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爽 陳岸瑛



在市場經濟引導下,傳統工藝作坊從家庭生產進入企業化運作,品牌一方面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資產,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非遺傳承的穩定性。本課題組對全國310家傳統工藝企業進行了調研,從整體趨勢來看,企業越往前發展、市場規模越大,品牌意識也就越強(圖1)。從圖中可見,在310家傳統工藝企業中,70%已具備品牌意識。調研發現,多數企業認為自身品牌對所在地經濟文化有帶動作用。其中,40.97%的企業認為帶動作用大,23.23%的企業認為帶動作用較大,21.61%的企業認為有一定帶動作用,只有14.19%的企業認為無帶動作用。但是,與品牌自我認知和較高的自我評價相比,品牌推廣目前在企業整體投入中占比并不高。
多數企業自述的投入比重為:傳承生產→品牌推廣→產品銷售→企業運營。但從實際運營情況來看,企業投入比重依次為:傳承生產→企業運營→產品銷售→品牌推廣。企業在品牌推廣方面得分平均值為56,最大值129、最小值11,標準差24,說明多數企業在品牌推廣方面投入不足(圖2)。也就是說,雖然多數傳統工藝企業已具備品牌意識,但在品牌建設方面還剛剛起步(圖3)。通過描述性統計分析 310 個企業的總分、傳承生產、企業運營、產品營銷、品牌推廣得分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與標準差結果。從銷售渠道來看,老客戶、粉絲是傳統企業目前的主要消費群體,占銷售額的82.26%,以專賣店、朋友圈、政府采購等消費渠道為主,說明企業還沒有突破熟人銷售模式,尚未通過品牌傳播獲得更大范圍的消費者。
《中華手工》編輯部發布的《2018中國手工藝生態調查報告》顯示,多數消費者樂于接受價格范圍在100~300元的手工藝品,而手工品牌多定位在500元以上的中高端產品[1]。手工品牌過多強調自身價值而又與市場缺乏有效溝通,造成了生產方和購買方之間的心理差距。
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包含品牌知名度、被認可的品質、品牌聯想度及品牌忠誠度4個方面[2]。品牌可提高企業潛在的市場競爭力,建立品牌是企業發展必經之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消費者在傳統工藝產品選擇上逐步由被動消費變為主動消費,從感性購買變為理性購買。在這種情況下,靠大師頭銜來定價的傳統工藝市場已成明日黃花。
在本課題組的調研對象中,有不少是從家族企業中分化出來的現代企業,以及從大師品牌轉化而來的企業品牌。其中,源自河南汝瓷產區的“汝山明”品牌極具創新性和示范意義。下文將對此案例做簡要分析,初步探索自媒體時代傳統工藝企業品牌建構的一般規律。
汝瓷產區地域品牌發展狀況
汝窯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位于河南汝州而得名。北宋后,汝官瓷燒造技藝失傳。此后歷代皆有仿燒汝瓷,但成功案例多不在汝州。1957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要恢復祖國歷史名窯生產,首先要恢復汝窯生產和龍泉窯”。為此,臨汝縣(今汝州市)成立汝瓷廠開始試燒汝瓷。20世80年代,隨著汝窯的發掘和科學技術的運用,汝瓷(主要指汝官瓷)的復燒取得了很大成功。
汝州市和寶豐縣同屬古代汝瓷原產地保護范圍。2015年以來,兩地政府高度重視汝瓷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工作。經一系列產業扶持和宣傳推廣,汝瓷產業逐步呈現從技藝恢復階段向產業復興階段發展的態勢。近年來,汝瓷企業從100余家增長至300余家,并呈持續增長趨勢。
不過,與其他知名瓷區相比,汝州陶瓷產區的產業鏈仍不完善,各方面人才也較為欠缺。在鄰國日本,及中國臺灣、景德鎮、潮州、福建沿海等地,自2010年以來,仿燒汝窯的企業數量日益增多,企業規模、年產值、市場占有率和經濟回報都十分可觀。這些仿汝窯的出現既為汝瓷文化推廣帶來了機遇,也對處于復興初期的原產地汝瓷產業形成了挑戰[3]。
汝州地處于中原內地,交通不太發達,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觀念也相對保守,多種因素導致其在陶瓷產業發展上困難重重。在汝瓷的國際化、跨區域競爭中,源于汝州的“汝山明”品牌走出了汝州,整合優質資源,通過跨界合作探索出一條特有的發展道路。
“汝山明”的核心成員只有三五人,卻形成了設計研發、生產加工、品牌推廣、市場營銷的閉環,建立了生活類器物、高端手作、文創定制互為支撐的三大產品體系,從產業化角度服務多樣化的生活需求。
