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魯炳岑
摘要:近幾年,由于各類企業發展迅速促使我國經濟飛速增長,這種趨勢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形勢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家族企業作為企業組織形態的一種,伴隨著市場經濟樣態的多變性與實時性,公司管理方式也變化迅速。股權制衡也成為家族企業的一種新型治理機制以及方法,與家族企業獨特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相輔相成,在其經濟體系中扮演著微妙的平衡角色。股權制衡度反映的是大股東之間相互約束的程度,有效地限制大股東們之間的內部決策,防止大股東的決策妨礙公司利益,互相監督,形成良好的監管機制,股權制衡對不同性質的公司企業績效作用是不一樣的。但股權制衡只有保持在某一限度內才能發揮其在一定經營期間對企業績效的有利作用,如若不加限制,則可能導致大股東內部分歧過大而間接或直接影響企業績效。
關鍵詞:股權制衡;家族企業;企業績效;利處;弊處
中圖分類號:F271;F272.5;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05-0098-02
一、家族企業股權制衡現狀分析
在當今經濟形勢下家族企業在民營上市公司占有絕大比重,由于家族成員在企業中占有絕大部分股份,擁有絕對的控股權,所以一股獨大的問題在家族企業中十分嚴重。各個企業治理的最關鍵因素不是在于企業中大多數占比股權的決策,而是在于大股東之間相互制約監督的機制,也就是股權制衡的程度。在公司中某一股東占股比例較大會導致公司重大決策只由大股東單獨控制,造成控制權主體與風險承擔主體的不一致,不能有效地約束或者激勵大股東。同時在家族企業的主要矛盾中“一股獨大”的大股東往往最容易侵犯到其他小股東的利益,長久下來會造成公司外部融資不易的問題。這其實指的就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掏空行為”。同時也要避免股權的過度分散。股權的過度分散會引起股東們之間對彼此的不滿意程度,加大對于控制權的紛爭,致使公司不能穩定運行。
二、家族企業股權制衡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利弊
股權制衡作為一種新型股權治理機制,是一種公認的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基于對家族企業股權制衡的現狀以及實行股權制衡后公司業績的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利處
(1)股權制衡有利于公司成長,使公司績效處于穩步上升狀態?;趯鴥韧獠煌鲜泄镜慕y計以及分析發現,在西歐,除北愛爾蘭以及英國,將近半數的上市公司都出現股權高度集中的問題,這樣的情況,同時也出現在東南亞地區,根據總體數據分析,上市公司擁有最大股東占據超過60%,由此看出,有很大一部分公司具有最終公司持有者及與股權制衡相對立,根據市場分析,大部分企業績效呈下滑趨勢,我們基于對對立面分析,從而得出股權制衡的優勢。
由于大部分公司實行大股東控制,非股權制衡,一股獨大,這會導致一種不利于公司的情況發生。當公司內部沒有足夠健全制度,使得大股東不被監督和控制,當其利益有別于其他股東會導致大股東遵從自身益而反對其他股東利益,使公司價值被降低,公司績效不能得以提升。控制權和現金流權成負相關,比值越高,公司內在價值以及績效越低[1]。
而股權制衡作為一股獨大的對立面,有別于大股東控制,其內部有足夠機制以及能力限制各個股東,同時也可以發揮股權集中的優勢,有利于公司決策向有利于公司的方向發展,實行股權制衡的上市公司內在價值以及績效呈上升趨勢,因此股權制衡有利于公司長期發展,使績效呈現穩步上升趨勢[2]。
(2)股權制衡有利于遏制大股東惡化關系以及占用公司資金。通過分析數據得知,國內上市公司中約有26.7%出現大股東與其關聯方交易金額達應收賬款50%以上或大股東占用超1000萬元以上的公司款項,其中實行股權制衡的占23.2%而非股權制衡公司占據高達50.3%。由此可見,股權制衡明顯有利于制約大股東占用資金行為,便于公司選擇更高利益或更具長遠角度投資,使得公司更加健康發展,績效穩步上升。同時,上市公司為其大股東連同關聯方擔?,F象也比較顯著出現在未實行股權制衡的公司,根據數據分析,該現象發生頻數為0.1219,而實行股權制衡僅為0.0689。由此可見,股權制衡有利于公司減少惡意擔保,減少公司非經營性損失,提升公司可信度,增強公司公信力,從而提升績效。
2.弊處
股權制衡降低公司對市場敏感性,降低資本融入。公司實施股權制衡的必要條件是公司內存在幾個相當的大股東,當實施股權制衡時,公司被家族中的大股東所控制,由于對自身支配地位的擔憂,幾個大股東一般情況下會阻止公司引入新的股東以及較大的融資,同時,為避免控制遭到動搖,會降低公司對于市場等狀況的調查,使公司的流動性減弱,而這樣則會導致公司股價對公司經營績效的敏感性降低,進而導致公司對市場敏感性降低,使公司策略不因績效變化而調整,最終會導致公司敏感性降低,績效呈逐步滑坡狀態。這樣會導致家族企業對市場敏感度遠低于其他公司,同時股東變動以及新資本融入速度也大幅低于其他公司。
三、建議
1.股權制衡最佳平衡點
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的股權結構問題十分嚴重,這就需要企業實行股權制衡的治理機制。股權制衡度的過高或過低都會改變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同時影響企業績效,所以需要通過企業的自身發展模式尋找企業股權制衡最佳的平衡點從而達到企業績效的最優點[3]。
2.外部高級人才
較多家族企業的發展靠的是創始人的經驗,但在當今社會上這些往往是不夠的,經濟發展形式多變,要想家族企業發展不再受限就需要不斷創新,不僅僅局限于首創產品、首創技術、首創管理模式等,應該向多模式化發展不斷靠近。要想在中國強大經濟體系下有一席之地,最好的辦法就是吸收外部的高級人才。聘用的高級人才要親之信之,用專業的知識技術幫助企業的治理,制定相關企業戰略規劃,避免高層管理者的決策失誤。
