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中
摘 要: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汽車需求量逐漸增多,使得道路交通事故逐年擴增。交通事故的發生無常、突發、危害大,給駕駛員和當事者及他們的親人帶來災難和痛苦,很多美滿幸福的家庭也因此而破碎。不難發現,除天氣、路況等原因,大部分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是由于駕駛員的不良行為導致的。那么,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駕駛員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有什么關系?如何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素養?本文將淺析駕駛員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事故原因;駕駛員職業道德;安全行車
伴隨著國家經濟總量以及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車的使用量逐漸擴大,道路交通的損壞也在逐年增加。這些交通事故的發生,對很多家庭來說就像突如其來的災難,很多幸福的家庭被摧毀。通過調查不難發現,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因素,也就是司機的不良行為,司機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那么,駕駛員職業道德與安全行車有什么關系?如何減少交通事故發生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素養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基于此,本人就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問題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開車時發生事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天氣情況、車輛狀況、交通環境、道路和駕駛員的個人因素等;排除不可控因素,主要是駕駛員方面的原因,比如駕駛員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況、技術水平、駕車習慣等等都有可能會導致事故。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最有可能造成事故發生?以下將分析導致發生交通事故常見的幾種
原因。
1 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種原因
1.1 超速行駛
所謂“十事故九次快”,急開車,追求速度是大部分人的尤其是男性駕駛員的一些心理特點。他們想充分發揮汽車的快速性能,所以在開車時總是追求速度,這就導致了傷害事故的發生。
1.2 開故障車
駕駛員啟動有故障的車輛或者未注意檢查和保養,再或者是駕駛員存在僥幸心理,在上車前,可能知道安全裝置有故障,卻沒有及時修理。想像一下駕駛這樣一輛生病的汽車在道路上,是多么危險,是對所有人的不負責任,有可能會嚴重危及自己,其他車輛和行人。
1.3 酒后駕車
酒后開車對安全行車危害極大,這是每個駕駛員都知道的,但還是會明知故犯。有些司機喝酒后存在僥幸心理,但忽視了酒精的刺激作用。酒精帶給駕駛員的興奮使其不自覺的開冒險車,超車,這樣做大大增加了事故發生的幾率;也有一些司機喝酒后會對憤怒,精神失常,甚至故意撞車。這些由于酒后駕駛員反應能力減弱導致的事故比比皆是。
1.4 疲勞駕車
造成疲勞駕駛的情況有很多種:有的司機為了掙錢,晝夜不停地開車,很長時間不休息;有的司機由于單位或家庭矛盾等人際關系處理問題,休息不好,情緒低落,精神恍惚等。如果開車時司機存在這些狀況,危及他人和自己的安全的可能性是極大的。
1.5 嚴重超載
任何汽車的裝載都不應超過合適的重量,但總有一些司機出于經濟上的考慮,明知故犯的超載。例如一些客車在節假日時可能負荷超過100人,有些貨車甚至裝載標準重量的兩倍。這樣做不僅導致車輛的壽命縮短,損害路面,降低剎車率,更嚴重的是威脅生命安全,可能導致群死群傷的事故。
1.6 夜間行車交會不關閉遠光燈
在夜間行車,尤其是在無路燈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開車時,本應打開近光燈,相互關閉遠光燈,以便在交叉口處看到前方的路況,保證交叉口的安全。但是很多司機是根本不關遠光燈,理由是道路能見度較低,近光燈不安全。他們的正當理由成為與路邊非機動車和行人發生碰撞的原因。
1.7 違章超車
在開車過程中不可避免超車、會車的情況,但是如何具體操作必須遵守相關交通法律法規。規定是規定,操作歸操作,理論是理論,實踐歸實踐。總有一些司機不按要求行車,左邊不超右邊超,前方不讓強行超;會車時也是這樣,該讓不讓,該慢不慢,該靠邊的不靠邊。這種違章駕車行為,嚴重威脅到他人的生命安全。
可見,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但是就以上原因而言,在影響道路安全的諸多因素中,駕駛員的個人素質是最重要的。據統計,駕駛員對70%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負有責任。也就是說由于司機沒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而造成很多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沒有高度的責任感的表現,是未遵守規章制度的表現。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交通規章制度是非常全面和詳細的。如果每個司機都能自覺按照要求駕駛,那么大多數交通事故可以避免。因此,我認為交通事故的發生與司機的職業道德息息相關。駕駛員只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實現安全駕駛的美好愿望。
2 安全行車與駕駛員職業道德的關系
在了解安全行車與駕駛員職業道德的關系之前需要知道什么是駕駛員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活動的人們,在職業活動整個過程中應準守的基本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道德情操與道德品質的總和,它即是對本職員工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指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的守法意識、責任意識等品德。駕駛員在開車過程中,是完全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操作,并且是不受干擾,獨立性較強的,所以只要駕駛員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嚴于律己,遵守交通法規,一般情況不會造成交通事故。這也是駕駛員必須受職業道德約束的原因。
司機的職業道德必將影響駕駛安全。司機的職業道德越好,行車安全就越高,如果司機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就會規范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并且能夠做到遵守交通法規,考慮到自身的重大責任,減少事故的發生。總的來說,不論客車司機還是貨車司機都是肩負著巨大責任的職業。如果他們沒有責任感和榮譽感,就會產生不良后果。因此,作為司機,他們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那么,如何提高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呢?
