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江紅
引言:
在現代藝術思潮影響下,藝術首飾設計得到長足發展,顯現出多姿多彩、造型迥異的風格,并努力在繽紛的世界中尋找自然、簡潔和純真的媒材,以期達到返樸歸真和表達一種永恒美的藝術境地。
藝術首飾設計師將個人情感的變化融入其作品中,這無疑拉近了藝術家與首飾佩戴者的距離,使得水晶的材質美、工藝美和藝術美能夠高度和諧統一。
對于大多人來說,佩戴首飾是他們體現自身價值與審美的一種表現方式,尤其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他們需要的是恰如其分的首飾。
首飾經過上千年的發展、演變和傳承,材料運用始終是其不可缺少的媒介和載體。材料語言的變換體現著首飾設計的時代特征,使其在不同時期呈現風格各異的作品,同時,材料也賦予首飾不斷變化的涵義。
所謂“藝術首飾”是指由設計師設計制作的,用來展現個性,表現某一主題和寓意,抒發感情,在佩戴方式、造型結構和價值理念上有突破性發展的獨特的首飾。造型美觀、簡潔、抽象、設計巧妙,屬于原創設計。
藝術首飾是首飾中的“精英”,不僅能夠引導時尚潮流還具有一定的變化和創意,其特征是講求在以“藝術美”為中心的基礎上,實現“材質美”、“工藝美”、“實用美”三者高度和諧的統一。
水晶首飾的興起短短十幾年,它的透明、包裹物及原石的造型獨特是其它寶石如:白玉、翡翠、珍珠所不能比擬的。
我們知道礦物學中把透明的石英晶體稱為水晶。在寶石界人們習慣于把寶石級石英晶體統稱為水晶,包括了各種顏色,具有特殊包裹體或特殊粒子效應的寶石級石英晶體。天然水晶啟發心靈,寧神靜氣,兼含特異能量和振動,不但有保健作用,甚至有治病之功,佩戴、珍藏兩相宜。
從材質上講,水晶晶瑩剔透,數十種礦物包裹其中,宛如礦物博物館,造型奇特具足,為設計師提供了很多靈感來源。從水晶的本體出發,具有特殊包裹體的水晶變種主要包括發晶、金星石和苔蘚水晶。發晶是指內部有纖維狀、針狀、發狀礦物稀硫——中等稠密分布的水晶,針狀礦物為黑色電氣石、角閃石者稱為黑發晶;針狀礦物為棕紅色金紅石稱紅發晶;針狀礦物為金黃色金紅石稱金色發晶,含纖維狀黃金或白銀者分別稱為黃金發晶和白銀發晶。金星石是指含有星點狀、片狀金屬礦物均勻稀疏分布的水晶,在光照時閃閃發光,故稱為金星石。苔蘚水晶指含有不規則狀的鐵錳包裹體的水晶,有時這些鐵錳質的形狀象野外的風景,故有時稱為景物水晶。這些紅黑獨特性作為材質美,為水晶的藝術設計提供了先天先決條件。
從工藝上講,水晶目前工藝普遍落后,多數不重視設計,興起時間較短,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市場上大家所看到的關于水晶佩飾,幾乎都是那種穿上紅線,配幾個珠子批量擺放的樣式,同時,水晶墜還多數處于半原石狀態,沒有設計鑲嵌貴重金屬,所以顯得檔次較低,無法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因此水晶藝術首飾設計可以“以小見大,彰顯個性”,同時又要避開目前市場上“千人一面”的珠寶首飾。
