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明亮
摘 要:經歷幾十年的技術變革,中國的印刷企業,逐步從硬件到軟件,產品加工到產品鏈邁進。時至今日,在保證印刷質量優秀的前提下,印刷企業同樣注重工作效率的提升。從功能實現到增值服務,從過程控制到數字化管理。技術革新日新月異,使得印刷企業除引進各種先進設備和新材料外,也加大對先進設備應用人才、創新優化人才、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應用新技術推進企業技術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展。
關鍵詞:印刷企業;科技;自主創新;企業發展
在新技術的引導下,我國各個專業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印刷業也從從前的手工低質量開始逐步發展,到了今天,在各方的努力下,我國印刷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1 科學選擇技術創新方向
印刷行業的進步多是靠技術和社會需求的推動。根據國家制定的宏觀發展規劃,對市場和用戶進行分析調查,尋找印刷企業可以持續發展的動力。如在傳統的書刊印刷企業,目前出版物的印刷已經實現從單色到多色,從手工作業到機械作業,從平裝到精裝。印制周期大幅縮短,印制數量隨市場需求靈活變化。但從大局上看,國內出版物的印刷無論質量還是品種都慢于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速度,印制的綜合管理水平也處于較落后的位置。印刷企業需要準確把握國家形勢決策,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及時引入各類測試儀器,學習色彩管理知識,采用數字化生產流程。通過ERP及EMS數字智能化管理軟件及新技術、新工藝來提高出版物印制質量,實現印刷生產數字智能化控制,在快速更新的社會發展新需求中謀求進步。積極主動探索研發,能夠對新技術創新運用,形成完整產業鏈,探索出傳統印刷行業在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新方向。
2 根據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正確規劃技術創新的方法
在當今社會,對于印刷企業來說,能夠保證生存且取得良好發展那就要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采用科學管理,保證產品增值,以此決定企業的生存、發展、規模、效益。企業只有不斷優化數據、完善細節,不斷發展創新,才能實現企業持續發展的目標。技術創新作為印刷企業發展的動力,可以從數據、控制、管理和增值四個層面來進行實施。
在數據層面,首先必須引進先進數字技術裝備并構建流程,應對彩色化的形式、數字化的內容表達、個性化的產品結構的數據流特征。分析產品圖文數據構成,擬定設備工作基準,優化圖文編輯排列處理中的方法,實現頁面內容表達、管理控制數據的暢通傳遞。
在控制層面,首先必須搭建基于CTF/CTP的全數字化生產流程,以及采用CIP3/CIP4印刷控制系統。為了使印刷過程作業標準化、管理精準化、生產一體化,企業應當把研究的重點放在新工藝、新材料應用的研究以及產品質量控制和生產進程瓶頸突破。在前期規劃中應當準確預測印刷前中后期需要補償的各組數據,建立各要素的控制參數,從而達到設備運行穩定,數據正確傳遞,控制簡單準確的目的。
在管理層面,首先必須完成色彩數字化管理平臺、ERP生產管理平臺以及數字化生產平臺的搭建。然后,由專人負責這三個平臺的搭建,聘請相關專家或設置專人管理。項目實施階段,由企業內部挖掘人才學習行業專家和同行的長處和新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
在增值層面,首先企業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傳達創新觀念,拓展創新內容的應用方式,把印刷產品內容看做一種可持續應用的資源,對印刷內容資源進行全方位深層次多渠道的開發利用。多年前,雅昌面對所預測的市場微利化的變化趨勢,能夠創新的提出“文化產業”的思路,成功用數字化媒體要素取代了傳統出版內容,使其出版內容變作資源,將單一的紙媒體出版重新重構成多元的紙媒體、電子媒體、網絡媒體出版,是印刷企業變革創新的典型,領先于行業前列,引領著印刷行業的發展。
3 應用技術創新推動印刷企業發展
全面了解新材料的特性及其規律、理解新技術、掌握新工藝是印刷企業的技術創新的所在。在對新技術的應用中尋找產品創新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新技術,用現代數字化的生產與管理取代傳統的靠經驗生產與管理的模式。
探索數字化的新技術時,企業首先應該整合專家的智力資源,然后經過討論客觀解析技術、管理和市場中待解決的問題,主要包括:
(1)找準未來印刷市場發展方向。明確技術目標、戰略規劃、產品定位和企業核心競爭力;
(2)完整、優化印刷工藝流程,質量控制手段和數據;
(3)提前完成印刷后質量的預測和分析,精細化印刷作業管理體系,強化員工應用新技術的能力、及時交流管理經驗。
其次,找出產生問題的原因:
(1)市場的分析與企業發展規劃不及時,在技術轉型中,不能系統的認識工藝技術變化,不能正確把握用戶需求;
(2)不能及時建立完整可行的工藝技術路線和完整的基礎工藝數據;
(3)技術人員缺乏宏觀控制力,作業人員針對性培訓少,缺乏實踐能力。
其三,整合基于升級技術、工藝、設備的系統,提升技術錘煉工藝升級管理。確立質量數據標準、完善色彩管理體系規范數字化生產流程,提高印刷質量、生產效率,制定配套軟件建設策略。企業實現創新的第一步就是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它也是企業具備自主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一步。如,湛江卷煙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近年來,在完成了現代化先進設備引入之后,企業領導明確企業發展目標,生產流程為數字現代印刷生產模式,淘汰靠經驗的傳統模式,成功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整合專家智力資源后,客觀的分析了關于技術、工藝、管理和市場的待解決問題,主要包括:
(1)盡管發展目標明確,但實施的措施還不完整,有待細化;
(2)質量控制手段和數據較薄弱,質量判定多以事后為主;
(3)印刷中,各環節的控制和工序之間的適配性較差,現場管理不完善;
(4)各種設備的匹配和協調性不夠,對高檔產品生產缺乏整體性對策;
(5)工作人員缺乏對數字控制及經驗和系統的學習。
針對上述問題,云南通印提出了通過對廠內整合現有的技術、工藝、設備的系統,提升生產工藝和管理上的水平,建立印刷廠內部的質量數據標準、完善色彩管理體系和學習數字化生產流程,增強云南通印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產品質量、印刷生產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4 結束語
總之,如果印刷企業想要具備市場競爭力,且慢慢具有自主創新力和可持續發展力,關鍵就在于科技創新。企業技術的創新必然依托于社會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管理觀念上的創新,其次企業要關注時事,及時整合社會專業資源,通過統一培訓或人才選拔學習先進理念,優化企業人才素質和能力,整理分析生產、管理市場的各項數據,生產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企業建立起自己獨有的新技術應用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宏剛.新常態下標簽印刷企業的技術研發與創新[J].標簽技術,2015(9).
[2]王小明.新技術的發展讓印刷技術在這些領域大放異彩[J].廣東印刷,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