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生性好動、崇尚自由。近期,被隔離在家里的人發明了“陽臺音樂會”,以度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難熬日子。我所住的小區附近,每天一到下午6時,各種音樂會準時響起,鼓掌聲、加油聲此起彼伏。人們表演的曲目范圍甚廣,有唱國歌的,有唱傳統民歌的,有吹笛子的,還有敲鑼打鼓的。大家借助這項活動互相激勵,排解擔憂和悲傷的情緒,熱烈的氣氛令人動容。據了解,陽臺音樂會活動最早開始于米蘭的一支街頭樂隊,樂隊成員前不久呼吁,所有意大利人定時到陽臺演奏樂器、唱歌,為所在城市加油鼓勁。數萬人在社交媒體“臉書”活動頁面注冊參與了這場城市“快閃”。此后,包括羅馬在內的多個城市市民紛紛響應,在陽臺上打開窗戶隔空對唱、打鼓斗舞,打發宅居在家的無聊時光。很多人感嘆,真不愧是文藝復興發源地,陽臺變成了舞臺,意大利人人都是民間音樂家,浪漫從不缺席。參與者自豪地說:“此刻,全國就是一場大型音樂會。”
意大利人的陽臺音樂會。
泰國是“塑料袋大國”,每年要消耗約450億個塑料袋。進入新年后,泰國實行史上最嚴“限塑令”,各大商店不再免費提供且不出售塑料購物袋。政令一出,泰國民眾腦洞大開,紛紛帶上小推車、蛇皮袋甚至漁網、鐵鍋、床單等千奇百怪的容器前往超市購物。他們甚至在社交網絡上舉行“腦洞大賽”,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人曬出新奇的環保“購物袋”照片參賽。他們表示,用各種奇怪的“環保袋”去購物,起初是為了表達“限塑令”給生活帶來的不便,但這種“軟抗議”給生活帶來很多樂趣,同時也讓大家明白了環保的重要性,至少讓“對塑料袋說NO”的理念深入人心。
近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發生了一起聚眾飲牛尿的奇聞,約200人喝下牛尿,目的是預防新冠肺炎。無獨有偶,在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也上演了同樣一幕。眾所周知,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純潔的圣物,而牛尿入藥在印度也有上千年歷史。在印度傳統醫學看來,懷孕母牛的尿液可以被用來治療麻風病、發燒、潰瘍和肝病。2013年,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的專家將牛尿蒸餾后的提取物用作抗生素并申請了美國專利。盡管如此,印度病毒學協會的專家薩克森納認為,目前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普通牛尿具有抗病毒作用。這也是多數醫藥科學界的共識。既然沒有預防或治療疾病的作用,聚眾飲牛尿的“神操作”也該消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