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萍
(運城護理職業學院,山西運城,044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重視培養具有工匠精神和就業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在高等職業教育中,“怎樣整體設計學生的知識”“怎樣統籌安排學生的課程體系”“怎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已成為職業教育急需重視的問題。“無機化學”是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首要專業基礎課,是高中或中職教學和高職教學的銜接點,為后續“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及專業課“微生物檢驗”“臨床檢驗”等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要使教學內容更符合教學實際,更符合崗位需求,就要編寫具有醫學檢驗專業特色,能貫通相關醫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無機化學”校本教材。
“無機化學”既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又是專業必修課。之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選用的教材有宋克讓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無機化學》,姜斌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無機化學》和牛秀明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無機化學》。這些教材在內容上化學理論性過強,未能較好地融合醫學檢驗知識,不僅難以體現專業特色,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還有相當的難度。如姜斌主編的《無機化學》中溶液章節內除了介紹濃度計算還涉及難揮發非電解質稀溶液的依數性,這個知識,內容深奧,難度過大,學生不易理解;牛秀明主編的《無機化學》中關于pH計算的內容過于復雜,很多都涉及高數計算,教師在講授內容時還需要補充相關高數知識,往往會造成教學重難點偏差;宋克讓主編的《無機化學》中有關實驗的選擇與設計有的未考慮到檢驗專業特點,像化學平衡常數的測定實驗可以做刪減。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為3年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較短。“無機化學”作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不但對專業人才整個培養方案的有效實施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對學生后期學習檢驗專業知識又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無機化學”教材要以無機化學的基礎知識為起點,同時還要有醫學檢驗知識的延伸,可以體現出專業特色,反映專業發展的新動態。通過對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課程的學習、各個教材的分析及專業教師的交流,匯總出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各專業課所需的無機化學知識點,詳見表1。

表1 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相關課程對無機化學知識點的需求
在“無機化學”校本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必須考慮上述原則,優化內容體系,在專業課需要的知識基礎上,提高就業崗位需求者的知識能力,將理論性較強的知識盡量做刪減。同時,校本教材編寫還要注重學生情感、理想及價值觀的培養,體現社會科學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內容中滲透新時代社會關注的新熱點,例如綠色化學、醫學檢驗新技術、思政元素等,既展示無機化學的發展前沿,強化化學與醫學檢驗之間的聯系,又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基礎上得到道德品質的提升。
隨著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教材的形式不僅僅只限于紙質版,不同類型的數字化教材也孕育而生?!盁o機化學”校本教材中還應該根據課程內容,通過網絡平臺或移動手段開發匹配的微課視頻、CAI教材、網上教材等校本教學資源,同時,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試題庫,將這些配套的教學資源有機整合在一起,充分保證校本教材的實用性,發揮校本教材在教學過程中的高效作用。
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學生大多來自高中和對口升學,“無機化學”作為專業基礎課被安排在第1學期開設,是高中或中職教學和高職教學的銜接點,是一門承前啟后的基礎課程。教材內容的選擇應該將化學教學內容與專業課做整合,使教材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能體現專業發展要求,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1]
校本教材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教學內容選擇要符合學生發展實際,注重前后知識間的銜接,按照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設計教材內容?!盁o機化學”校本教材中可設置“案例分析”“實踐探索”“知識小百窗”“討論探究”等模塊體系。如在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章節內引入鈣、磷、鎂代謝與微量元素的檢驗方法,并利用微信、微課等現代手段,讓學生直觀地學習到元素檢驗的技術方法。為提高學習興趣,教材中在電極電勢章節里還可以添加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知識,添加疾病治療的心臟起搏電池裝置、碳酸鋰治療狂躁性抑郁癥等醫學知識來豐富校本教材內容。[2]除此之外,在教材內容設置中,還要考慮學生的素質教育,將思政元素深入到知識體系,如在講滲透現象這個內容時,可以將等滲、高滲及低滲概念做一延伸,列舉臨床實例或以視頻形式展示,來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無機化學”校本教材不僅要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所突破,還要注重優化內容體系,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和基礎能力對教材進行調整,在增強無機化學與醫學檢驗技術聯系的基礎上,添加前沿知識,刪減過于陳舊和理論性較強的化學知識,重視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及理論的編寫,以強化基本技能為主,適應學生的學習步調。[3]同時,在教材編寫時要注意內容精確,突顯重難點。例如,“難揮發非電解質稀溶液的依數性”內容較難,且前后內容銜接性不強,學生學習難度大,可以刪減濃度計算方面的內容,增加相關計算實例,并與醫學濃度計算相聯系,突出濃度計算的重要性。對于涉及計算的公式,教師最好只要求學生掌握公式使用,不建議做理論推導,像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章節,學生只需要掌握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的因素,會對平衡移動進行判斷,而對其相關計算不做要求。
一本好教材可使學生終身受益,因此,“無機化學”校本教材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合理的設計與編寫可以讓教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