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妤
摘 要:AI技術的進步給圖書館提供了機遇與挑戰,推進了圖書館改革思維模式和服務模式。圖書館采取新科技創建自動化服務形態,以取得科學長遠發展。本文介紹了圖書館引進AI技術的作用,分析了AI背景下圖書館中服務定位,強調依靠AI技術圖書館服務新形式,最后闡述了AI社會圖書館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AI時代;圖書館;服務定位;建設對策
1 圖書館融進AI技術的作用
1)提高總體服務質量。AI社會各種新科技的使用,為讀者獲取數據帶來了方便,為圖書館提高服務效果帶來了新途徑。廣大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不再局限在其作為數據獲得的節點,而是應在服務、空間和功能方面持續延展。人工智能使圖書館數據處理更有效,可以輔助提升資源集中效率,改善服務系統效果,進一步完善服務環境。如果在一個自動化的圖書館,溫濕度和光照核實,能夠給讀者提供舒適、愉快的體驗,吸引大量讀者走進圖書館。如果讀者遇到困難,能夠由智能機器人進行解答,或是依靠圖書館中智能檢索平臺檢索答案,大幅度提升了數據獲得的便捷性。所以,人工智能會轉變圖書館的總體面貌,使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提高。
2)降低人力不夠壓力。AI技術浪潮的沖擊,促使圖書館再次思考自身定位,促使服務觀念和模式改變。許多圖書館開始引進智能化系統,如智能機器人、FIRD技術等,這些設施的使用,可以提升文獻收集、整合效率,支持組織書籍整理、數據咨詢等工作,把圖書館員從復雜的業務中解脫出來,減少圖書館人力不夠的壓力。而且自然語言、深入學習、視覺計量等技術的完善,給讀者依靠人機交互頁面獲得數據提供了方便。智能服務平臺能夠為讀者帶來個性化內容,替代了館員的一些任務,使館員克服了機械的體力工作,可以注重扮演內容組織、傳遞和引導者的角色,也是讀者和館員之間實現公平對話,有利于二者創建更加融洽的關系。
3)提升圖書館競爭水平。這是一個注重知識和創新的社會,圖書館盡管具備大量的知識資源,但是面對讀者多元化的要求依舊感覺力不從心。主要原因是圖書館不能把握讀者的個性化知識要求,不能確保知識資源和讀者要求的充分對接,加之各種數據服務機構持續涌現,必定影響著圖書館的競爭力。而基于AI技術創建智能化服務氛圍,就為圖書館和讀者之間建立了交流紐帶,有利于圖書館多角度把握讀者需要,以更加自動化、智慧化的模式傳送知識,使知識服務更為個性化、精確化、簡便化。圖書館突出本身業務價值,迎合從弱AI向強AI轉變的態勢,會全面提高整個服務質量,實現AI社會的徹底轉型。
2 AI社會圖書館中服務定位
1)以智能信息挖掘提升服務效率。圖書館引進AI技術,以大規模信息為基本資源,把穩固的讀者群體視為應用資源,以自動化設備用作科技資源,不斷改進和完善數據服務。圖書館若想符合廣大讀者的要求,就要以大數據的收集、挖掘和處理為前提,加強信息資源建設,為各種業務的提供支撐[1]。圖書館在與讀者交互環節,及其在提供數據服務時,會形成很多信息和新知識,對這類信息進行挖掘和整合,有助于圖書館更好把握讀者要求,從而提高數據服務效果及效率。
2)創建多角度智能服務體制。AI技術對圖書館服務革新,即對圖書館以往的價值思想、服務平臺重新審視。依靠人工智能和移動互聯網科技,圖書館能夠建立滿足時代特征的自媒體系統,建立滿足讀者要求的服務模式,實現對服務氛圍的動態感知,得到對數據生產、收集、接收、傳遞等整個過程的追蹤監管,形成自動化的數據服務體制。AI時代,圖書館從以文獻建設為核心,向以信息的智能處置為主體的趨勢改變。創建多角度的智能數據服務平臺,既可以符合圖情信息、讀者資料的感知、收集、整合要求,還能夠使讀者主動選取服務方式,而系統能夠按照讀者反饋展開智能學習和優化,進一步適應多變的數據環境。
