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亭 崔慧玲
摘要:新世紀以來美國軟實力在全球擴張。基于民主價值觀的美國軟實力在世界上一直產(chǎn)生著廣泛影響。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大搞民主輸出,名義上是為了追求世界和平與進步,實際上卻助推了暴力沖突。西式民主的普世性和美國民主輸出的合法性遭到了廣泛質疑,而中式民主越來越受到世人的贊譽。在美國軟實力衰退的語境下,西方加緊對我國高校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采取有效措施維護我國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至關重要。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has globally expanded its soft power since the world stepped into the new century. American democracy-based soft power has been exerting worldwide influen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close followers keep on promoting violent conflicts in the name of making global peace and progress by exporting democracy. While the universality of Western democracy and the legitimacy of Americas exporting democracy being widely questioned, Chinese model of democracy has met more and more approval. In the context of American soft power decline, the West has strengthened its ideological penetration into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afeguard the security of Chinese ideology in China's universities.
關鍵詞:美國軟實力;民主輸出;意識形態(tài)安全
Key words: America's soft power;exporting democracy;ideological security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09-0256-03
0? 引言
全球化、后工業(yè)化意味著人類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意味著社會治理模式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1]但是,在西方冷戰(zhàn)思維的陰影下,影響著社會治理模式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始終是世界和平的根源性問題。國家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及政策對其他國家的吸引力。國家軟實力與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緊密相關。由于中國正在越來越深入地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中西意識形態(tài)斗爭重塑著世界軟實力格局。
新世紀以來美國軟實力的全球擴張有目共睹。美國意識形態(tài)被視為美國軟實力的重要源泉。西方敵對勢力不斷攻擊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把我國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說成是理論信仰問題,企圖利用青年學生掀起“街頭革命”,進而改變中國的政治顏色。美國民主價值觀在全球已經(jīng)形成了相當強大的軟實力效應,并通過各種渠道對高校青年群體產(chǎn)生著負面影響。當前,我國高校青年群體對美國軟實力及美國民主輸出的認識還存在欠缺和誤區(qū)。目前,我國學界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研究尚處在“兩少一低”(研究人員少、研究成果少、研究質量低)的初級階段。[2]因此,研究和維護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是當今我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美國軟實力的全球擴張
相較而言,美國的政治文化更注重宣揚自由、民主、平等、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在這些價值觀的外延和內(nèi)涵上,美國也不同于其他國家,包括美國在歐洲的盟國。美國精心包裝的民主理想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攻勢,其強大的軟實力向全球擴張著。
新世紀以來,美國以其標榜的民主政體的“優(yōu)越性”為誘餌,以“救世主義”的清教使命觀為自欺欺人的外衣,通過誘壓滲透、幕后操縱、武力干預等手段不斷地向世界所謂的“非民主國家”輸出其民主模式和民主、自由、平等、人權、個人主義等價值觀。由于政治模式與經(jīng)濟模式的密切相關性,美國在輸出其自由民主制度時,總是捆綁著輸出其自由資本主義制度。自由民主制度嚴重破壞了目標國原有的政治秩序。自由資本主義制度嚴重破壞了目標國原有的經(jīng)濟秩序。
美國的民主輸出戰(zhàn)略不僅不能提升反而嚴重損害了美國的軟實力。美國踐行的民主輸出有悖于主權平等原則、侵擾了他國獨立自主治國的權利,違背了和平、安全、發(fā)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普世價值觀。
2? 泡沫化的美國軟實力
2.1 美式民主的虛幻吸引力
