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玲
(柳州市第二職業技術學校,廣西柳州,545006)
隨著電商時代的來臨,專業人才的缺口日益明顯。這就意味著學校需要緊抓機遇進行轉型突破,保持與行業同步,在這門復雜學科中抽絲剝繭提煉出核心技能,加快人才培育。采取競賽的模式不僅能夠有效地引領專業建設,還能夠指明教學方式、實訓設計,提高課程設計的精細化程度,這對中職學校加速人才培養,提升學生技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課程教學特點、課程內容整體設置和教學素材搭配、教學內容整體設置工作缺乏高度科學性和針對性。人才培養教學目標確定方向不明、定位方向不準,課程體系設置和確定教學內容必然容易出現課程盲目性,課程體系必然缺乏對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支撐,教學內容與人才專業性和崗位培養需求嚴重脫節。[2]當前,大多數中職學校在教學課程體系建設上或缺少重點關注網絡商務知識教學,或只注重網絡信息技術教學內容,或把網絡商務教學課程和傳統網絡信息技術簡單進行疊加和整合重組,缺乏集現代網絡信息技術與電子商務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網絡核心商務課程。
在教學理論、教學方法上,傳統的電子商務專業理論教學以專業教師課堂為教學中心,主要解決“是什么”的實際問題,通過直接借助于一種多媒體教學方式,對學生在主觀聽覺和整體視覺上可以產生雙重“刺激”,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對專業理論知識系統理解和綜合記憶的主要目的。對這種課堂教學方式而言,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仍然處于極其主體的地位,因而這種教學的實際效果也只能僅停留在教師傳授的所學知識層面,學生在具體教學問題上的具體分析及如何采用最優化的方法有效解決實際存在問題等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仍然得不到充分培養與不斷提高,畢業之后學生適應性較差。
在培訓實驗及模擬實踐課程教學上,電子商務培訓實驗課程傳統上的教學方法以企業電子商務體驗實訓課程模擬以及軟件教學為主。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讓在校學生深入理解企業理論基礎課程以及教學方法中的基本知識點,便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諸如聯絡網上銀行、網絡購物等各種電子商務經營活動實際操作基本流程。但是,由于目前電子商務的技術發展很快,電子商務專業實訓中的模擬學習軟件始終可能滯后于這些電子商務實訓技術本身的逐步發展,學生很快就會對這些模擬實訓軟件失去學習興趣。
在中職教育體系中引入技能大賽,能夠在學生參加競賽的過程中發現存在于職業教育課程中的問題。
電子商務技術競賽不僅能夠達到以校辦賽建設促校創建、以校辦賽教育促校辦學的目的,還能全面推動高校電子商務相關專業在校學生開展網絡技術應用與創業實踐技術創新,促進中小企業開展網絡電子商務的技術應用及創新人才的專業培養,提升商務專業人才創新就業、創業創新發展的技術實踐創新價值。以“博導前程”首屆全國中小電子信息商務企業運營管理技能培訓大賽活動為例,比賽深入結合中小企業全國電子信息商務應用領域各項重點工作開展任務,著重培養在校學生的電子商務企業網頁字體設計排版制作、網絡營銷、商務信息數據處理、商務信息系統維護與應用管理、網絡企業客戶關系服務與運營管理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促進學生電子信息商務相關職業技術能力與學生商務實踐理論技能培養有機結合,形成商務實踐理論教學與商務行業龍頭企業的有效對接協調發展。電商職業教育與其他職業教育的主要區別也就在于明確的各種職業技能定位,因此,競賽教學模塊必須符合電商專業實踐教學考核標準的具體要求,既要充分滿足專業實踐活動教學的需要,又要充分體現電商職業綜合能力觀的培養。

表1 “博導前程”首屆全國中小電子信息商務企業運營管理技能培訓大賽活動
1.改革實踐目標