3)以智能化擴展服務增強體驗。AI社會圖書館能用的工具和方法增加,促使圖書館服務、人力以及技術等整體改革,加速了智能圖書館的發展腳步。圖書館再次審視現有服務環節,應科學使用各種技術工具,依靠智能化系統處理信息資源,把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和人工智能相融合,為創建多角度自動化服務體系帶來支撐[2]。對于讀者的多元化要求,圖書館既要突出現有業務價值,開發滿足時代特征的智能化服務業務,也要使智能感知、深入學習等全新服務模式變成常態,促使數據資源建設、人力重合、服務平臺改進等多角度的完善,為讀者帶來具備針對性的自動化服務,使大量的讀者體驗到人工智能引起的改變。
3 AI社會圖書館的建設對策
要推動人工智能和圖書館的充分結合,需要審時度勢,在體現圖書館現有優勢的同時,科學使用各種技術工具,學習其他機構和行業的典型案例,促使圖書館從內至外的全面創新,提高圖書館自動化服務效果。
1)資源建設革新。人工智能給圖書館服務帶來了許多可能,也需要圖書館加強資源建設基礎任務,建立更加科學的資源建設計劃,為各種業務的進行帶來支撐。圖書館能利用谷歌等搜索引擎系統的經驗,依靠語音辨別、信息圖譜、個性化推薦等系統,從網絡與開放信息庫內采集數據,建立特殊的知識網絡。從讀者體驗方面來說,圖書館應采用信息開發、云計算、機器學習等科技,創建一個庫庫連通、數據聯合的文獻資源服務系統,促使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結合,實現線下線上融合,使平臺上的各個節點均突出智能化特征,促使數據資源的充分組織、流通和應用。
2)人工結構革新??茖W規范的人工結構,是確保圖書館服務效果的重點。人工智能和圖書館結合無法一蹴而就,要求館員的長久努力,還要求讀者的配合和反饋建議。AI的使用對館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是對圖書館革新了人工結構,創建更高能力的服務隊伍。圖書館應當改變從上到下的決策方式,創建合理的員工組織架構,調動館員的內在潛力,保證分工科學、管理合理、服務高效。圖書館員應適應AI時代需求,把握和崗位有關的專業能力,包含大數據收集水平、數據咨詢水平、規范決策水平等,科學應用與維護自動化設施,進一步提升本身市場競爭力。伴隨圖書館服務的逐步自動化、廣泛化和多樣化,圖書館員應當具有終身學習的思想,經過多種途徑學習新內容,進一步完善本身知識結構,提高人際交往水平,由此為讀者提供更為優秀的服務。
3)空間服務革新。AI背景下,圖書館各種服務朝更深層次改變,圖書館也是虛擬和實體相融合的知識共享環境。圖書館需要改進實體空間,依靠AI技術創建智能功能管理平臺,調節內部空間分布,規劃合適的室內溫濕度及光照,創建集學習、溝通、休閑為一體的服務氛圍。依靠AI技術,實現圖書館中自助借閱、數據導航等服務,科學規劃展覽推廣工作,增強讀者體驗。比如,某高校圖書館依靠AI技術和射頻識別系統,規劃處能夠智能追蹤和規劃路徑的圖書盤點機器人,能夠按照文獻位置和讀者要求,智能調整數據服務內容。在創建虛擬空間上,圖書館能夠引進微信軟件、BBS等服務板塊,包含大數據、云計算等設備,創建自動化云服務系統,為讀者提供更為個性化的空間服務信息。
4 結束語
伴隨科技的持續進步,AI技術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F今,AI技術已經是各國技術競爭的陣地,是社會經濟建設的關鍵推動力,還推動了圖書館服務、管理和技術的多角度改革。AI背景下,圖書館應融入智能新科技,向讀者提供依靠智能系統支持的創新服務信息,進一步完善服務系統功能,創建高素養人才團隊,形成更為智能化的數據服務生態。
參考文獻
[1]王磊.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的服務定位與建設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9,32(06):12-15.
[2]林黎南.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圖書館空間再造與效能提升路徑[J].圖書館學刊,2019,41(06):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