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兵
[摘 要] 對立志打造民營經濟強市的江蘇南通而言,民營經濟對南通經濟發展的舉足輕重,是南通財政收入和稅收的主要來源,是推動南通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營商環境是南通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南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有力保障。南通民營經濟要實現發展的新常態,要更上一層樓,優化營商環境成了刻不容緩的要務。今后的對策重點在于提升政務服務,完善市場環境;做強支柱產業,提升產業層次;構建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等。
[關鍵詞] 南通;民營經濟;營商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
[中圖分類號] F470[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2-0026-02
一、引言
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有力保障。黨的十八屆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后,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接連出臺了一系列推動民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的有力措施。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再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在報告中具體提出了“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要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表達了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不遺余力支持的一貫立場。
二、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現狀
南通一度是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驅,早在一百多年前,尊崇“父教育母實業”的清末狀元張謇就創辦中國近代史最早最大的民營企業大生集團,在清末和民國時期南通被譽為“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如今南通的民營經濟正奮力續寫新篇章。民營經濟已成為南通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業崗位的主要提供者,2018年南通民營經濟創造了69.7%的GDP,貢獻了75.9%的稅收,吸納了近九成的二三產業就業人口。
截止2019年年底,立志爭創全省民營經濟強市的南通,民營經濟發展指數創出新高。為貫徹實施習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2019年南通市委市政府積極研究促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舉措,結合南通地方實際出臺幫扶措施,幫助民營企業打破市場準入的限制性門檻,針對民營企業融資難、轉型難等突出問題出臺相應措施,努力優化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
但是從調研的情況看,南通民營經濟發展有些問題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解放思想不夠放開
部分民營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反饋,有些干部講解放思想口惠而實不至,缺乏為民營經濟發展的當擔精神。民營企業要新辦一個項目,走完程序往往動輒。另外民營企業家進取精神不足。他們往往拍承擔太大的風險,小富即安,缺乏創大業的魄力和精。
(二)營商環境不盡如人意
雖然近幾年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各種扶持優惠政策陸續出臺,但是民營企業普遍認為在營商環境還有三大難題:一是扶持性的優惠政策難落實。一些民營企業反映,對地方政府的扶持政策不甚了解,相關部門的宣傳解釋也不夠到位。有些垂直管理部門,甚至拿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對抗地方政府的優惠扶持政策。二是服務收費仍維持在較高水準。部門收費彈性空間,例如通州一民營企業電力增容需換變壓器一臺,相關部門要價120多萬元。三是土地和資金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南通地區工業用地指標本就緊張,而且主要向重點工程和招商項目傾斜,廣大中小型民營企業用地難;此外金融部門對貸款的要求越來越嚴,中小型民營企業的流動資金都難以保證,就更不用談發展資金了。
(三)民營經濟產業基礎較為薄弱
與蘇州、無錫相比,南通的民營經濟產業特色不夠鮮明,產業基礎較為薄弱,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整體層次低。南通的民營經濟大都是紡織、建筑、鋼絲繩等傳統行業,技術含量水平不高,生產經營方式較為粗放。二是產業集聚度亟待提高。南通民營經濟的優勢產業不突出,集約化程度不高,產業集群配套能力不盡如人意。三是管理水平低。通過調研發現南通大多數民營企業在管理體制和創新機制上離現代企業制度的差距較大,很多企業還停留在家族式管理、一言堂的階段,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創新能力亟待增強。
三、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提升政務服務,完善市場環境
營商環境是城市經濟發展“軟實力”,營商環境的好壞決定著企業及資金的流向。2019年10月28日,《南通市關于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下文簡稱《實施意見》)正式出臺,通過一系列扶助措施優化民營經濟的營商環境,加快推動全市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實施意見》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從企業開辦、納稅、跨境貿易和辦理破產等方面提出扶助舉措,最大程度為企業提供便利的政務服務,整體提升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的營商環境。眾多的幫扶措施中,通過建立企業“一站式服務”中心等手段全面加快企業注冊登記流程,為企業開設提供政務服務上的便利。此外《實施意見》還從降低經營成本、規范涉及企業項目的收費、規范政府采購及招投標等方面幫助企業其實減負,尤其是加大對中小型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力度,從而大大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
《實施意見》還致力于提高監管水平,從而達到完善市場環境的目的。一方面從加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加快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推動市場監管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大力加強市場監管。另一方面,《實施意見》還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例如將營商環境指數納入政府官員政績考核工作,又比如上下聯動做好民營企業關心的政策解讀,回應社會密切關注的熱點問題,做好輿論導向。
(二)做強支柱產業,提升產業層次
首先加強對現有紡織、船舶和建筑等優勢產業的扶持和整合。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爭取用五年左右年的時間,形成三個以上個年銷售額超百億元的支柱產業。當前,尤其要加大對民營經濟中龍頭企業的培育和重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排頭兵作用,從而擴大優勢產業的規模。其次培育大型優質民營企業。大企業缺乏已經成為制約南通民營經濟發展的桎梏,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45家,是蘇州市的一半。因此,要做好對南通全市現有規模企業的梳理統計工作,對發展潛力大、技術水平高的成長型優質企業,加強政策引導,重點幫扶,力爭五年內幫扶出一批年銷售額超拾億元的明星民營企業;同時可以在一些技術水平高的大型民營企業設立博士后流動站,促進產教融合,推動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最后推動精品園區建設。依托開發區、蘇通產業園和各縣、鎮工業園區,鼓勵民營企業建設標準廠房和創業基地,加強對民間資本的招商引資,引導民企進駐園區,形成規模效應、集聚效應。
(三)解放思想,培育氛圍
一要營造全民創業氛圍。加大政策引導,點燃全民創業的激情。媒體加強對創業先進典型的報道。地方政府應出面主導建立各類孵化載體以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民營經濟的創造力,各級政府應構建開放性的孵化載體、推動創業創新孵化能力,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二要激發企業做大做強。鼓勵上規模的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制訂相應的激勵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給與政策上的各項優惠;增強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感,努力提高民營企業家的整體素質,積極鼓勵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三要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對一些已經確定的重大項目,可以解放思想,認真落實地方政府的各項幫扶措施。三是切實降低涉及民營企業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突出解決少數部門收取費用高于鄰近地區的問題,真正使南通成為民營企業家創業的樂園。
四、結束語
內生動力與外部助力一起發力,南通民營經濟奮勇向前。2019年南通固定資產民間投資增長11.9%,高出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新增民營高新技術企業160家,新增上市民營企業8家;引進投資超千萬元的民資項目1477個,注冊資本達288.94億元。
南通正按照黨和國家的相關要求,需要大批民營企業家成為領路人。南通正在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力爭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奮力,躋身江蘇乃至全國民營經濟強市之列。
[參考文獻]
[1]馬太建,丁淑淵,汪立生,褚志霞.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J].唯實,2018(6).
[2]何玲,劉夢雨.適應發展新常態共建共享信用中國[N].中國改革,2018-09-26.
[3]康念福.廣東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及對策建議——2017年“省長與專家座談會”主要觀點綜述[J].廣東經濟,2018(9).
[責任編輯:潘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