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音樂鑒賞課程作為高中開展音樂教學當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通常在課程體系當中有著重要地位。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微課”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迅速被應用到教學領域中。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進行微課的應用,教學效果良好。本文主要對“微課”在高中音樂的鑒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以確保音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微課;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96-02
【本文著錄格式】楊樹軍.“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北方音樂,2020,02(04):196-197.
高中音樂鑒賞課程對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高有著重要影響。新課改下,音樂教學過程中,需充分注重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行激發,并將傳統化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式逐漸轉變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而“微課”作為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的一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實現音樂學習內容、過程及素材的擴充,而且還能實現碎片化的展示,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和觀看,滿足學生的個性化、自主化學習的需求,從而使高中音樂的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一、微課的特點
(一)教學時間短
大部分微課教學的時間都要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具體時間通常需依據學生的注意力持續集中的時間來決定,只有確保學生觀看微課過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才能夠保證學習效率的高效性。如果微課的觀看時間超過10分鐘,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就會逐漸下降,并對學習效率產生相應的影響。因此,微課教學的具體時長需盡量控制在5-8分鐘,盡可能不要超過10分鐘。
(二)教學重點突出
微課是短小而精悍的視頻,相對于傳統高中音樂鑒賞課堂,微課的主題更加突出,整個微課視頻都是圍繞教學中的一個知識點進行展開,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靈活的學習。同時,高中音樂教師也可以將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制作成微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突出教學重點,使學生的學習能夠有的放矢。
(三)占用空間小
微課主要是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因此,微課資源一般占用空間小,這樣才能夠更加便捷地在網絡上進行存儲和傳播,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流暢地進行微課知識的學習。同時,小而精的微課更有利于學生自主下載,占用少量的移動設備空間,卻能夠提供豐富的資源,提供學生的學習體驗。
(四)情景化教學的構建
微課內容形式多樣,既有知識點講解,也可以是導學案、練習題、教學反思等,其特點是具有情景性,能夠將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轉化為豐富的、具體的情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范圍,這樣不僅可以豐富音樂鑒賞課堂,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確保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
(一)用“微課”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化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中,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的“言傳身教”。而隨著社會經濟以及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多媒體技術逐漸在課堂上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微課”,其作為多媒體開展教學的形式之一,憑借著“效微不薄”“課微不小”等優勢,逐漸獲得教師與學生的廣泛認可。“微課”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其不僅是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而且還能夠實現課堂的多樣化開發。將其運用于高中音樂的鑒賞課程中,通常能夠有效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1]。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動員學生自己參與“微課”的制作,提供創作的平臺與機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通過親自參與“微課”的制作,不僅能夠充分掌握音樂鑒賞的相關知識,而且還能實現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師可給出學生一個主題,并將微課的特點講解給學生,讓學生根據主題自己劃出重點,結合“微課”的特點制作“微課“,以此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樂風格[2]。同時,學生在制作“微課”的時候,還可以有效融合不同藝術形式,使學生更加積極參與音樂鑒賞的活動,增強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從而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二)用“微課”實現移動學習
微課“移動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只要有終端設備,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學生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對于“微課”而言,其作為新型的一種教學方法,通常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隨時開展音樂作品的學習與鑒賞,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從而使教學資源得到充分利用[3]。目前,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的網速有了實質性的提升,這就促使“微課”的學習更加便利,能夠使學生不受地域、空間的限制,可以實時進行音樂鑒賞與熏陶。基于此,高中音樂教師可運用微信、QQ等應用軟件,將音樂課中精彩的部分制作出微視頻、片段音樂分享給學生,使學生通過電腦、手機等設備實現暢通無阻、隨時隨地的學習[4]。同時,在音樂課程的鑒賞中,“聽”作為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將教材或者經典的音樂片段下載下來并發給學生,讓其隨時隨地學習、欣賞,從而使學生的音樂鑒賞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用“微課”創設教學情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必要條件。“微課”教學的運用,通常能夠使音樂資源實現“情境化”,主要是通過聲音、圖像、動畫等多樣化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使學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課堂上,并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音樂鑒賞[5]。通過“微課”創設教學情境,將教學主題有關的素材資料呈現給學生,通常能夠有效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在對“獨特民族風”開展教學的時候,由于歌曲類型為蒙古族的一種民歌風格,為了使學生時刻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可以制作和內蒙古大草原相關的微課課件,讓學生邊聽蒙古歌曲,邊欣賞草原的遼闊及牛羊群,從而使學生身臨其境。總之,通過微課開展情境創設,不僅能夠確保教學效果,而且還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情感體驗,使高中音樂鑒賞課順利開展。
(四)用“微課”提升學生鑒賞能力
“微課”的應用,通常對學生音樂鑒賞熱情的培養有著重要作用。音樂教師通過“微課”課件或者微視頻的制作,注重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內容及圖片信息進行增加,通常能夠使學生更高效地理解音樂曲目,從而使學生鑒賞音樂的興趣得到有效激發,并使學生的音樂情感得到有效培養。例如,教師在對《我愛你,中國》開展鑒賞教學時,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準備好和教學內容有關的資料,主要包含作者的信息、曲目創作的背景,然后通過微視頻播放我國秀麗江山的圖片,讓學生邊聽歌曲邊欣賞祖國山河的壯麗,從而使學生的愛國情懷得到充分激發,并在學生聽歌曲的過程中有效把握歌曲的內涵,從而使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如充分運用“微課”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更加便捷地欣賞音樂,通過移動學習、掌上學習等不同方式,也可以強化學生對音樂藝術的鑒賞,同時,“微課”的運用還能有效活躍音樂鑒賞課程,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實現自我音樂素養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靜.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J].藝術評鑒,2019(12):107-109.
[2]李珊珊.關于“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究[J].華夏教師,2018(13):42.
[3]陳心怡.如何運用音樂教學中的微課提高學生鑒賞能力[J].北方音樂,2017,37(21):101,103.
[4]周美娟.談“微課”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5):8-11.
[5]王艷.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