“汝山明”品牌的目標是讓習慣于互聯網消費的年輕一代用上汝瓷。在品牌初創階段,“汝山明”以小團隊作業、自媒體營銷,通過低成本的品牌傳播,使市場得到快速擴張,其做法值得汝州其他企業借鑒。
品牌初創設計與消費市場調研
“汝山明”品牌由汝瓷大師李廷懷的侄子李可明創立。李可明本科學習藝術設計專業,畢業后從事企劃工作,后又轉向室內設計。大學的專業訓練和工作后的實踐積累,使他在藝術設計、宣傳策劃等方面具備較高能力,為建構“汝山明”品牌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伯父的汝瓷企業中,他以管理者的角色進入,首先面對的是市場營銷。在北京經營“廷懷窯”汝瓷專營店期間,他對市場有了較多了解。他發現,價格高、實用性弱的大師瓷不好賣。在清華美院陶瓷系進修和參加文旅部非遺研培計劃的過程中,他進一步了解汝瓷的歷史文化內涵,也看清了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開始嘗試設計研發實用產品,打造帶有個人特色的汝瓷品牌。
品牌建設過程包括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后勤支持、品牌傳播和渠道分配等環節,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品牌策略的實施集中在視覺形象設計、品牌聯想、建立消費者和品牌深度關系這幾個方面,每項任務都是在品牌識別和品牌定位的指導下進行的[4]。對此,李可明開始摸著石頭過河,一邊思考品牌定位,一邊解決隨之而來的各種難題。
2016年,李可明開始了第一個嘗試:汝瓷與美酒的融合發展模式。他構思出“汝醉”產品系列,并于2017年1月注冊成立“汝山明”品牌,從海外博物館藏北宋汝窯珍品中汲取靈感,復燒“玉壺春”作為酒瓶,與河南當地的釀酒大師合作,推出“汝醉”酒。消費者喝完酒后,不是把瓶子丟掉,而是將瓶留下作為裝飾花插,進一步發揮其實用功能,起到了1+1>2的效果。在復燒“玉壺春”期間,他運用3D打印技術,最大程度地還原了原作。因白酒有易滲透、會揮發的特性,他反復試驗攻克了汝瓷開片后出現滲透的技術難題,用誠意和優秀的商業策劃書贏得了合作伙伴的加盟,使“汝醉”從創意向產品落地。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李可明相繼設計研發出“一盒汝豬”“有錢鼠”“月光寶兔”等系列產品,結合時令節日和消費情境,開展營銷推廣。這些產品品相好、格調高、價格適中,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可傳播的故事性,收獲了一大批粉絲,贏得了較好的市場回報。市場調研是產品定位和產品設計的前提?;ヂ摼W和電子商務的普及,簡化了市場調研程序,降低了調研成本。在推出上述產品的過程中,李可明沒有采取傳統的線下專營店銷售模式,而是選擇了互聯網眾籌模式。
互聯網眾籌是指用團購與預購的形式,在線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發起人利用互聯網的傳播特性,向公眾展示他們的創意,爭取網友的支持與關注。這種模式能有效了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市場規模,通過提前籌措到的項目資金進行生產,既節約成本又避免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與此同時,眾籌也顛覆了傳統的運營模式,將品牌形象建構置于產品生產和消費之前。
以“汝醉”為例,該系列通過京東、一條等眾籌平臺共進行過6次眾籌,從銷售額和瀏覽、支持人數來看,呈持續增長模式。尤其是2020年3月和6月的兩次眾籌,期間僅隔開3個月,但支持人數和籌集金額都達到新高(圖4)。
在兩次眾籌期間,“汝山明”持續進行網絡宣傳以品牌主動出擊,用產品連接人的情感,引導大眾消費。從“汝醉”系列產品的銷售來看,品牌黏性初顯。消費者通過與品牌持續溝通,對品牌產生感情,成為了品牌的擁護者和自覺推廣者,消費群體得到進一步擴大。
品牌形象建構與品牌傳播
