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由于人類生活生產所引發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所以,社會公眾十分重視環境污染的有效防治。而本文也將對防治大氣污染的有關舉措進行簡要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level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pollution problem caused by human life and production is very serious, so the public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is article will also briefly analyze related measures to prevent air pollution.
關鍵詞:環境工程;大氣污染;治理措施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air pollution;governance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X83?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125-02
0? 引言
雖然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提高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大氣污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大氣污染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關鍵的則是工業廢棄物的不合理排放,因為在工業加工及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廢氣,所以降低了大氣凈化程度,通過全面實行的大氣污染治理舉措,希望可以有效解決大氣污染問題。
1? 簡析大氣污染現況
現階段,我國所存在的大氣污染問題相對嚴重,絕大多數是由于工業生產與人們生活所帶來的。尤其是在工業較為集中的區域,所產生的污染問題也相對嚴重。不僅如此,因為在交通方面人們過度追求便利性,導致私家車數量以十分驚人的數字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汽車尾氣的排放從而加劇大氣污染程度,同樣也正是因為該因素造成許多地區出現霧霾與酸雨等惡劣天氣情況。當下,還有部分地區出于達到盡快提高GDP增長速度的目的,過于重視重工業的發展這也加劇了大氣污染的嚴重程度。由于看到西方國家采取“先污染再治理”策略所帶來的后果,因此我國采取了“發展連同治理”這一措施[1]。但從各個地區治理大氣污染的最終成果來看并不是很理想。在這一情況下,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大氣污染為人類帶來的危害,也只要這樣才可以在源頭上改善大氣污染現狀。
2? 分析我國大氣污染程度
在國民物質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私家車應用量,繼工業廢氣后汽車尾氣已成為另一個致命的大氣污染問題。私家車從某一角度來講,雖然可以提高人們出行的便利性,但是有關部門卻沒有對具體的尾氣問題采取相應的治理舉措。導致近年來全國各地出現的酸雨天氣、覆蓋范圍較廣的霧霾天氣十分嚴重。我國當下大氣污染程度已經遠遠高于工業化時期西方國家受到的大氣污染程度。由于一些工廠采取全天性運轉不停的產生模式,造成工業廢氣不僅對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而且會因為氣流作用造成周邊區域的大氣污染,在情況嚴重時還可能會向鄰國蔓延。一些地區由于相對集中的重工業區,加之未能有效監管并處理廢氣排放問題,導致廢氣排放長期得不到節制。我們需要意識到,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所以即使是在細小的因素乘以龐大的人口基數,一定會引發十分嚴重的大氣污染問題。由此可見,我國對于大氣污染的防治已經迫在眉睫。
3? 簡析導致大氣污染的主要因素
第一,缺少環保意識。現下廢氣是十分常見的污染物質。導致污染問題的因素有許多,而最核心的是工廠在生產過程中,沒有將污染物進行處理就將其排放。部分工廠在工業燃料環節中,由于難以確保加工的徹底性,所以一方面無法將燃料效用充分發揮出來,另一方面在造成資源浪費的基礎上還會影響生態環境。在對大氣環境進行治理時,如果想要獲得理想的治理成果,就需要注重產生污染的源頭,即工業生產應是切入口。①采取有關措施嚴格控制生產流程,保證每一操作環節是規范的,要是在實踐中發現不規范操作應加以制止。②改良并優化當下采取的生產方式。對此有關企業,需要深入研究先進的現代化技術,應用合理科學的手段進行工業生產,從而將污染范圍控制到最低。③有關部門應依據實際情況制定制度法規,對工業生產流程加以規范,在確保工業市場實現良性發展的同時,削減污染產生的可能性。④科學條件有關企發展戰略,其發展戰略應與綠色持續性生產發展理念相符合,以此緩和大氣環境承受的壓力。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同樣也會造成環境污染,比如廣泛使用白色塑料等[2]。
第二,沒有完善的防治大氣污染舉措。因為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重視起步較晚,政府有關部門也沒有制定完善與成熟的治理措施、計劃,而當下所執行的有關制度與規定也存在漏洞與不足,導致在進行治理工作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由于相關環保部門在監督企業治理大氣污染時的力度不足,造成難以及時懲處造成大氣嚴重污染的企業,所以這部分企業出于提高自身經濟利益而沒有及將當地的環保政策落到實處。除此之外。在抽查和治理過程中也存在一定問題,由此一來缺少處理廢氣廢物的有關設施,對治理大氣污染的進程造成嚴重影響。
4? 環境工程中治理大氣污染路徑分析
