯真學會內部,施滉、徐永煐、冀朝鼎、羅宗震、章友江、梅汝璈、胡敦元以及北京女子師范學校附屬中學羅靜宜等八人成立了秘密核心組織“超桃”,提出了“政治救國”的主張,主張學習孫中山、列寧進行革命斗爭的百折不撓的大無畏精神,通過政治途徑來改造社會。“超桃”在當時清華學生進步活動中起著核心作用,施滉因卓越的組織和領導才能,于1923年秋被推選為清華學校學生會會長,成為清華學生運動的領袖。[2]

1924年夏天,施滉將結束七年的清華時光赴美留學,但是到美國去學習,自己應該學些什么?朝什么方向努力?祖國怎樣才能富強?他渴望得到革命前輩的指點,選定為之奮斗終身的理想。施滉和同學徐永煐、何永吉經過醞釀后決定,到廣州謁見孫中山、李大釗等革命前輩,求教“將來如何做事,以為求學的方針”。[3]1924年1月30日,施滉等人到達革命策源地廣州。這天正好是孫中山主持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此次會議通過了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而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標志著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從而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步伐。

2月1日,施滉等人參觀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得知該校下午將舉辦列寧追悼會,于是參加,并聽了俄國駐廣州代表及瞿秋白等人的演說。4日晚,經朋友介紹,施滉、徐永煐到廣州亞東酒店拜見李大釗,請示赴美求學的目的和方向。當時,李大釗正和一些人研究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文件,結束工作后就和施滉等人親切交談到深夜一點鐘,并約定回北京后再見面。后來,施滉和冀朝鼎等踐約到北京李大釗處求教,李大釗對他們說:“留學生應該注意一切為了祖國。要注意了解美國的情況,要結合中國的情況,學習對人民有用的知識。”[4]

2月9日上午,通過滇軍王旅長介紹,施滉等從何永吉家出發,到大元帥府謁見孫中山。先報告參軍長張開儒,說明來意:“我們這次從北京遠道來此,是專為想瞻仰我們所敬佩的民國元勛而來。”[5]張開儒聽后報告孫中山并詢問了意見,經孫中山同意后,他們被帶到會客室。在這里,孫中山親切接見了他們,并同他們交談了兩個多小時,內容涉及軍閥、中國革命事業的前途、中國的統一、人生觀、中國革命以誰為師等問題,孫中山一一給了他們滿意的回答。

就中國革命事業的前途問題,施滉問孫中山:“我們覺得大元帥的人格和精神高尚,堅忍不拔,革命的事業有孫先生在,是不會停止進行的。但是上壽不過百年,孫先生百年之后,誰能繼續這種奮斗,我們覺得這是很可慮的。不知孫先生的意見怎樣?”[6]孫中山回答說:“國民黨以前是靠一個人支持,現在改組之后是要拿黨來活動。黨所以能活動,是因為有紀律來維持。以前的革命黨,分子大半是學生,……他們以為革命的目的既是求平等自由,他們自己便要自由,不聽黨的號令,不受黨的約束,……因此,革命黨雖然是在一黨,都是人自為戰,并沒有黨的行動,所以不能不靠我一個人來支持。……要替人民要求自由平等,便要犧牲自己的自由平等,服從黨的命令,遵守黨的約束,才可以群策群力,一致的與外敵奮斗。假使能辦到這一層,黨便有力量,便用不著一兩個人來干獨木支大廈的勾當。……如同俄國,自從列寧死后,勞動政府仍然屹立不動。這是因為他的黨員能犧牲個人的自由、個人的意志,以成全黨的自由、黨的意志,所以黨的力量異常之大。黨的基礎異常之固,一個領袖死了,絲毫不發生什么影響。”[7]