“汝山明”在品牌創建和傳播過程中,注重挖掘汝瓷歷史文化價值,在古今銜接、推陳出新上下足功夫。以汝瓷傳世文物的珍稀度和歷史知名度為基礎,重視北宋美學的挖掘,以此與新時代消費升級需求相呼應。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清平樂》等以北宋為背景的電視劇熱播后,他抓住契機推出同款汝瓷產品,借船出海,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他還在汝州、汝瓷的“汝”字上大做文章,產生一系列聯想和雙關語義,在消費者心中制造反復、重疊的印象?!叭晟矫鳌倍ㄎ槐彼?,打出的廣告詞是“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這是形容汝瓷釉色之美最具代表性的詩句。為加強消費者視覺印象,李可明運用汝瓷特有的天青色和白色為主色調進行產品包裝設計。通過對宋代印刷字體的筆畫結構進行分析,采用宋體特有的末端為尖頭、豎筆畫有楷書頓挫的字體,在此基礎上加強了字體邊角的圓滑程度,使字體充滿現代感?!叭晟矫鳌背浞诌\用自媒體平臺,開設了微信公眾號、網絡旗艦店作為產品宣傳銷售的窗口,打開網頁能看到產品從創作靈感來源、工藝制作過程、產品寓意內涵等方面的詳細介紹。李可明還化身網絡主播,在網絡平臺上直播帶貨,收到了最高單場點贊關注度7.4萬、互動評論1.7萬條的佳績。
李可明通過參加政府、大學和行業組織舉辦的各類培訓班、工作坊,向社會介紹自己的產品與理念,提升自己在行業內外的影響。他還積極參加麟角、詠園、傳統工藝青年論壇等平臺組織的對話研討活動,拓展人脈,增加跨界合作機會。
他抓住各類官方媒體和自媒體采訪機會,向公眾宣傳汝瓷燒制技藝、北宋美學和創新設計理念,收獲了大批粉絲。疫情期間,他還組織人員到汝州開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動,幫助當地企業發展。
“汝山明”的品牌價值與啟示
品牌的價值體現在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上?!叭晟矫鳌逼放平⒊跗冢羁擅鲗W⒂谀骋粋€特定品類的極致體驗而設計。通過與消費者持續互動,使消費者成為品牌的忠實客戶,最終形成口碑效應而出現復購行為(圖4)。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僅考慮產品本身的性能,品牌傳遞的理念和溫度、對社交關系的影響均被納入了考量范圍。經過近4年的運營,“汝山明”的品牌效應已開始顯現。
由此可見,傳統工藝創新需要基于傳統出發,只有對傳統文化深入挖掘,才能建立傳統工藝的當代價值。但同時需要擁抱時代,使現代科技手段和傳播手段為己所用。
北宋傳世汝瓷寥寥無幾,大眾對汝瓷的印象多停留在歷史書和博物館中。“汝山明”品牌讓大眾走近了汝瓷,了解其短暫而輝煌的高峰,喚起了他們對宋人雅趣的神往?!叭晟矫鳌蓖ㄟ^科技手段復現北宋珍品,在保證品質的同時降低成本,使宋人雅趣走入尋常百姓家。通過對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汝山明”拓寬了汝瓷在當代生活中的應用,成功地建立起汝瓷在大眾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心目中的形象。
從“汝山明”的成功可見,在品牌建構過程中,明確企業品牌發展定位、與消費者形成互動是關鍵點。品牌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來建立企業與市場之間的溝通,讓消費者對品牌逐步建立信任、形成情感依賴,這個過程也是品牌建構和成熟的過程。
互聯網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極大降低了品牌建構和傳播的成本,特別是對于小微型傳統工藝企業而言?!叭晟矫鳌鄙朴谕ㄟ^互聯網了解和對接消費者需求,并通過低成本的自媒體傳播來建構自身的品牌形象。
與此同時,“汝山明”也善于“蹭”影視劇和網絡熱點,借船出海,提高傳播效率。還與知名設計師、名模及制酒、制茶大師跨界合作,共享傳播或銷售渠道,疊加品牌影響,產生“1+1>2”的品牌效應。在汝瓷的產業化發展中,他沒有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了一條彎道超車、從外圍突破的品牌建構之路,抓住了互聯網飛速發展帶來的紅利,為汝州汝瓷的當代發展探索了一條新路。
參考文獻
[1] 中華手工編輯部. 2018中國手工藝生態調查報告. 中華手工. 2018.07(153):98.
[2] (美)大衛·艾克、埃里克·喬瑟米賽勒. 品牌領導. 曾晶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1: 19.
[3] 趙俊璞.從保護文化生態多樣性角度談汝窯的定義與分類[J]. 美與時代: 創意(上). 2020(03): 60.
[4] (美)大衛·艾克、埃里克·喬瑟米賽勒. 品牌領導. 曾晶譯.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1: 12.
*本文為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振興中國傳統工藝的目標、標準與策略研究》(項目批準號19YJA76000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