3.高層裙帶關系的處理
家族企業中的高層管理者大多數為親屬關系。所以在高層親屬有違反企業規章制度的時候,大多會有徇私舞弊的行為發生,這是基于每個人內心的情感由內而發的,有時可能人們都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包庇的行為,是一種由感性思維而發生的行為,而非理性。所以,在這種家族企業中存在不能一視同仁的現象,需要加以管制和約束,制定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以及獎懲制度來增加決策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以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4.外包服務
家族企業創業資本成本低,可以多接外包服務來保證企業多元化,豐富企業營業項目。承接外包所必需的是人力資源,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企業發展模式,保證人力資源配置的靈活性。外包降低了大量的生產成本以及經營風險,同時在國際市場中,我國服務外包需求量十分龐大,為家族企業的外包服務提供了大量市場。可以實現企業績效的大幅度提高。
5.多個子公司相互競爭
家族企業應該保證能者居之的傳承辦法,管理者可以將繼承人安排到各個子公司中,讓彼此相互競爭,便于他們在提升子公司績效的競爭中,樹立較為全面的企業治理觀念。從最開始做起,一步步了解企業業務基礎,提升管理能力以及累積豐富經驗。建立相關標準評估其相應的管理能力,將能力優勝者安排重要位置,同時也要明智安排其他血親的位置各司其職。不僅可以讓家人之間減少誤會,節省精力避免糾紛,還能保證管理層相對正確的決策,使公司平穩運營。
四、感受
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規模較小,存在組織結構不健全、缺乏長遠戰略目標、沒有屬于本企業的企業文化、只重用有血緣關系的人等多種問題。所以隨著家族企業的不斷壯大,股權制衡這個治理機制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改革的創新發展。當然,股權制衡不能成為企業的萬全之策,還得因地制宜,結合本企業特殊文化和制度相輔相成,制定一套合理的公司治理機制。
如家族企業老干媽集團,是陶華碧女士創建的企業。陶華碧女士靠著自己的手藝,借助家人的力量,將老干媽打造成了中國的著名商標。她曾提出,要將老干媽出售范圍由國內地轉向世界。那么,家族企業開拓國外市場是否輕而易舉呢,想必答案很明確。若沒有股權制衡之類的公司管理機制來制衡陶華碧女士及她的家人手里的權力,公司在走向世界的路上一定會遇到瓶頸。所以,股權制衡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每一個家族企業的創始者都經歷了若干年的辛苦經營,在公司內部自然而然的會形成一些團隊精神。當這個企業遇到現代化變革時,或者是面臨市場挑戰時,一味的快速引進股權制衡也是不可取的。這是家族企業文化內部自帶的局限性所帶來的困擾。當下,如果企業想要利用股權制衡來調節公司現狀的話,需要做的便是去家族化。所謂的去家族化不是將家族企業整個體制改革,完全顛覆企業,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而是平衡。萬事講究平衡,公司治理也是一樣的道理。打破家族陳舊的思想制度,建立新的思想框架。兩者相互融合,做到舊中有新、新中有舊。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家族企業能像華為公司那樣,不是陳舊的繼承制度,而是用股份說話,利用親情來進行成功經驗的分享以及創新精神的傳遞。
從股權制衡本身說起來,不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即可以為整個企業提供一個安全系統。使公司面臨較多變革的時候,依舊可以有條不紊地運作下去,就像阿里巴巴離開了馬云一樣,正因為馬云在阿里巴巴整個企業里面注入了股權與制衡的藝術,馬云才放心地離開阿里巴巴。似乎這點在家族企業里面體現的也是尤為明顯。股權制衡控制最大的地方就是各層大股東的所作所為,當時代變遷之時,家族里面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產生不好的思想,這些思想恰恰是公司的致命點。而股權制衡在根部掐斷了這種思想的蔓延,從而給整個家族企業帶來一個安全體系。
根據以上例子可知,在家族企業中采取股權制衡,其利弊共存。而企業最重要的是企業績效的提高,創新是必要的,但是盲目的創新帶給企業的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危機,所以要根據家族企業自身特點制定出屬于本企業發展需要的戰略目標以及相關制度,以便企業績效達到最佳。
參考文獻:
[1]張天陽,李丹.論股權結構與公司價值——基于中國民營上市公司經驗數據分析[J].會計之友(上旬刊),2009,(06):49~51.
[2]張璐.股權制衡與公司業績的關系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30):76~76.
[3]王芳芳.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基于中部六省上市公司的實證分析[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7,(2):72~74.
作者簡介:
1.王帥,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
2.魯炳岑,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