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南
摘 要:作為國際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則,載于《聯合國憲章》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僅有兩項例外:一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動武,二是憲章第51條項下的單獨或集體自衛。然而,美英法三國空襲敘利亞既未獲得安理會授權,其也未受到敘利亞的“武力攻擊”。
關鍵詞:國際法;敘利亞戰爭
2018年4月14日,美國聯合英國和法國,以敘利亞政府發起疑似化學武器襲擊事件為由對敘利亞發動空襲。作為國際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則,載于《聯合國憲章》的禁止使用武力原則僅有兩項例外:一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動武,二是憲章第51條項下的單獨或集體自衛。然而,美英法三國空襲敘利亞既未獲得安理會授權,其也未受到敘利亞的“武力攻擊”。 本事件存在三個核心問題:
1 疑似化武能否構成武力介入的法律依據
1.1 國際法禁止使用化學武器
自1868年圣彼得堡宣言開始,戰爭中的作戰手段和方法并非毫無限制的人道主義原則即被確立。戰爭中使用化學武器屬于被明確絕對禁止的作戰方式和手段之一。敘利亞于2013年正式加入《禁止化學武器公約》,遂應受該公約第一條“禁止發展、生產、獲取、保有、儲存、轉讓和使用化學武器”的拘束。
1.2 “明確而令人信服”的證明標準
作為禁止使用武力原則的例外,無論是行使自衛權還是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使用武力,其證明標準應當達到足以防止該例外濫用的程度,即達到“明確而令人信服的標準”(clear and convincing standard)。在使用武力相關的案件中,國際法院多次采用了與“明確而令人信服”的證明標準相近的術語。在“尼加拉瓜案”中,在美國聲稱薩爾瓦多遭受尼加拉瓜武裝進攻的事實判定問題上,國際法院指出,“事實主張必須達到一定的確定性并且建立在令人信服的證據基礎上”。在“剛果訴烏干達武裝行動案”中,在關于剛果是否采取了武裝進攻的問題上,法院認為烏干達提供的證據不足以達到“有力并令人信服”(weighty and convincing)的程度。
敘利亞因受條約及一般國際法原則的拘束,若確有使用化學武器的行為,即構成國際不法行為,理應依法得到相應的制裁。但是,此次疑似化武襲擊尚未形成各方接受的調查結論,更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誰發起了化武襲擊。美英法三國以敘政府有化武襲擊“前科”為由做有罪推定,并對宣稱掌握的“證據”語焉不詳,未能達到應有的證明標準。
2 對敘空襲作為報復行為在國際法框架下的合法性
報復作為現代國際法所認可的針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自助手段,只有在嚴格遵守必要性和相稱性原則以及其他國際法規則的前提下才被允許使用。需要強調的是,報復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而在當代國際法中,武力報復措施已被禁止。1970年聯合國大會《國際法原則宣言》明確強調,“各國皆有義務避免涉及使用武力之報復行為”。國際法院1996年在關于“威脅使用或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的咨詢意見中更是明確指出,和平時期的武力報復是非法的。
即使敘利亞政府使用化學武器的嚴重國際不法行為能被證實,這也不構成他國使用武力進行報復的合法理由。
3 對敘空襲作為人道主義干涉的合法性
為實現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這一更廣泛目的而使用武力也是可能的,但這種行動合法性取決于聯合國安理會的授權。單邊“人道主義干涉”并未得到國際社會的公認,也沒有聯合國憲章及國際習慣法的法律基礎,違反現行國際法。
無論是1981年以色列以避免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生產為由,對伊拉克奧西拉克核反應堆發動的襲擊,還是1998年美國針對美國駐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大使館爆炸案,針對蘇丹境內涉嫌化學武器設施的襲擊,乃至作為人道主義干涉分水嶺的科索沃戰爭,皆廣受國際社會,甚至安理會及大會的強烈譴責與批評。
即使從人道主義角度,正如國際法院在尼加拉瓜案中所指出的,雖然美國可以對尼加拉瓜尊重人權的狀況作出自己的評估,但武力使用不可能是監督保障此類尊重的適當方法。至于實際采取的步驟,即港口布雷、摧毀石油設施,以及對尼加拉瓜反政府軍的培訓、武裝和裝備,與為嚴格意義上的人道主義目的而保護人權并不相符。
4 幾點認識
4.1 國際正義以法治的正當程序為保障
違背正當程序處理國際問題是不正義的。安理會的決策程序是現行國際法的一部分,尊重并遵行安理會的決議是國際社會的共同義務。應當堅持國際法治,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國家同意遵守規則而非通過權力政治追求特殊利益的國際秩序。
不應以人道主義干涉為借口,以非法方式干涉別國內政以及侵犯國家主權。疑似的化武事件,須經全面、客觀、公正的調查并得出明確證據的情況下,才得采取進一步措施。應汲取伊拉克戰爭的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4.2 堅持以聯合國安理會為主導,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敘利亞危機已經持續將近九年之久,民眾苦難深重,應通過政治或司法途徑等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社會應為此創造有利條件,而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僅會加劇沖突,阻礙對話談判勢頭及人道危機的解決。
應由聯合國推動敘利亞政府和反對派停止沖突、展開包容性政治對話,而非由單方國家或集團進行制裁施壓。即使需要采取武力措施,也應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依正當的集體安全措施程序,對危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事態進行調查認定,進而采取相應措施。
4.3 中國應堅持維護國際法并合法正當地運用安理會否決權
作為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需擔負大國責任,通過行使否決權,防止部分國家推行霸權,維護國際法權威、國際和平安全與國際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