孫中山這番話,論到俄國的地方很多,所以施滉接著便問:“國民黨實行的是否俄國的主義?”孫中山明確回答:“否!俄國是俄國,中國是中國。俄國有俄國的主義,中國有中國的主義。我方才一番話,處處論到俄國,是說他革命黨的組織,不是說他的革命的主義。俄國的革命所以能成功,因為他的黨有黨的意志,黨員都犧牲自己的自由來承受黨的紀律。中國革命之所以失敗,就是缺乏這一層。這是國民黨現在所覺悟到而開始來取法的,也就是我十幾年來所奮斗以求之的。”[8]說到這里,孫中山忽發出一個問題來考施滉他們,他說:“西洋人為何爭自由,中國人為何不爭自由?中國人不但不爭什么自由,并且連這個名詞得到現代的意義,還是最近一二十年的事,這是何故?”接著孫中山回答說:“這是因為中國人自由太多了,所以不知道有自由。……中國不知道要求自由,如同平常人不要求空氣一樣。……中國人現在所要的是紀律,不是自由。國民黨的失敗,也就是各人自由太甚所致。所以說,我們現在要取法俄國革命黨的組織,要注重紀律,要黨員犧牲各個人的自由。”[9]孫中山的回答明確說明了國民黨向俄國學習的是黨的組織紀律而非主義。

就統一問題,施滉問道:“照歷史看來,統一中國,大半是從北而南,絕少從南到北的。這是不是不可逃的定理?假如是的,孫先生對于這層有什么計算?”孫中山回答說:“統一中國,不要(說)從北而南比從南而北容易,在學理上也有幾分是真的。這大半由于北方生活比南方困難,北人到了南方,便留戀著不愿走,北人也就愿意向南方進行。南人則適得其反,到了北方,感著生活的不安,尤其是不能耐冬天的冷,所以不能在北方久住。……其實就最近洪楊時代,他們的兵也曾到過天津。……誰說南人絕對到不了北方呢?這無非是心理作用罷了!”接著,同行的何永吉便問道:“孫先生計劃統一什么時候可以成功呢?”孫中山回答:“這是很容易的事。現在所愁的不是統一,是統一后的辦法。”何永吉又問:“進行的方法如何呢?”孫中山回答說:“總要隨機應變了,沒有一定的方法的。……我做的一本書叫做《孫文學說》,你們看看,就可以明白這個意思了。……世事變化不定,中國也許一兩年內可以統一,也許一兩日內可以統一,誰能知道?當初的革命黨,誰能想到他們竟輕輕易易的把一個清室推翻了?我們只要認定目的,望前干去。”[10]

就人生觀問題,何永吉說:“我們現在很感著沒有一個完滿的人生觀,生活因而不得安定。孫先生做事幾十年,一定很有經驗,對于這層可以給我們一個指示。所謂人生觀,即是Philosophyg of life或View of life。”孫中山聽了,把眼閉一閉說:“View of life,View太多了,要看你從那一個View。就政治上說,我們應當為多數謀幸福為真正沒有幸福的人謀幸福,……這層只有現在的俄國在做,我們所最應當取法的。”說到此地,孫中山便連帶地批評美國說:“以前求學,美國最好,因為美國比較的謀的是多數人的幸福。現在則不然,比較上謀多數的幸福的乃是俄國。……因此,美國以前是極進步的國家,現在反變了極退化的了。”更是希望他們切勿像“中國最初送出美的學生,大半變成美國人,回到國來看見種種腐敗的情形,不想法子改良,反開口閉口的You Chinese沒有希望了,We Americans怎樣怎樣。像這種亡國奴要他們何用?你們切要小心。”[11]

談話中,孫中山邀請施滉等人學成歸國后加入國民黨,理由是:“國民黨現在已經改組。國民黨不是一個人支持的了,是要大家合作的。……國民黨不問他以前如何不完善,但總有他幾十年的歷史,總有他的基礎。現在真正為民治而奮斗的,也只有這一個組織。所以我勸你們還是入國民黨。”談話最后,因有人入見孫中山,施滉等便向他告辭,孫中山說:“我很歡喜你們來談。你們還有什么問的,或有什么意見,以后可以寫信給我。”[12]

