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蘭軍 宗珉 陳維哲


摘要:中美兩國發生的貿易摩擦極大的沖擊了中國以及世界經濟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始末;然后基于宏觀統計數據,剖析了貿易摩擦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和對美投資額均大幅下降,中國企業在美海外并購也受到阻礙;最后,從貿易磋商、投資區域多元化、企業自身和政府引導四個方面提出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應對貿易摩擦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對外直接投資;“走出去”戰略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04-0026-02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逐步實施,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高速飛躍式發展。但2017年開始,中美出現了經貿摩擦,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推行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破壞了全球價值鏈合作,貿易摩擦、地緣政治沖突等諸多國際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極大的阻礙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一、中美貿易摩擦的始末
2017年3月31日,當選總統的特朗普簽署兩項行政命令:一是要求審查美國的貿易逆差情況及其成因;二是要求在反補貼和反傾銷貿易案件中更加嚴格地征收關稅。2017年4月7日習近平和特朗普在美國達成了為期100天的貿易談判計劃,然而到期后中美雙方并未能就減少美國對華赤字的新舉措達成共識。2017年8月14日,美國對中國啟動單邊“301調查”,挑起中美經貿摩擦。2018年3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征收25%和10%的重稅。2018年7月6日和8月23日,美國先后對約340億美元和價值160億美元中國商品開始實施加征25%重稅,同時,中國也對美國實行了同等規模的反制性征稅。2018年9月18日,白宮宣布從9月24日起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并在2019年5月10日開始升級為加征25%關稅,中國也對美國約600億美元的商品報復性征收關稅并從10%分別提高到15%、20%和25%。2019年9月1日,美國對中國約125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15%關稅開始生效,同時,中國對美國約750億美元商品加征5%至10%關稅開始生效。自2018年2月27日起中美兩國共進行了一次元首會晤和十幾輪高級別的經貿磋商,終于在2019年12月13日,中美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美方承諾將分階段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并將約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下調一半至7.5%,但仍保持對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25%關稅?;仡欉^往三年,中美雙方在貿易問題上產生分歧以及多次采取施加關稅(見表)的舉措使得兩國國內都被經濟低迷的陰霾所籠罩,也影響了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開展。
二、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
1.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十年來首次下滑
自國家實行“走出去”戰略以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一直保持高速發展,2003年~2016年間,中國對外投資復合增長率是35%,到2016年我國對外投資額達到峰值1961.5億美元,但通過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見圖),中美發生貿易摩擦以來,2017年和201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首次負增長,2017年和2018年的對外投資額分別為1582.94億美元和1430.4億美元,相比2016年分別下降19.3%和27.1%。從洲別來看,2017年對美洲投資大幅降低,對歐洲和非洲的投資卻大幅增長,流向北美洲地區的投資65億美元,同比下降68.1%,而歐洲和非洲的投資額分別為184.64億美元和41億美元,均比2016年增長70%以上。
2.對美國投資的流量大幅下降
中國更多限制性監管政策、美國升級的投資審查以及惡化的中美關系抑制了2017年和2018年中國投資者對美投資興趣。2016年,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流量為169.81億美元,創中國對美直接投資歷史新高。但受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在2017年和2018年,中國對美投資流量分別為64.25億美元和74.77億美元,分別下降62.2%和56.0%。從行業構成來看,中國對美投資的行業領域依然保持多元化,但投資額明顯減少,制造業仍是中國企業投資的主要領域,另外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都是中國企業的熱門投資領域。
3.逆全球化的制度安排阻礙了中國企業并購并制裁部分中國企業
海外并購是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因為通過并購不僅可以迅速獲得技術、人才、銷售渠道以及更廣泛的海外市場,還可以避免出口模式帶來的跨國運輸高額費用和他國關稅壁壘阻礙。但自貿易摩擦以來,特朗普政府利用《外國投資風險審查現代化法》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阻止中國對美國的投資、美國對國外的技術出口和合作以及擴大受管制技術范圍,對中國企業在美并購進行嚴格審查,將因未決的國家安全考慮而放棄的中國并購交易數量推高至歷史最高水平。在2017年,中國企業共對美實施并購項目僅82個,實際交易金額僅120.3億美元,僅為2016年(并購項目164起和交易金額345億美元)的1/3。
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不僅加大對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審查力度,肆意擴大審查范圍,客觀上限制了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同時,美方以國家安全審查為由,對中國企業進行制裁,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先后將近三百家中國組織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很多中國企業淪為中美貿易摩擦的犧牲品,其中,為打壓強勢崛起的中國通信技術,美國以違反美國制裁規定和外來通信產品可能會影響其國家安全為由,先后對中國企業中興和華為進行了制裁和封禁,制裁直接導致中興進入休克狀態,并開出13億美元巨額罰單,而全面封禁華為使其不得不退出美國市場。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中美貿易摩擦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結束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歷年高速增長的局面,使得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大幅下降,貿易摩擦開始后的2017年和201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相比2016年分別下降19.3%和27.1%;對美洲的投資大幅降低,但對歐洲、非洲的投資快速增長,中國企業對美國的投資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在2017年和2018,中國對美投資流量分別為64.25億美元和74.77億美元,分別下降62.2%和56.0%;制造業仍是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的主要領域,但額度同比明顯減少;美國逆全球化的制度安排嚴重阻礙了我國企業海外并購進程,2017年,中國企業共對美實施并購項目僅82個,實際交易金額僅120.3億美元,僅為2016年(并購項目164起和交易金額345億美元)的1/3,同時中興、華為、??低暫涂拼笥嶏w等近三百家中國組織和企業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遭受強力的制裁和封禁。
面對貿易摩擦對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1)繼續加強中美之間有效的經貿磋商,穩定和改善對美投資環境,因為雖然中美已經達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降低了部分關稅,但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的25%關稅依然存在。另外可以適當放寬國內對外投資的限制,這樣會有更多對外投資需求,可以更好的平衡對外國特別是美國的綜合逆差。(2)繼續鼓勵我國企業投資區域的多元化發展,貿易摩擦爆發后,很多企業將投資轉向歐洲、非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區域越來越寬泛,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3)面對國內外嚴格的監管環境,我國對外直接投資企業應當強化投資者教育,樹立風險管理意識,增強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積極穩妥開展對外投資活動,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做好投資失敗的應對策略。(4)我國政府應不斷完善對外直接投資體制機制,創新對外投資管理政策,優化對外直接投資結構和投資方式,繼續加強規范和引導企業理性合規地開展對外投資,保持理性且審慎的態度,不斷促進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商務部,國家統計局.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
[2]邵燕敏,楊曉光.貿易摩擦背景下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態勢分析[J].科技促進發展,2018,(11).
[3]龔婷.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的中國對美直接投資[J].美國問題研究,2019,(2).
[4]張敏.“走出去”在機遇與挑戰中前行[N].國際商報,2019-09-27.
作者簡介:
1.沈蘭軍,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培訓中心主任,碩士。
2.劉宗珉,四川大學(匹茲堡學院)學生。
3.陳維哲,供職于中國農業銀行濟南分行,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