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文

【摘要】 目的 探究Rab25蛋白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在結直腸癌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水平及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43例確診的結直腸癌患者作為實驗組, 另選擇50例同期接受體格檢查的健康者作為對照組,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以及血清VEGF水平。將實驗組患者按照病理分期不同分為為早期組(Ⅰ~Ⅱ期, 23例)和晚期組(Ⅲ~Ⅳ期, 20例), 對比早期組和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以及血清VEGF水平。結果 實驗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81.40%以及血清VEGF(313.51±20.15)pg/m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163.26±19.56)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95.00%以及血清VEGF(436.55±23.66)pg/ml均明顯高于早期組的69.57%、(206.51±13.69)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Rab25蛋白及血清VEGF在結直腸癌患者體內呈現明顯的高表達狀態, 同時隨著病情加重上述兩種物質表達也有明顯升高。
【關鍵詞】 結直腸癌;Rab25蛋白;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表達情況;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9.020
在我們國家, 作為消化道常見癌癥之一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 其死亡率排在惡性腫瘤前列, 對患者的機體健康和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威脅。此病的發展一般經歷正常黏膜-腺瘤-腺癌過程。大部分患者在確診的時候已經是疾病的中晚期了, 所以生存率受到嚴重影響, 盡管現代診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先進治療手段, 但是此病患者在術后5年的生存率并未發生明顯改變,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結直腸癌癥和癌前病變的早期特異性診斷方式的短缺是關鍵因素。所以在臨床醫學中結直腸癌的早期特異性有效診斷是非常必要的。若能夠對早期發現的結直腸癌和相關癌前病變進行及早的切除和挽救, 非常有助于此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降低和顯著改善[1, 2]。目前, 臨床上結直腸腺癌早期診斷的主要技術手段包括影像學檢查、腸鏡、血清學標志物癌胚抗原(CEA)等, 但是這些技術手段因敏感性、特異性不足或具有侵入性而無法滿足長久有效的臨床需求。所以, 從目前臨床上的實際需求和保證患者健康出發, 特異性、敏感性高的生物標志物的尋找和發現對于早期診斷及治療結直腸腺癌是急需解決的臨床醫學難題[3]。本文作者通過研究發現, 結直腸癌患者體內Rab25蛋白及血清VEGF呈現明顯的高表達態, 且伴隨病情加重上述兩種物質表達也有明顯升高。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確診的43例結直腸癌患者作為實驗組, 另選擇同期在本院接受體檢的健康者50例作為對照組。實驗組中女17例, 男26例;年齡31~79歲, 平均年齡(56.35±8.45)歲, 同時將實驗組按照病理分期不同為早期組(Ⅰ~Ⅱ期, 23例)和晚期組(Ⅲ~Ⅳ期, 20例)。對照組中女23例, 男27例;年齡30~79歲, 平均年齡(56.02±8.68)歲。對照組和實驗組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意識清晰能夠配合研究和調查;②臨床病例資料齊全;③實驗組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測確診為結直腸癌且出現相應臨床癥狀;④知情同意且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識障礙無法有效溝通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③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者;④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
1. 3 方法 分別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結直腸組織, 并使用石蠟進行固化切片, 采用免疫組化評分法評估個體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同時采集所有研究對象的空腹靜脈血5 ml, 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ELISA)檢測個體血清VEGF水平。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以及血清VEGF表達水平, 并對比早期組和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以及血清VEGF表達水平。