通過這次謁見,施滉等人對孫中山的印象非常深刻。據徐永煐在《見孫中山先生記》中寫道:“一個短小精神奕奕黑發灰發的人,走將近來。那時我便覺得這短小的人,有無窮的高大在里面,他的黧黑的面孔,有萬丈的光芒在中間似的。”“孫先生對我們說話的時間,總是帶著笑容,異常的和藹可親。”“孫先生用的是南方官話,聲音很圓潤舒暢。”“自見了這一面之后,我覺得他的確是個偉大的人物。”[13]孫中山的諄諄教誨,堅定了施滉等人為多數人謀幸福的人生觀,并從孫中山身上學到了一個革命者應該具有的堅忍不拔、一往無前的品質。更進一步,他們對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主張有了深入的了解,對國共合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給他們以后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赴美加入美共宣傳三大政策

1924年秋,在孫中山為中國革命耗盡最后生命的時刻,施滉、冀朝鼎等“超桃”成員陸續遠渡重洋來到美國留學,施滉入斯坦福大學攻讀東方史。學習之余,施滉積極投身社會活動,宣傳和捍衛孫中山確立的新三民主義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加強共產主義修養。1925年9月,施滉在伯克利主持召開了“超桃”的國外第一次會議。會議討論了加入共產黨的問題,分析了國內形勢,對國共兩黨進行比較,一致決定要參加共產黨,走共產主義道路。這是施滉在思想上從愛國走向革命的一個飛躍。

在積極投身社會活動中,施滉、徐永煐、冀朝鼎等人逐漸意識到,不觸及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黑暗統治,就救不了中國。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后,施滉聯絡在美的“唯真學會”成員積極向華僑和美國人民進行反帝愛國宣傳。施滉等人的活動引起了美國共產黨的注意,美共與施滉及其領導的“超桃”組織取得聯系,并加以直接指導。1926年5月至6月,施滉結識了美國共產黨舊金山區的負責人——萊文。在萊文介紹下,施滉參加了美共領導的“反帝大同盟”。7、8月間,為團結在舊金山的國民黨左派,在廣大華僑中廣泛開展工作,經美共同意,施滉、徐永煐、冀朝鼎加入了國民黨舊金山支部,旗幟鮮明地與國民黨右派進行斗爭,并取得了國民黨舊金山支部的領導權。1926年秋,施滉等成立了“中山學會”,以研究、宣傳和捍衛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聯合國民黨左派,與國民黨右派組織的“孫文學會”作斗爭為宗旨。施滉等擔任學會的領導,編寫了宣傳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小冊子,揭露國民黨右派背叛孫中山的反動面目,爭取和團結了華僑和中國留學生中的進步分子,壯大了革命勢力。不久,除舊金山外,在芝加哥、費城等大城市都成立了“中山學會”分會。“中山學會”成為施滉等人進行革命活動的重要群眾組織,在旅美華僑和中國留學生中對推動革命起了重要的作用。

同期,施滉等和中國留學生中的國家主義派展開了尖銳的斗爭。國家主義派的前身是清華學校時期的“大江社”,領袖是羅隆基,這派公開反對共產主義和孫中山的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在留學生中進行反對國共合作、反對北伐等活動。[14]施滉等人與國家主義派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論戰,結果國家主義派失敗。這樣,施滉等人捍衛了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得到了大多數中國留學生的擁護,取得了中國留美學生會的領導權。

為了擴大宣傳,進一步同國民黨右派作斗爭,1926年秋,施滉等人在美國舊金山創辦了《國民日報》,為介紹中國革命,宣傳中國共產黨,支持中國革命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汪精衛在武漢相繼發動了瘋狂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國民大革命走向低潮。施滉在國民黨舊金山支部提出聲討蔣介石的罪行。經美共中央同意,從8月至10月,施滉以個人名義在《國民日報》發表了十大宣言,駁斥國民黨右派的謊言,揭露蔣介石、汪精衛和國民黨改組派叛變革命的罪行,捍衛了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1927年末,施滉等聯合國民黨左派,將《國民日報》改名為《先鋒報》,作為“反帝大同盟”的機關報,仍以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支援中國革命為宣傳方針,繼續引導華僑和中國留學生同國民黨右派作不懈的斗爭。《先鋒報》后來改名為《華僑日報》,至今在旅美華僑中仍然很有影響。

