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紙化閱讀已經成為高校學生之間的一種新風尚,信息化、電子化的閱讀已然在圖書館提供的服務中占據很大部分,這對圖書館也是一種新的要求。因此圖書館也應進行革新,結合當前潮流文化探求目前電子書服務中所存在的問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電子書
引言 當前我國的信息化水平正在飛速發展中,移動設備普及率很高,高校尤其是社會新鮮血液的源泉,往往催生新鮮事物的產生。對于服務高校的圖書館而言,更應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及時更新發展理念與服務設備,滿足廣大師生不同的閱讀需求。但目前高校圖書館還存在電子書服務水平較低的現象,對于師生所需的電子書資源提供不到位且檢索系統老舊不方便,對此高校圖書館應轉變觀念,將工作向電子書服務方面傾斜,更好地服務高校師生對于信息化閱讀的需求,為科研和學習工作提供便利。
1 圖書館電子書服務目前存在問題
1.1 電子書種類較少
目前各大電子書出版商出版的圖書大多為科教類或傳統教育類,因版權控制問題以及盈利不穩定等問題,內容較傳統紙質書籍并無創新,因此與傳統書籍的重復率也就較高。目前高校圖書館保有的電子書數量和類型比較少,大多為學術性期刊,對師生而言缺少新鮮與興趣。電子書服務由供應商提供,單一化的提供也就無法滿足師生的需求。
1.2 電子書資源質量略低
國內數據庫的電子書中新書并不多,比例遠低于傳統類型。在高校師生中普遍反映圖書館所提供的電子書種類單一,尤其部分電子書的最新版的更新速度不快。所提供的一般都是枯燥無趣的過時書籍,學生所需的最新版本教材或時下熱門期刊雜志很少。部分高校圖書館進行書籍采購時出于成本方面考慮,往往采取打包銷售的模式,并未采取自主選購的方式。同時在進行選購時對師生需求調查并不深入,也就導致了采購電子書數據庫難以真正得到大家的歡迎,未使師生需求得到滿足。不針對需求所進行的采購往往難以令師生滿意,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并影響教學水平的進步。
1.3 高校師生對電子書的利用率不高
高校學生對于電子書不陌生或者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從他們成長一路都有接觸,然而其對于圖書館所提供的電子書服務知曉甚少,以至于對于電子書服務的使用率也較低。根據對于部分高校學生走訪調查,高校學生對電子書服務知曉率過六成,然而對于電子書服務的使用率卻不足百分之二十。受訪同學表示圖書館電子書大部分很過時,沒有新穎時髦的圖書,并且圖書館的檢索系統也不夠方便。對比起來網絡上的電子書卻深受同學們的喜愛,例如起點中文網這類商業化的電子書網站,其中的電子書服務種類豐富,更新也及時,并且檢索系統強大使用起來很順手,并且多個端口均可交互使用,完全滿足同學們對電子書的要求。及時其中的服務需要收費,學生們也并不抵制。
當前電子書的提供商為保護版權與維護商業利益對電子的使用進行了很大的約束,限制下載速度與打印,阻礙電子書在館際間進行流通與傳播。這些限制行為或可提升短暫的經濟利益,但不把師生的需求放在首位也必將受到市場的影響。
1.4 圖書館電子書的管理水平
圖書館所提供的電子書服務畢竟具有一定信息化,對于傳統的圖書館流程將會產生影響,應且對于圖書館的管理也產生了一定的挑戰,圖書館對于電子書的管理已急需革新。
在圖書館進行電子書采購中,一般會通過購買電子書圖書庫之間進行豐富庫存,然后各數據庫之間存在重復,這將對教學資源產生一定浪費。并且一般采購人員難以把握當前學生對于期刊雜志以及學術教材的具體需求,往往采購量巨大而忽視了對于采購圖書質量的審查,導致重復率較高,種類范圍不夠廣泛較為單一,并無法滿足師生的需求。
大部分院校對于電子書服務部分尚為探索階段,對于電子書服務的理論不夠完善,這也導致電子書服務不夠完善,對于電子書的借閱政策和跨端口交互中存在諸多漏洞,并且對于電子書服務其借出后的產權保護與及時性保障較為困難,在消耗大量經費的同時也難以進行有效管控。并且大部分數據直接由數據庫提供,對于數據的體系化和規范性完全由提供商進行保障,對于電子書的質量也就難以保證。同時對于電子書服務的檢索系統完善也較為困難,將供應商提供數據加入自身高校圖書館數據庫中往往花費巨大,得不償失。
1.5 電子書服務評估機制不足
國內對于評價機制尚不完善,為提高高校圖書館評估能力,可向國外高校圖書館的評價機制進行借鑒學習。西方高校圖書館中對電子書的評價已經比較成熟,例如一些圖書機構與高校圖書館合作交流,開展對圖書質量和利用率的評價反饋機制。評估體系覆蓋面也比較廣,從對電子書硬件情況以及軟件使用體驗的評價、對于內容的喜好與否以及有關電子圖書技術的評價等,將師生使用感受評價后進行整理看作用于今后電子書服務的發展。而國內對于電子書的評價反饋機制較少,存在反饋不及時、反饋內容不夠具體以及指標較為單一等特點,反饋評價往往以定性評價為主,具體指標不夠量化缺乏定量依據,以致對電子書評價難以形成體系,評價難以科學、全面反映問題。
同樣在高校圖書館電子書服務領域存在的問題是重視引入電子書資源的預評估,在采購前對電子書資源進行系統性的覆蓋性評估,在師生使用過后的后評估較為缺少,也就難以形成一個良性的評估反饋機制。對于電子書資源的使用情況、內容質量等進行全面系統化分析將有助于提高圖書館的電子書服務水平。
2 針對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2.1 完善電子書采購機制
