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防治》是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管、浙江醫院主辦的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專業學術期刊。本刊將立足前沿,以科學性、創新性和實用性為原則,集中報道我國心血管病與腦血管病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經驗,并反映我國相關領域的重大研究進展。
一、征稿范圍
本刊主要征收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及相關學科的臨床診治新進展,以及對臨床具有指導意義的基礎研究等科研成果,并另設專欄報道有關心腦血管病的社區人群防治和健康指導經驗等內容。主要欄目有:指南與共識、專家述評、論著、臨床研究、診治分析、社區人群防治、綜述、護理園地等。
已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數據庫等多家權威數據庫收錄。本刊奉行嚴格的同行審稿制度,所有稿件均執行編輯部、對口專家和當期執行副總編三審制,再由總編定稿會議討論決定是否刊用。
二、投稿要求
1.投稿方式:本刊全部實行網上投稿,需在本刊官網(http://xxfz.cbpt.cnki.net)注冊后按要求投稿。文章格式可參照“過刊瀏覽”中的已刊登文章,然后登錄“作者投稿系統”進行投稿。系統將進行自動查重檢測(不合格者有一次修改機會)。
2.投稿時需上傳以下文件:①原稿。②論文投送授權書:可在投稿系統的“交互中心/公告管理”中下載;填寫完成并簽名、蓋章(蓋章請清晰可見單位名稱,否則退回重蓋),上傳掃描件或翻拍文件(PDF或圖片均可)。③基金證明文件:若有基金課題,請上傳基金證明文件,并標出文件中具體課題名稱、編號、單位和負責人。
3.本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實行“快速通道”,作者應提供關于論文創新性的書面說明和查新報告。
4.本刊收稿后會立即返回回執,作者投稿后可自行在投稿系統中查詢處理進度。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刊登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在本刊官網上通報,并在2年內拒絕此第一作者的任何來稿。
5.錄用稿件刊登后,該論文專有使用權即歸《心腦血管病防治》所有。
6.請自留底稿,未錄用稿件不退還。
7.稿件文責自負。修改稿逾期2個月不返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
8.本刊審稿費將在版面費中一并收取,不再單獨收取。
三、撰稿要求
1.題名: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個漢字,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寫在題名下,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更改;作者單位名稱、郵政編碼及通訊作者的姓名、單位名稱、郵政編碼、電子信箱等腳注于題名頁。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通訊作者,通訊作者的姓名、工作單位和郵政編碼腳注于論文題名頁。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應附其本人同意的書面材料,并應用其本國文字和中文同時注明其通信地址,地名以國家公布的地圖上的英文名為準。
3.摘要:所有論著類論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必須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及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有通訊作者時,在單位名稱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 author”字樣開頭,注明通訊作者的姓名、單位名稱和郵政編碼(若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單位相同,則無須寫出單位名稱,僅列姓名即可)。
4.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請盡量使用醫學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詞。必要時,可采用習用的自由詞并排列于最后。
5.研究設計:當研究對象為人時,作者應該說明是否符合人體試驗倫理學標準,并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是否有患者知情同意。調查設計應交代是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受試對象的納入和剔除標準等。應交代如何控制重要的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6.統計學: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和統計量的具體值,并盡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當涉及到總體參數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對于服從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應采用M(QR)方式表達,不應采用(x±s)方式表達。對于定量資料和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對于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統計學符號按GB/T3358.1-2009《統計學詞匯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一律用斜體。
7.醫學名詞:應使用1989年以后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名詞、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和相關學科的名詞為準。尚未通過審定的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藥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藥物名稱應使用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藥典委員會編寫)中的名稱,均采用國際非專利藥名,不用商品名。
8.圖表:每幅圖、表應有簡明的題目。要合理安排表的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保留的小數位數相同,一般比可準確測量的精度多一位。圖不宜過大,最大寬度半欄圖不超過7.5 cm,通欄圖不超過17.0 cm,高與寬的比例應掌握在5:7左右。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
9.計量單位:實行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單位符號表示,具體使用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量的名稱應根據GB 3100/3101/3102.8-1993《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規定使用。
10.數字:執行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11.縮略語:題名一般不用縮略語。在摘要及正文中首次出現縮略語時應給出其中文全稱。縮略語應盡量少用,1篇文章內一般不宜超過5個,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一般不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文章的可讀性。
12.志謝:置于正文后、參考文獻前。文字力求簡練,評價得當,并應征得被志謝者本人同意。
13.參考文獻:按GB/T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參考文獻中的作者列出第1~3名,超過3名時,后加“,等”或其他與之相應的文字。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參考文獻必須由作者與其原文核對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