1927年3、4月間,施滉、徐永煐、冀朝鼎、羅靜宜等先后加入美國共產黨,成為清華留美學生中最早的一批共產黨員。3月,在美共的指導下,施滉、徐永煐、冀朝鼎等在舊金山組建了隸屬于美共中央委員會的中國局,接受美共第十三區委員會的具體領導,施滉任美共中央中國局第一任書記,徐永煐、冀朝鼎、羅靜宜等為委員,這是美洲大陸第一個由中國人組建的共產黨組織。至此,施滉實現了從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美共中央中國局成立后,在美共領導下,施滉創建了“美洲華僑和中國工農革命大同盟”,在組織美國華僑、發展黨員、資助中共、支援中國國內革命和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撰寫《孫中山評傳》理論與實踐之結晶

1926年,施滉在斯坦福大學攻讀研究生,需完成必修課程及碩士論文的撰寫。當時中國留學生的學位論文大多以外國題材為選題,施滉卻致力于研究中國革命問題,選擇了以《孫中山評傳》為題,耗時兩年,用英文撰寫,于1928年7月完成。

為了寫好畢業論文,在被通緝及暗殺威脅的情況下,施滉“抓緊時間搜集資料,整理卡片,寫論文”[15],引用當時中外109種報紙雜志的相關時評,其中英文資料56種,中文資料53種,除孫中山本人當時發表的文章、講話之外,其余多是國內外各方面的評論。身居異國他鄉,施滉關注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研究,體現了濃厚的愛國民族感情。

這篇論文近16萬漢字,長達300多頁,以孫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動為主線,分為1911年(辛亥年)的資產階級革命、從“二次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陳炯明的叛變、“三大政策”、收復廣州、國民黨的改組、反帝斗爭七個篇章。介紹了孫中山的家庭背景,敘述他19歲時即有“為了拯救中國,免遭外國侵略,必須推翻大清王朝,建立一個共和國”的抱負;20歲起,孫中山即在廣州、香港、澳門的同胞中積極進行革命宣傳;26歲從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后進一步開展政治活動;28歲時曾上書清朝掌管外交、軍事、經濟的北洋大臣李鴻章,遭拒絕后建立了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因進行革命活動被迫流亡海外,歷盡艱險;30歲時在倫敦被清朝暗探綁架;56歲時因陳炯明叛變,險遭毒手;59歲時為了全國統一,帶病北上,終于因肝癌在北京病故。論文比較生動具體地描繪了孫中山的人格和品行,對孫中山一生累遭挫折、累次奮起的革命意志,描繪得非常感人。

整篇論文夾敘夾議,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將孫中山的功過是非進行了系統梳理,并結合當時的世界大勢進行了系統分析和精辟論述。特別是對孫中山為什么要改組國民黨,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分析得非常透徹嚴謹,至今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作用。論文認為促使孫中山在1924年1月改組國民黨的原因有四:一、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第一,從“中國是半殖民地國家”的國情出發,僅僅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是不夠的,必須“完全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否則難以成為獨立的國家”;第二,“謀求國家統一和獨立的斗爭”要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必須“代之以革命原理和手段,同時由少數人參加的運動必須轉變為多數人參加的運動”;第三,必須建立一個堅強有力而且組織嚴密的政黨,改變“舊的國民黨由商人、官吏、軍閥和知識分子組成”,以及“紀律松弛”的狀況,要“清除黨內腐化分子”,吸收“無產階級和農民參加”;第四,必須建立“一支用革命思想武裝起來的、由黨掌握的軍隊”,不能再用“此方雇傭軍反對彼方雇傭軍”;第五,“必須在群眾中積極開展宣傳和教育工作”,“使群眾相信黨是為他們的利益而戰斗,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二、以蘇俄革命作模范。孫中山看到蘇俄革命成功的事實,以及布爾什維克黨和紅軍在蘇俄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加之列寧提出的“要聯合世界上弱小或被壓迫的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去完成“擺脫帝國主義的枷鎖以求解放”的政策在中國初步運用后即有效果等原因,促使孫中山認識到中國的革命要成功必須“向蘇聯學習”。三、工農運動的高漲。1919年五四運動后國內工人運動和農民運動的穩步發展,使孫中山認識到不斷興起的農民運動“是革命成功的開始”,并“準備將這兩股群眾運動的洪流納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爭之中”。四、中國共產黨的活動。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立后已成功地組織了香港海員大罷工、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等幾起工人運動的事實,以及共產黨在工人階級和學生中開展宣傳工作的經驗,使孫中山認識到要完成國民革命就得“與工農合作,并要有群眾的先鋒和組織者共產黨員參加”。[16]

