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前,隨著農村公路里程日益增加,養護成本的增加、養護理念相對落后、養護設施機械化水平低等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如何解決現階段的養護難題,提高養護績效?在明確養護作業實施主體方面,筆者提出可借助“路元”劃分的方法來確定養護的基本單元,由此確定養護作業實施主體的責、權、利。
現階段,農村公路養護難,不僅表現在農村公路隨時出現的病害難以及時發現,病害的修復過程相對緩慢,更表現在養護資金的短缺和不到位,與養護相關的工、法、料相對落后,還表現在養護人員專業水準普遍較低等方面。
首先,在養護作業實施層面上,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市場化養護格局。《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中,僅明確了農村公路養護和管理的主體責任,在具體實施層面上,企業為主體的市場機制還不明確,尚未在縣級形成市場機制。目前,承擔農村公路養護作業的單位,因沒有競爭環境及資金支持,所以對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程度較低,很難提高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水平。
其次,養護資金的具體使用等問題。《農村公路管理辦法》對養護資金的籌集和使用給出了較詳細的說明和規定,但因不同地區的農村公路養護狀況各不相同,在具體落實資金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可預測的狀況,造成資金的相對短缺或不到位。此外,資金的相對不足,也嚴重影響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使用。
另外,技術支撐相對落后,急需實施農村公路養護的機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現階段,農村公路養護主要以人工作業和半機械化作業為主,使用的養護材料及養護設備等相對傳統。在路面病害檢測、路基病害檢測、相關病害程度的研判,以及相關病害及養護信息的傳遞等方面,還主要以人工處理為主;養護方案的具體比選,養護工程的具體實施,后續的檢測、驗收和監控,很大程度尚未達到電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平等,制約著“四好農村路”養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當前農村公路養護尚未形成市場化機制(攝影:楊紅)
首先,重視養護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進一步明確農村公路養護實施中的責任主體,通過引進和培育具有良好信譽的養護企業,用市場的手段來促使養護企業在養護實踐中不斷優化迭代。
確定農村公路養護作業實施主體及其責、權、利的方法有多種,其中可通過借助“路元”概念來實現。基于“路元”概念,先劃分和標注給定的農村公路路段,由此設置最小的養護單元,再通過養護單元與具體的養護個人或企業之間建立明確的責任關系,以確保被養護路段與養護人員、企業之間的全覆蓋,從而形成完備的養護體系。確定最小的養護單元,落實養護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的流程。
其次,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構建相對完備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一方面,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農村公路狀況的實時檢測;另一方面,及時處理所獲得的信息,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持的同時,也可為養護作業的具體實施方案提供必要的幫助,更可為養護作業完成后的相關驗收、評估等做好前期準備。
例如:對養護企業來說,要對多個病害實施養護作業,就需要排列先后次序、安排具體操作,可通過加載一個包含“養護總成本”算法的處理模塊,計算不同路段病害的養護總成本。成本值的大小,可作為養護企業安排作業的依據。
第一步,確定養護總成本模型函數,它的大小一般由交通延誤成本、交通事故成本和養護施工成本等組成。記交通延誤成本為λ1,交通事故成本λ2,養護施工成本λ3,以及其他成本λ4,養護總成本為fcost(μ),則可得到


基于路元劃分,落實養護責任人和責任單位的流程示意圖
第二步,計算各成本λi(i=1,2,3,4),確定加權系數ki(i=1,2,3,4)。
第三步,根據式(1),計算每一個待養護作業施工的養護總成本函數值,并進行排序。
第四步,確定實施養護施工的順序。
通過以上步驟,合理安排養護實施的次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病害對道路交通運輸的影響,還可將成本控制在最小化。

農村公路拉動特色旅游 (攝影:王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