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及血清VEGF水平對比 實驗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81.40%以及血清VEGF(313.51±20.15)pg/m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163.26±19.56)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早期組與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及血清VEGF水平對比 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95.00%以及血清VEGF(436.55±23.66)pg/ml均明顯高于早期組的69.57%、(206.51±13.69)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作為全球三大惡性腫瘤之一的結直腸癌在我國的病死率位居惡性腫瘤第4位, 已經成為我們國家居民生存質量和機體康健的重要危險因素。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疾病中晚期了, 盡管現代診療技術的不斷迅猛發展提供了很多的先進治療手段, 但是此病患者術后5年的生存率并未發生明顯的改變,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對結直腸癌癥和癌前病變的早期特異性診斷方式的短缺是關鍵因素。所以在臨床醫學中早期發現、檢測和及時有效治療手段的采取對于此病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和機體康復的改善非常重要, 也能夠有效延長此病患者的生存期。在以前臨床研究實踐中此病的發現和及早確診一般是借助于病理學檢查, 這種方法的確定周期比較長, 給患者造成的痛苦比較強烈, 所以相應的臨床推廣難度比較大[4, 5]。近些年, 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快速發展, 新的診療手段不斷涌現, 隨著腫瘤細胞和分子水平的深入研究, 在惡性腫瘤病情發展和預后判斷治療中, 各類腫瘤標志物不斷發揮著重要作用。
Rab25蛋白屬于Rab蛋白的一類, 關于該蛋白臨床上的研究較多, 多項研究均指出該蛋白主要與上皮性腫瘤相關, 包括泌尿系、生殖系、乳腺、消化系統、呼吸系統等, 在上述癌癥患者中Rab25蛋白均呈現高表達狀態, 但目前關于Rab25蛋白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表達研究較少。VEGF是臨床上公認的與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的細胞因子, 較多的研究都指出, 胃癌、肝癌等腫瘤組織中的VEGF呈現明顯的高表達[6, 7]。本文作者通過設立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方式, 就Rab25和VEGF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的表達情況進行了分析, 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81.40%以及血清VEGF(313.51±20.15)pg/m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163.26±19.56)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晚期組患者Rab25蛋白表達陽性率95.00%以及血清VEGF(436.55±23.66)pg/ml均明顯高于早期組的69.57%、(206.51±13.69)pg/ml,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學者關明珺等[8]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該學者的研究結果顯示, Rab25蛋白在結腸癌組織成存在顯著高表達, 分析該蛋白與結腸癌發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本文作者分析認為, Rab25已被證實在卵巢癌和乳腺癌中異常高表達, 同時與腫瘤臨床病理特征相關, 其原因為Rab25是lq22擴增的啟動子, 能夠通過抑制凋亡前體蛋白的表達來促進癌細胞的增長, 增加腫瘤細胞的侵襲力, 減少腫瘤細胞凋亡, 而VEGF的高表達也佐證了腫瘤侵襲性的升高。
總之, Rab25蛋白及VEGF在結直腸癌患者體內呈現明顯的高表達狀態, 同時隨著結直腸癌患者病情的加重上述兩種物質表達也有明顯升高。
參考文獻
[1] 李道娟, 李倩, 賀宇彤. 結直腸癌流行病學趨勢. 腫瘤防治研究, 2015, 42(3):305-310.
[2] 林緒濤, 范德軍, 何曉生, 等. 結直腸癌預后相關分子生物學指標研究現狀.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4, 34(9):890-894.
[3] 林澤鑫, 勞學軍. VEGF靶向治療及其生物標志物在晚期結直腸癌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4):575-580.
[4] 曹懷宇, 成雪梅, 魏磊彬. VEGF-D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與微血管密度的關系. 河北醫藥, 2015, 37(12):1850-1851.
[5] 蔣潤梅, 田智, 廖江濤, 等. Eag1和VEGF在結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18, 45(2):80-86.
[6] 孫國貴, 劉青, 楊從容, 等. 過表達上皮膜蛋白1對結直腸癌SW-480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及其可能的機制. 中國腫瘤生物治療雜志, 2014, 21(4):396-401.
[7] 劉芳, 王志強. Rab25、Claudin-5和Claudin-7在結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牡丹江醫學院學報, 2019, 40(2):29-33, 63.
[8] 關明珺, 任笑云, 王大路, 等. Rab25蛋白在結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現代腫瘤醫學, 2017, 25(12):88-90.
[收稿日期: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