3 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素養的主要措施
要想提高駕駛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必須讓駕駛員認識到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并且要靠他自覺去培養去實踐。在這一過程中駕駛員要認識的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對癥下藥的克服自身的問題,以達到提高自身職業道德素養的目的。
(1)駕駛員培訓學校以及交通管理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使駕駛者樹立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無論是駕駛單位,還是群眾性駕駛組織,都要注重加強對機動車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教育,要以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多種例證,加強和引導駕駛員職業道德建設,以達到提高駕駛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的目的。各級交通管理部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和駕駛員培訓學校,應當充分利用換發駕照、處理違章、檢車和駕駛員年審等機會,開展駕駛員職業道德培訓。
(2)在執法過程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該加強管理,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以便達到有效遏制交通違章的目的。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利用先進公共安全交通管理手段對道路進行監控。除此之外,還應該在教育為主的基礎,對那些不遵守交通法規的駕駛員進行處罰,讓違章者在教育和處罰中認識到駕駛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使其改變肆意妄為的違法違章行為,以便養成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
(3)加強職業修養,從我做起。一名合格的司機應該學習交通法規,自覺加強交通法等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道路安全意識。汽車駕駛員行車的基本準則就是《道路安全交通法》,所以駕駛員要想規范地駕駛好車輛,必須學習交通法并樹立安全行車思想,把安全駕駛作為一項偉大的事業,以減少并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達到保證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的目的。
(4)樹立良好的駕駛作風,培養良好的駕駛習慣。正確處理有理與無禮關系。一位負責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的駕駛員在駕駛汽車時是最有理的。因為他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有寬容、大度、禮讓精神。當駕駛員無視他人處境,不考慮他人安危,不講文明禮貌,占道行駛,強行超車時是無禮的;妥善處理快與慢的關系。速度是相對的,駕駛員要具備正確處理快與慢的能力。在特定的條件下,低速,甚至停車,看上去很慢,但可以平穩的通過,比等待事故解決的時間要快速得多。所以駕駛者要樹立良好的駕駛作風,做到謹慎駕駛、堅持禮讓三先(先慢、先讓、先停);正確看待駕駛中的得與失。駕駛者是否能認識到時間精力、苦與累、金錢等問題的得與失,如果利弊關系的處理不善直接影響到交通安全,這直接反映出駕駛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當駕駛者生病或身體不適時,如果能夠不受利益的驅使,正確處理得與失的關系才能保證今后順利的工作,并獲得更多的收益。
總而言之,駕駛員的職業道德與道路安全密切相關。這也是為什么駕駛員必須提高自己職業道德素養,向好司機學習,向先進人物學習的原因。作為駕駛員我們必須嚴于律己、遵章守法、文明駕駛,做一名高素質、精技術的駕駛員。
參考文獻:
[1]杜林有.《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素質的對策》[J].大眾科學,2007,(15):23-28.
[2]崔立志.《淺議如何提高駕駛員職業道德修養》[J].南北橋,2009,(10):46-49.
[3]劉慶平.《駕駛員的心理素質、職業道德與行車安全》[J].汽車運用,2004(06):37-41.
[4]《汽車駕駛員培訓教材》.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
[5]《中華人民共和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
[6]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