冷戰(zhàn)結束后,似乎西方民主在實踐上已居于統(tǒng)治地位,在理論上已大獲全勝。雖然世界上有不少思想家反對福山的“歷史終結論”,但在西方政治思想領域并沒有出現(xiàn)能夠壓倒此論斷的強勢政治哲學。于是,西式民主被西方廣泛視為唯一合理的政治形式。[3]
在西方民主國家中,美國的民主制度較為完備且特色明顯,是西方學者大肆吹捧的旗幟和榜樣。但是,新世紀以來美國國內(nèi)的治理亂象使得美式民主模式的優(yōu)越性遭遇著廣泛的質疑。
以特朗普和希拉里為主角的美國大選可謂亂象叢生。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出現(xiàn)了諸多政治困局。這一切亂象和困局的制度根源便是美式自由民主制度。美國長期建立起來的自由民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阻撓了國家施政方針的制定和落實。制造政治僵局已經(jīng)成為美國兩黨爭斗的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特朗普治下的兩黨爭斗進一步升級。在不和諧的政治環(huán)境下,特朗普政府拿不出任何能夠深孚眾望、重振經(jīng)濟、增加就業(yè)、縮小貧富差距的改革政策。可見,美式民主雖然具有某些“誘人”之處,但自身急需改革完善。當前,美國民主制度已經(jīng)陷入困境,美式民主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虛幻。
2.2 美國民主輸出戰(zhàn)略的幻滅
在國際層面,以自由選舉、多黨制、自由資本主義為基本元素的美國民主輸出并沒有為輸入國帶來繁榮。相反,新世紀以來美國踐行的民主輸出對目標國造成了諸多嚴重危害。伊戰(zhàn)后伊拉克的民主化惡果、“顏色革命”結出的苦果、“阿拉伯之春”造成的嚴冬般的后果,都明證了美式民主不具普世性。
新世紀以來,美國打著“民主救世”之旗,做著干涉別國內(nèi)政之事。小布什總統(tǒng)以鼓吹推進民主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核心而聞名,但其夸張的美言與其實際行動不符,從而其虛偽也備受詬病。[4]奧巴馬總統(tǒng)以“對人民盡保護責任”為由,直接或間接干預中東事務,加劇了利比亞、敘利亞等國的政局動蕩,助推了源自中東的難民大潮。
特朗普雖然在競選時公開指責美國在伊拉克、利比亞及敘利亞的錯誤戰(zhàn)略,公開宣稱將輸出民主和維護人權降格到美國外交政策的邊緣,但特朗普上臺后的美國外交政策并沒有發(fā)生實質性的轉變,仍然在以捍衛(wèi)“民主、人權”為名,肆意干涉別國內(nèi)政。比如,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發(fā)展,借“民主、人權”之名,將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簽署成法,以達到禍港亂港之目的。美國對委內(nèi)瑞拉內(nèi)政的肆意干涉,也是以捍衛(wèi)“民主、人權”為名。雖然美國歷屆政府踐行民主輸出的具體內(nèi)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質和目的是一脈相承的。
美國踐行的民主輸出戰(zhàn)略是為了獲取霸權利益,已經(jīng)極大地損害了中東、拉美等目標國的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美國的軟實力。美國的民主干預侵害了目標國的主權及其國民的人權,甚至造成了災難性的社會動蕩與人道主義危機。美式民主的普世性已經(jīng)遭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質疑。美國的軟實力和全球影響力在快速下降。英國的“軟實力30”指數(shù)顯示,美國已經(jīng)從2016年的第一位滑落到了2017年的第三位。[5]美國軟實力的泡沫化魅力正在快速消退。
3? 維護我國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必要性
美國軟實力的下降并不意味著中西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減弱。相反,美國軟實力的下降和中國軟實力的上升使中西意識形態(tài)斗爭更激烈、更復雜了。我國高校向來是西方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的主戰(zhàn)場。
高校是培養(yǎng)國家建設者的重地,培養(yǎng)質量直接關系著國家的未來。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不斷加強對我國的意識形態(tài)滲透,抹黑我國政治、歷史和文化的手段不斷翻新,使我國高校學生對中國特色意識形態(tài)的認同受到?jīng)_擊。[6]
雖然中國模式已經(jīng)贏得了世界的廣泛贊同,但是,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西方民主價值觀對我國高校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依然具有明顯的侵蝕作用。高校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領導權、掌控權和話語權,用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澆灌和滋養(yǎng)青年學生的心智。
4? 維護我國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關鍵措施
4.1 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雙措并舉
當前,我國高校思政課面臨嚴峻挑戰(zhàn)。高校加強意識形態(tài)教育必須首先加強思政課教學,使學生在思政課教學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美國軟實力擴張和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實質性認識。但只靠思政課是不夠的。高校還應該重視通過專業(yè)課“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意識形態(tài)教育。
