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姍瑾
摘 要:本文總結了幼兒園班級科學區支持性學習環境創設的策略:一是堅持“幼兒本位”,確定科學區活動內容與形式;二是堅持“幼兒本位”,鼓勵幼兒參與環境創設;三是堅持“幼兒本位”,科學區環境創設生活化。
關鍵詞:幼兒園;科學區;支持性;學習環境;策略
科學教育是幼兒園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科學素養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從幼兒教育開始我們就要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使孩子們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幼兒認知受到思維水平的局限,他們往往借助具體、形象、直觀事物的支持,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直接經驗與感知。在幼兒教育中,為孩子們創設一個直接感受科學知識,并通過參與獲得個性化體驗的科學教育環境變得特別重要。本文對如何創設班級科學區支持性學習環境進行詳細探討,以期為科學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一、堅持“幼兒本位”,確定科學區活動內容與形式
幼兒園科學領域課程的實施主要采用集體教學的形式,但集體教學常?!耙坏肚小笔降慕虒W模式不利于關注個別幼兒的學習需求。因此,我們嘗試將以自主游戲為主的科學區作為科學課程集體教學的延伸,從而豐富科學領域課程實施的形式,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因此科學區支持性學習環境的創設就成了科學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具體科學區環境創設中,有的教師會從主觀出發創設科學區環境,雖然具有一定的視覺效應,但是卻不能長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而且環境創設的評價也只是教師自己感覺好或者不好,并沒有傾聽來自孩子的建議,因此有時根本顧及不到幼兒的感受,也不一定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的特點。
在科學區活動內容以及形式的確定方面,我們嘗試堅持“幼兒本位”,即在選擇科學區探究的科學知識時,從日常生活中孩子們所感興趣的事件、特殊現象,以及幼兒類書籍中選材,判斷并確定適宜幼兒掌握的知識,并確定孩子們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也可以這樣說,選擇科學區活動內容時要從幼兒形象思維占優勢的特點,選擇那些易于孩子們感知與理解的內容,避免因為科學知識太過抽象而受到幼兒的排斥。
二、堅持“幼兒本位”,鼓勵幼兒參與環境創設
在幼兒園科學區環境創設方面,教師常常大包大攬,如果有幼兒參與的痕跡,也僅僅是把他們創作的作品拿來點綴環境。事實證明,這種展示作品的環境創設方式,對于幼兒科學興趣的培養,以及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的意義并不是特別明顯。我們認為科學區教育環境的教育功能,不但要體現在具體的科學區環境中,還要體現在環境創設過程上,即鼓勵幼兒參與環境創設。這樣可以有效調動幼兒參與科學區活動的積極性,為孩子們進行科學探究游戲做好充分的前期經驗準備。
如集體教學“影子的秘密”結束后,我們設計了一系列的科學區活動:踩影子、玩影子、探究影子、用影子等,在科學區環境的創設、維持以及更新方面,都留下了幼兒參與的痕跡。如在科學區墻面上,我們粘貼了孩子們搜集的各種事物的影子,長短不一的影子,并畫上大大的問號,創設出問題情境,引導幼兒發現問題、主動去探究。而隨著科學區活動的不斷變化,對于科學區環境主題、使用何種操作材料、擺放哪些作品等,都爭求幼兒的意見,給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鼓勵他們為環境創設搜集資料,自制游戲材料,從而在親身參與中獲得直觀的感受與直接經驗。因為幼兒參與了科學區環境創設的全程,因此我們可以將科學區活動中的資料、圖片、作品,發生的故事等創編成《影子探索記》,然后擺放到科學區最顯眼的位置,供孩子們閱讀與欣賞。
三、堅持“幼兒本位”,科學區環境創設生活化
孩子們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與探究的欲望,因此在創設科學區環境時,我們要堅持“幼兒本位”,從幼兒熟悉的生活中找到科學知識的落腳點。
如在以“風能”“電能”“太陽能”為主題的科學區系列活動中,我們通過孩子們熟悉的降落傘、風車、彩色眼鏡等操作材料,引發幼兒探究風能的構想,滿足他們探究生活中熟悉的現象的欲望。而這些材料來自于日常生活,能夠給孩子們提供直接操作的機會,為他們獲得直接經驗創造了條件。又如在“電能”為主題的科學活動中,在科學區墻面上,我們使用圖片的形式為孩子們展示了“電能”在生活中的功能與巧妙運用,有的孩子搜集了各種消耗電能的電器以及能夠反復充電的交通工具的圖片等,隨著活動的開展豐富了科學區的環境,使科學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并使孩子們在生活中找到了科學知識的落腳點。
科學區生活化環境的創設,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知識探究的興趣,增強了科學探究活動的趣味性。
幼兒在知識獲得過程中需要對具體的諸多事物進行直觀認知,而對科學知識的探究興趣,則有賴于周圍教育環境提供的直觀資料的誘導與激發。在幼兒科學啟蒙教育中,我們要通過創設支持性的學習環境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本文對于如何創設富有刺激性、吸引力的科學區教育環境進行了詳細探討,為相關研究與教育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白曉紅.幼兒園區角環境創設原則的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08):44-46.
[2]陶紀秋.幼兒園科學教育環境創設的原則與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05):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