第一,保證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我們都知道,樹林系統在空氣凈化方面發揮的作用不容置疑。所以,若想質量大氣污染改善大氣質量,最重要的主路徑就是積極進行植樹造林工程。針對城市來講,首當其沖的應是城市綠化工作。基于環境工程觀念,防治并治理大氣塵土的有關方法應是修建防風林。可是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治理大氣污染的主要趨勢就是開發并使用新能源。使用沒有污染的清潔能源可以將污染物在排放源頭進行控制,同樣也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核心手段。除此之外,在工業生產中需要對所排放的污染物進行嚴格控制,對此可以調整所使用的工業生產設備。加大研發設備的力度,在設計工業生產設備時應增強節能減排能力,從而優化當下大氣污染現狀,充分燃燒使用的化學燃料,一方面可以節省資源,另一方面還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正如前文提及的汽車尾氣是導致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因為汽車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加重了環境負擔。所以,我國有關研發部門需要深入研究清潔能源,達到“綠色駕駛”的目的。因為,在大氣中存在大部分沒有經過處理的廢氣,所以有效處理廢氣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例如粉塵處理,當下相對常見的方法是洗氣、過濾等[3]。此外,處理有害氣體也相對重要,所以應以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加以支撐。
第二,通過多元化方法監測大氣環境。由于我國是世界上重工業大國之一,因此要想生產產品,離不開重工業相關發展設施設備。近些年,基于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能夠發現雖然重工業能夠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可是其對我國大氣環境造成的污染不可忽視。據相關調查數據表明,如果地區工業經濟發展越發達該地的空氣質量則很差,尤其是發達城市,往往會由于重工業而產生許多污染物,造成該地時常出現霧霾等天氣,這樣的天氣情況也會嚴重影響人們生活。所以,如果想要讓空氣變得清新,提供適合人類生活的環境,就應該在環境工程中針對大氣污染問題展開深入分析,而且尋找有效的治理方法,最大限度還給人們一個沒有污染的生活環境。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許多城市所存在的大氣污染問題,絕大多數原因是排放了大量的污染氣體,由此便能夠明確引發大氣污染相關有害物質十分多樣,許多物質均有污染大氣環境的可能性。據有關數據與調查表明,因所處地區不同,在污染類型污染物種類方面也不一樣。出于達到及時辨別污染物質類型與提高實際效應的目的,就應該依據當地真實情況進行大氣監測工作,通過我國大現代化監測設備對大氣環境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實時監測,與此同時對于種類不一的污染物質需找出針對性手段加以治理。大氣環境中存有的污染物質有很多,但最為常見的污染物質種類:CO2、CO、SO2以及懸浮顆粒物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找出針對的治理方式,也只有這樣可以有效治理大氣污染問題,改善大氣環境[4]。
第三,建立并完善大氣污染監測與預警應急系統。因為大氣環境具有十分有限的承載能力,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大大擴大了城市化規模,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日常生活均需要燃燒巨量的能源物質。因此能夠看出,在能源燃燒過程中必然會造成大氣污染,尤其是當人們遭遇大霧或是處在不利天氣情況下,極易導致污染物會漸漸擴散至大氣環境中,進而導致大氣環境遭受嚴重污染。所以,出于有效防治日常生活或是在出行中遭遇這樣污染嚴重的天氣,我國有關部門應該依據實際情況建立污染監測體系,同時還應加大污染預警應急體系的構建力度。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存在這樣的惡劣天氣情況,尤其是在遭遇沙塵、霧霾等天氣情況,我們需要采取相應的污染防御措施,最大先對制止所面臨的環境污染,而且應落實污染防控應急預案,通過多種路徑提醒廣大市民采取污染防范舉措,積極宣傳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以此呼吁人們共同出力防治大氣污染,這樣可以大大降低空氣污染所造成的損害。
第四,推動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煤炭屬于一種不可再生資源,一旦過度應用煤炭資源一方面不只會加重煤炭資源存儲負擔,另一方面會加大生態環境壓力。所以,提升燃煤能源應用效率就是防治由燃煤造成大氣污染的關鍵。對此,有關企業應引入先進的現代設備,對燃煤設施加以科學調整,實現煤炭燃燒效率的最大限度提高,這樣也能降低因為燃煤而造成的大氣污染。基于其他視角分析,應用一些可再生的清潔能源取替以往使用的燃煤,也可以大力開發并使用新能源,進而降低污染物在大氣環境中的排放量。
5? 結束語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下,怎樣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是現階段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對此,一方面政府有關部門要進行科學管理與嚴格監督,另一方面還應加大創新與研究力度,積極研發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污染監測設備,不僅要與產業發展相符而且應提高治理效果。我們應該堅持防控與治理并存的基本原則,在改善治理大氣污染效果與生態環境的同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鳳連.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9,31(02):41-42.
[2]李士雷.我國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危害與治理方案[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1):13-14.
[3]趙旭.我國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危害與治理方案[J].農家參謀,2018(08):220,276.
[4]趙通輝.芻議我國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的危害與治理方案[J].江西化工,2017(02):170-171.
[5]王科良.分析環境工程中的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措施[J].石化技術,2019,26(06):345-346.
[6]石浪.大氣污染特征及管控措施研究[J].綠色科技,2019(10):159-160.
作者簡介:馮淼(1985-),男,河北邢臺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