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席卷而來,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如臨大敵。為防范疫情,避免感染,上班族高度戒備,“兩點一線”;不上班的,大都老老實實宅在家中。廣場上不見了跳舞的大媽,公園里沒有了健走的人群,運動場更是冷冷清清。
平日,我是一個酷愛運動的人,若非特殊情況,每天早晚都要到附近公園慢跑幾圈,吊吊單杠。周末,還會騎上山地車到郊外轉轉,或到健身房去游游泳。一下子被“困”在家中,還真的不適應,覺得渾身不自在。整天待在屋子里無所事事,在電腦前“兩眼一睜坐到熄燈”,腰酸背疼,眼睛模糊,渾身乏力,連心情都有些煩躁不安。
疫情還在延續,看樣子一時半會兒難以解除。我暗自尋思,這樣可不行,自己不憋出病也得待出病來,得想個辦法動起來。
我開始在室內踱步。早上起床后,先用電飯煲煮上稀飯,然后從廚房走到客廳,再從客廳走回廚房。我數了一下,來回一趟60 多步。看著點兒走上50分鐘,剛好微微出汗,飯也恰好不冷不熱,洗把臉正好吃早飯。白天坐在電腦前閱讀瀏覽或者寫作,每半個小時,我把雙手搓熱,干洗臉;坐上個把鐘頭,便起身站到窗前,極目遠眺,活動活動腰,甩甩腿,來15 次深蹲、30 個俯臥撐,做一套擴胸運動。晚上,我不再窩在沙發里“葛優躺”,后背緊貼著墻壁站著看電視;隔上個把小時,拿著兩瓶礦泉水練幾組“啞鈴”;我還從網上學了幾套鍛煉腰部、頸部,強化臟器功能的保健操,交替著做。有時候到陽臺上曬會兒太陽,我也不閑著,用手指反復按壓內關、合谷、足三里等穴位;隨身帶上一把桃木小梳子,沒事就梳梳頭……我給自己這些做法起了個時尚的名字,叫“防疫健身套餐”。
這“防疫健身套餐”,雖有點被逼無奈的意思,然而它卻使我明白,對健身來說,“沒有時間”“條件不具備”,只是為惰性開脫的借口。不用去健身房,不必到體育館,也無需置辦健身器材,因時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場合進行鍛煉,照樣能達到健身的目的。疫情可以逼停一些室外的活動,但永遠逼停不了你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