在當今大思政背景下廣泛深入開展課程思政是打開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徑。高校教務管理部門應采取具體措施,激勵教師結合專業(yè)課程對學生進行意識形態(tài)教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相互貫通、相互輔助,有利于實現(xiàn)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新突破。因此,高校有必要建設思政課教師與專業(yè)課教師的溝通平臺。建設思政平臺,可為提升思政水平聚智、聚技、聚心、聚力。
課程思政要求任課教師不僅具備很高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還要具備很高的政治素質和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因此,高校搞好課程思政建設的最關鍵環(huán)節(jié)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體教師。強化全體老師的政治意識是新時代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首要任務。高校相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教師重視并落實通過專業(yè)課程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4.2 營造清朗的校園網(wǎng)絡空間
在當今時代,沒有校園網(wǎng)絡安全就沒有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成為中西意識形態(tài)交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高校教師必須洞察美國網(wǎng)絡信息安全戰(zhàn)略對中國青年學生的負面影響并采取措施及時應對。科學地管網(wǎng)、用網(wǎng)是維護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關鍵路徑。教師要通過專業(yè)課程和思政課程幫助學生深刻認識互聯(lián)網(wǎng)所承載的意識形態(tài)元素。在利用網(wǎng)絡信息資源方面,教師要指導學生區(qū)分良莠。采取“課堂+互聯(lián)網(wǎng)”的立體化教學方式,以課堂為中心,以中國話語為標尺,指導學生進行關乎意識形態(tài)的思考和探究,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專業(yè)技能和意識形態(tài)分辨力的雙重提升。
4.3 著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是高校的責任和使命。高校是智力資源的聚集地。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力資源,向世界傳播中國政治文化的精華,向世界講好中國發(fā)展的真實故事,通過學術研究和學術交流向世界展示立體的中國形象。
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和諧世界理念真正被世界理解,中國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世界性大國的作用。在國際交往中,中國高校的師生需要通過與各國人民的交往,把中國的發(fā)展成就、理想信念、包容文化、和平愿望傳播到世界,讓世界擺正對中國意識形態(tài)的看法,從而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5? 結論
如今,美國民主不再像新世紀初那樣能激發(fā)其他國家的贊美或模仿。隨著美式民主光彩的暗淡,美國軟實力正在迅速減弱。隨著中國軟實力的增強,國際軟實力格局正在快速重構。美國民主輸出的失敗明證了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的高度和亮度。當今,中西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形勢既尖銳又復雜。引導青年群體正確認識西方泡沫化的軟實力、西方民主道路的弊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yōu)越性是當今高校立德樹人教育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張康之.論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從制度到行動[J].探索,2019(3):113.
[2]蔣英州.我國意識形態(tài)安全研究(2001—2015)評析與展望——基于中國知網(wǎng)收錄文獻的計量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2):135.
[3]Patrick Deneen. Democratic Faith.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P.1.
[4]Joseph S.Nye. Democracy Promotion Reconsidered. Project Syndicate. May 11, 2009.
[5]Joseph S. Nye. Donald Trump and the Decline of US Soft Power. Project Syndicate. February 6, 2018.
[6]馮慧.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及應對[J].紅旗文稿,2014(12):27.
基金項目:本文為 2019 年度河北省高等學校社科研究基金重點項目“新世紀以來美國軟實力的全球擴張與我國高校意識形態(tài)安全維護研究”(編號:SD191086)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李翠亭(1964-),女,河北大名人,博士,三亞學院副教授,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文化;崔慧玲(1990-),女,學士,正定縣綜合行政執(zhí)法大隊干部,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普文化、政治學和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