首先,中職學校要積極探索“以賽促教”的教學模式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創新舉措,完善人才培養教學方案、課程體系和自學教案,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動興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深化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其次,中職學校要推進校企教學融合、雙向教學協作,加強在校企業實踐課程班的開設。教師可以到所屬企業開展掛職實習鍛煉,提升在校教師的企業實踐創新能力,提高企業實踐課的教學質量,增強在校學生從事工作崗位綜合能力的創新意識,從而不斷提升在校學生的綜合職業技能素養。最后,中職學校還要培養適應電商類專業崗位的技術技能人才,做到畢業就能就業,能就業就能很好地做好工作崗位的工作。
2.改革實踐內容
第一,中職學校可以積極邀請大型企業相關專家參與企業人才培養教學方案、課程標準、課程應用案例等相關資料征集設計。第二,中職學校可以按照校內企業實際工作崗位和國際競賽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要求,設計企業實踐理論教學內容,同時充分利用校內企業實訓基地資源進行課前實踐理論教學活動和課后實訓教學活動。第三,中職學校可以組織聘請知名企業高級工程師舉辦企業專題講座與進行部分企業實踐教學課程的理論教學與技術指導技能競賽。第四,中職學校教師可以帶領在校學生定期到相關企業開展參觀與考察學習,同時安排企業課題指導教師到企業開展掛職學習鍛煉。第五,中職學校要更新課程模式。各類技能大賽的導向很明確地揭示了工程化、項目化的教學要求,形式上不拘于傳統教學模式。通過競賽促進課程模式的改革,教學能夠適應國家技能要求和適應企業市場需求。
當前,電子商務金融產業快速發展,巨大機遇與嚴峻挑戰依然并存。開放、創新、融合是加快實現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三條重要途徑,加強我國電子商務立法和行業標準管理體系機制建設,加大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基礎配套設施項目建設保障力度,優化我國電子商務商品物流配送服務體系,完善我國電子商務相關行業經營管理體制,是充分釋放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潛力,提高我國電子運營商務行業發展質量,促進我國電子企業商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內容。
電商創業投資少、門檻低,打破了中國地域政策限制,具有潛在創業客戶巨大等優勢特點,曾在2008年全球二次金融危機來臨帶來的巨大網絡就業市場壓力面前,為眾多中國企業帶來了不計其數的網絡就業和電商創業發展機會。在遍布中國江浙、廣東、河北等省各地的許多偏遠地方,出現了諸如義烏青巖劉村、揭陽軍埔村等“網購村”。在經濟形勢日益嚴峻的“最難就業季”,很多高校應屆畢業生大學一畢業即開始選擇通過網絡電商平臺創業,相配套的上游裝備制造業和下游國際物流、快遞業等行業也因網絡電商的繁榮發展為當代中國的優秀勞動力海外市場發展帶去大量的海外工作就業機會。[3]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融合加速。“互聯網+”戰略的提出對電子商務產業既是機遇更是挑戰,把握機遇的同時又要避免盲目樂觀,中職在培養相關人才時應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第一,繼續加強中職電子商務相關專業課的課程設置。在結合現有中職課程專業設置的基礎上,中職學校可以綜合考慮開設采購與倉儲供應鏈系統管理、倉儲系統管理、物流與倉儲配送系統管理、網絡營銷、營銷廣告統計學、數據分析及與企業采購、倉儲、物流管理相關的專業課程。
第二,加強德育。中職學校要注重對學生性格品質等方面的培養,培養廣大學生吃苦耐勞、勇挑重擔、愛崗敬業等基本職業倫理道德和敢于無私奉獻、服務他人、誠實守信的優良精神品質。
第三,高度重視對學生的專業實習教育指導。學校可以通過自建或與電子商務相關企業聯建等多種方式聯合建立學校電子國際商務相關專業國際實踐實訓基地,讓在校學生有更多機會積極參與學校電子商務的專業實踐實訓活動,體會學校電子商務的實際運營管理情況,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操作知識有機地結合運用起來。
加強企業電子商務相關專業人才能力培養工作是加快發展我國電子信息商務產業之本,而專業技能培訓大賽這種方式對促進電子企業商務相關專業人才的能力培養以及模式轉變是一種有效途徑。對于我國中職學校來說,這既是歷史機遇也許更是嚴峻挑戰。中職學校要不斷創新嘗試,把握好這個機會,努力探索開創中職人才培養模式新發展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