從藝術上講,藝術美是現代藝術首飾美學特征的“靈魂”它是一種綜合美。是藝術家在審美目標,審美理想和審美實踐要求指導下,將首飾的空間造型、色彩搭配、材料結合、工藝制作、功能用途以及精神內涵等因素,在美學規律上的高度統一,其審美中心是——“精神美”。有文化內涵和精神境界也是藝術首飾區別于其它類首飾的標志之一。衡量一件藝術首飾的價值,不是看金屬和寶石的重量,而是其內在的藝術品位和獨特的藝術造型以及所傳達的新的價值理念,從這一點講,藝術首飾甚至能脫離其傳統的意義,而作為獨立的、用于欣賞的藝術品。這種藝術美來源于現實美,但又高于現實美,它的目的不是去說服,而是去感染。水晶首飾正是需要在繼承玉石傳統的基礎上,獨創有文化個性的水晶藝術首飾。而傳統、古典的元素,就在我們眼前,可以是植物紋樣,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明式家俱洗練、流暢、樸素的線條;古民居窗牖的幾何方格造型;甚至唐代突出建筑結構的裝飾手法……,我們要充分地了解這些可以借鑒的“古典”,同時,我們的腦子里又要具有現代數字化的概念,以辯證的手法將卷草紋與納米的幾何型式圈相結合,或者將水晶鑲嵌在大屋頂造型的頭飾上,這確實不失為一種現代裝飾。
從設計上講,藝術首飾設計有別于商業首飾設計。前者本著思考的高度集中,升華而結合成的具有紀念或象征意義的首飾;后者是以獲取利潤迎合消費市場為目地而開發設計的首飾。水晶的藝術首飾設計目前在國內以雕刻首飾最為常見,設計師們通過對古代圖案,文化的沿襲創做了大量具有吉祥寓意的作品,常見的有以“蝠在眼錢”“龍鳳呈祥”等題材雕刻而成的吊墜、戒面、手把玩等水晶飾品,但這些大部分是選擇了內部有“包裹物”或是運用“巧色”而設計的首飾。對于通透純凈的水晶,特別是水晶中最獨特的黃色和紫色,常常采用將水晶打磨成刻面的各種幾何圖形,這樣水晶的“光澤度”和“光彩”更加璀燦,配以K金鑲嵌制做成首飾。商業首飾設計最常采用這種形式,但其中仍有藝術首飾的存在,設計師們會跟據璀燦奪目的金黃色的水晶特質設計出以“太陽”“豐收”“金秋”等為主題的作品。內部有包裹物的或是非通透純凈的水晶在鑲嵌首飾的設計上最常用的是借鑒其它珠寶的首飾設計,而進行二次改造?;虿捎谩鞍叀薄肮献涌邸敝谱龊唵蔚氖罪?,目地是為了映襯水晶內部的“風采”,就目前藝術水晶首飾的發展來講,既能展現現代概念的造型,又能突出珠寶傳統韻味的設計是目前最有藝術價值的設計。從首飾受眾角度來說,她們往往偏愛珠寶的“古典”和“傳統”,例如:可以在造型抽象極簡的首飾表面用古典紋樣做裝飾肌理,制造古今交融的氣氛,或者在水晶樸拙的原石上鑲嵌名貴的鉆石、紅藍寶石等,創造感受和視覺的落差。例如:我廠設計的一款孔雀開屏,天然水晶內一束呈弧度向上彎彎綻放的發晶,外鑲18K黃金,設計時量身定做,每一款都有針對性,設計成孔雀開屏狀,很形象、很美;另有一款粉色冰晶,利用它的外形曲線,加上粉粉的顏色,設計成一款魚形,眼睛、胡須、尾巴栩栩如生,象魚兒要動起來,設計師給予了這塊看起來很普通的冰粉石第二次生命;更有一款,茶色弧面水晶,里面包裹七顆不規則排列的石榴紅寶石,設計師突發奇想,設計了一款北斗七星,象極了;還有荷塘月色一款,發晶如柳葉狀,包裹體象一對鴛鴦,籠罩在夜色中——茶色水晶,外鑲18K黃金,上面設計成柳樹老干,下面綴以垂柳的老根,意境絕美,有感而發,即興還可配些古詩、禪語。水晶至美,心靈更美、更純,于現代都市喧囂之中,尋找一片心靈的樂土。
許多象形水晶,水膽水晶,本身每件就世間獨一無二,使水晶藝術首飾設計越發具有原創性和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