圖書館的館藏發展應隨服務環境以及用戶需求的變化進行完善,在信息化的今天,館藏不僅要求對傳統書籍,同樣要求著高質量的電子書資源。館藏資源政策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制定與時俱進的發展規范。在采購策略中應充分調查讀者對電子書資源的需求與偏好,科學并全面采購電子書資源,令采購比例趨于合理才能使電子書更受讀者的歡迎。在國外一些大學中將讀者實際閱讀效果進行量化指標,把讀者喜好調查納入具體閱讀過程之中,這樣也就可以更真實的把握讀者對于電子書喜好偏好,將讀者喜好作為采購依據,大大提高對于電子書資源的利用率。
2.2 改進電子書服務檢索系統
不同的電子書數據庫一般檢索系統并不相通,這也就導致數據庫中內容容易交叉,產生重復的同時檢索也較為繁瑣,給讀者帶來不好的觀看體驗。而若直接采購一個完善的檢索系統,將多數據庫以及網絡書店中的書目進行整合,讀者的檢索體驗將大大提高,不僅省去多次檢索登錄不同數據庫的繁瑣程序,也將對各書目有一個清晰的感官體驗,這對于提升電子書閱讀的趣味性無疑是一個大的提升,將吸引更多師生參與電子書服務的使用中。
2.3 提供便利的電子書閱讀器
圖書館提供閱讀器將有效提高閱讀體驗,將電子書閱讀器提供給讀者,將大大提高文獻資源的使用率,高校圖書館可以向已有實踐經歷的圖書館學習,引進閱讀器作為試點,發放給學生使用,電子閱讀器的試點毫無疑問將帶來整個電子書資源服務體系的變革,從采購系統到書目編設再到借閱模式發生的變化都將是巨大的,對于整個教學系統以及互動模式的轉變也將是一種沖擊。例如賓夕法尼亞大學圖書館就曾對電子閱讀器進行過一次很有價值的嘗試,根據高校用戶的特點有針對性投放適合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并對科研服務積極探索應用。電子閱讀器的應用將有效改善目前電子書服務利用率較低的問題,創新電子資源的服務模式,進而促進整個教學科研體系的改革。
2.4 健全電子書資源評價反饋機制
電子書資源的評價機制包含圖書館采購過程中的預評估以及后評估兩方面。預評估主要針對采購商的電子書資源的數量、質量或檢索等功能的評價指標,在采購前便對電子資源進行評估并結合電子書的系統穩定性、資源質量以及價格優惠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進行判斷。而電子書的后評估則針對高校師生使用體驗,對電子書內容、使用體驗以及便利性等方面對電子書的使用效果進行評價。后評估主要以用戶體驗滿足程度對于電子資源的質量進行檢測,進而評估資源服務的投入經費產出效益,為電子書服務體系的改進提出有效建議。
2.5 加強館際間交流
高校圖書館地區間的高校聯盟應主動發揮協調作用,在電子書區域性的協作與合作之間發揮樞紐作用,進而實現電子書資源間共享促進各成員打破個中界限,開放資源以構建電子圖書資源共享平臺,實現共享發展。從采購環節的聯盟代表談判,大大壓低電子書供應商的價格并減少人力成本;到統一的運營平臺,便利的檢索系統也有利于各圖書館內資源的共享。圖書館聯盟在獲取便利的同時也加強各圖書館間交流,便于相互溝通促進服務水平與管理水平的提升,相互分享解決經驗促進共享平臺的穩定。
館際互借是各高校圖書館構建電子書共享平臺的方式之一,其不僅彌補各館間電子資源的不足,也為讀者使用提供較大便利,避免了單個圖書館資源提供的匱乏,也方便高校師生間的互相交流與進步。然而目前供應商出于維護利益的考慮,對館際互借持抵制態度,無法令高校圖書館間的共享平臺廣泛發展,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應積極參與電子書版權規范的制定,利用版權保護技術引導用戶合理使用電子書資源,對電子書館際互借與利益保護間進行平衡,方能促進電子書共享平臺的構建。
2.6 強化版權意識
對于電子圖書資源,版權問題在我國一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圖書館在對各種圖書資源進行整理加工過程中,可能便已侵犯到他人的知識產權。因此對于版權意識的重視也就越加重要,圖書館在對于圖書管理人員的培訓中應加入對于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盡可能減少侵權的發生。同樣對于高校師生使用圖書資源中也應加強對于其信息素養教育的培養,告知使用圖書館電子資源應遵守的規范,并多舉辦有關版權意識與知識產權方面法律法規的講座,可以結合校內法學院同學進行保護知識產權的宣傳,培養良好的電子資源使用習慣,避免在使用過程中出現侵權糾紛。
同時針對電子書供應商為維護自身利益所對圖書館做出種種限制,對于圖書館數電子書資源使用不便,對于高校師生使用的權益也是一種侵害,圖書館應主動與供應商談判,從法律角度維護合法權益,制定合法且合理的許可條件,維護電子書資源用戶權益也將高校所投入經費爭取到應有權益,更好促進高校科研教學發展。
3 結論
目前高校電子書資源提供尚不充足,從評價機制、區域及共享平臺到版權意識的培養都尚不完善,高校圖書館應從順應時代發展考慮,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提高電子服務水平。高校圖書館應以滿足高校師生的需求著手,才能有效提升自身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鄭萍.高校圖書館新媒體閱讀使用探究[J].智能城市,2019,5(24):47-48.
[2]蘇亞萍.高校圖書館紙本書和電子書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9):140-142.
[3]李其港.高校圖書館電子圖書本地化采購模式的實施路徑[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2):22-24+30.
[4]李李,帥炳剛.高校圖書館電子書利用分析及思考[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10):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