對于孫中山的評價,論文也寫得十分中肯,而且有許多獨到見解。施滉肯定孫中山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不回避孫中山依靠軍閥進行革命等方面的弱點和問題。如對袁世凱,施滉在論文中是這樣寫的: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促袁世凱迫使清帝退位,“對袁氏估計過高”,認為袁氏會執行共和制,甚至“令人惋惜”地自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讓位于當時任清王朝總理大臣的袁世凱。在批評了孫中山的這一行動后,施滉說這次讓位的悲劇,“導致中國的這一大災難”。[17]這充分說明,施滉除了與孫中山生長在同一時代,對國情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有共同的認識外,他對孫中山還既有理性認識,又有感性認識,是十分了解孫中山的,因而能夠比較客觀正確地寫出對孫中山的評傳。

《孫中山評傳》是一位后生的革命者為一位先行的革命者寫的評傳,他們對革命事業的無限忠誠使人深受教育和鼓舞。但是,施滉因與導師、斯坦福大學遠東政治學權威學者脫李特博士,就當時的美國是否為帝國主義、美國是否參與掠奪殖民地,以及美國是否存在壓迫、奴役其他國家等問題上發生嚴重分歧,致使本該出版的《孫中山評傳》在該校檔案館深藏達70年之久。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清華大學圖書館從美國斯坦福大學購回這部著作的影印本。1996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譯本,讓人們第一次全面了解到他對孫中山及中國革命的認識。對于1934年初在南京雨花臺壯烈犧牲的施滉來說,《孫中山評傳》成為他留給后人的唯一有形的遺產,可謂革命實踐與理論之結晶。

孫中山和施滉等的革命交往,體現了孫中山對青年人的厚望與關懷,也體現了施滉等進步學生對孫中山的崇敬之情。施滉他們既繼承孫中山的革命思想與精神,又深入研究中國社會實際和吸收最新理論成果,最終形成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人生方向。這成為孫中山和早期中國共產黨人關系的一個縮影。

參考文獻

[1][4][14]楊遵道、趙履謙:《施滉》,中共云南省委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編:《中共云南黨史研究資料第三輯·施滉》,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18、39、53-54頁。

[2]何立波:《施混:從美共中央中國局書記到中共河北省委書記》,《云南檔案》2016年第5期。

[3][5][6][7][8][9][10][11][12]徐永煐:《見孫中山先生記》,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部編:《近代史資料》第68冊,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第183、181、183、183、183-184、185、186-187、187-188、189頁。

[13]徐永煐:《見孫中山先生記》,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部編:《近代史資料》第68冊,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第182、184、185、190頁。

[15]樹書:《讀論文,憶戰友》,《清華校友通訊》第9期,第11頁。

[16][17]施滉著,劉彭陶譯:《孫中山評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70-174、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一区国色天香|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国产|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日韩久久| www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日本欧美精品|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国产色婷婷|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欧美日韩午夜| 国产精品成人AⅤ在线一二三四| 亚洲成年人网|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色图久久|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青青操国产| 成人国产精品2021|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激爽大片在线播放| 国产正在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午夜视频免费一区二区在线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在线自在拍91精品黑人|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重口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原味小视频在线www国产| 国产男人天堂| 婷婷成人综合|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啦啦啦网站在线观看a毛片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APP| 亚洲综合狠狠|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久草中文网|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国产人在线成免费视频|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一级色| 不卡无码网| swag国产精品| 成人小视频网| 欧美日韩另类国产|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 久久性视频|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国产亚洲精品91| 9久久伊人精品综合|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