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薩迦格言》蒙譯史略

2020-04-21 13:46:22趙春龍李正栓
西藏研究 2020年1期

趙春龍 李正栓

(1.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2.河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一、引言

13世紀上半葉,薩迦·貢嘎堅贊(1182—1251年)以格言的形式,吸收西藏本土文學營養,創作了《薩迦格言》。由此,后世藏族學者以此為藍本,競相模仿創作,形成了獨特的藏族格言詩文化。由于薩迦·貢嘎堅贊顯赫的宗教和政治身份,《薩迦格言》在創作完成之后不久便被翻譯成蒙古文,流傳于蒙古地區,藏族格言詩由西藏流向蒙古地區。

《薩迦格言》又被稱為《善說寶藏》《善書寶藏》,在蒙古地區因音譯被稱為《蘇布喜地》或《蘇布悉地》,其蒙古文譯本于13世紀末或14世紀初問世,之后又有幾種譯本以八思巴文、回鶻蒙古文、托忒蒙古文印行傳世。《薩迦格言》主要有索南戈拉、咱雅班智達南喀嘉措、莫日跟格根羅桑丹必堅贊、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丹津卻達爾、諾木圖因仁欽等人的蒙譯本,其中索南戈拉、莫日跟格根羅桑丹必堅贊、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的蒙譯本流傳較為廣泛,并產生了深遠影響。蒙古學者借鑒《薩迦格言》進行創作,一改先前創作主題,豐富了蒙古文學,并且《薩迦格言》中很多警句成為蒙古民間文學的一部分。同時,《薩迦格言》的蒙譯促進了其對外傳播,其多個外譯本直接由蒙譯本翻譯而來。《薩迦格言》的蒙譯本成為其走向世界文學圖景的源頭之一。由此,考察《薩迦格言》蒙譯史具有了多重意義。

二、《薩迦格言》蒙譯史略考

“據考查《善書》的第一個翻譯本是十四世紀索納木·卡拉(索南戈拉)譯的八思巴譯文,無疑這是世界上《善書》的第一個譯本了,現存最完整的是十八世紀察哈爾查干敖包廟(察干烏拉廟)的版本”[1]77。當前,隨著歷史、考古等學科的推進,與之相關的重要文獻和考古資料逐漸浮出水面,《薩迦格言》蒙譯面貌越發清晰。語境張力的擴展推動了《薩迦格言》蒙譯史的研究進程,擴大了其研究內容。在此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梳理了《薩迦格言》在蒙古地區的譯介情況,以譯者為中心,揭示各譯者翻譯《薩迦格言》社會之起因,厘清各個譯本及其眾多版本之間的演變關系。

(一)索南戈拉及其譯本

索南戈拉,因音譯不同又被稱為“索納木·卡拉”“索南嘎拉”“蘇那木喀喇”,忽必烈時期的密咒大師,具體生平經歷不詳。從其密咒大師身份和翻譯《薩迦格言》這一史實判斷,索南戈拉與藏傳佛教或蒙古皇室有著密切關系,且當時蒙古皇室和佛教學者對《薩迦格言》較為重視。譯者資料和相關文獻的匱乏給揭示索南戈拉翻譯《薩迦格言》之社會起因和考察其譯本的歷時流變帶來極大困難。但隨著考古的推進和文獻的發掘,索南戈拉譯本的不同版本漸次發現,其譯介傳播的面貌愈發清晰。筆者通過查閱大量考古資料、歷史文獻以及相關論文,系統梳理了索南戈拉譯本的歷時流變情況,力求全面呈現該譯本的整體面貌(見表1)。

表1:《薩迦格言》索南戈拉蒙譯本概覽

現有的索南戈拉譯本以木刻本、手抄本和印刷本的形式呈現,其中木刻本為考古殘片,手抄本和印刷本為完整譯本。

1906年,芬蘭國父馬內漢將軍(C.G.Mannerheim,1867—1951年)在亞洲旅行期間從新疆獲取《薩迦格言》八思巴蒙古文譯本木板殘頁一張,即赫爾辛基殘片。1912年,芬蘭學者蘭司鐵(G.J.Ramstedt,1873—1950年)在其《一件方體字蒙古文殘文書》一文中首先刊布該殘頁圖片。1952年,蘭司鐵學生兼合作伙伴、芬蘭研究八思巴文的代表人物潘提·阿爾托(Pentti Aalto)發表《阿爾泰研究一:馬內漢所獲八思巴蒙古文殘文書》一文,最先確定該殘文為《薩迦格言》八思巴蒙古文譯本的一部分。

德國柏林殘片中的兩張為格倫威德爾(Albert Grünwedel,1856—1935年)和勒柯克(A.von Le Coq,1860—1930年)在新疆發現。1905年12月至1907年4月,兩人率領的德國探險隊對我國新疆地區進行第三次考察,途中在吐魯番發現《薩迦格言》八思巴蒙古文譯本殘片。潘提·阿爾托于1955年發表《八思巴字蒙古文〈薩迦格言〉殘片》一文,最早對該殘片內容進行轉寫、翻譯與釋讀。“李蓋提于1964年對該殘片、柏林的另外一件《薩迦格言》殘片以及赫爾辛基殘片進行了系統研究”[2]61。基于柏林的另外一件《薩迦格言》殘片,潘提·阿爾托寫出《八思巴蒙古文〈薩迦格言〉的第二件殘片》一文,指出德國柏林3件殘片與芬蘭赫爾辛基殘片同屬一個版本。

2001年8月,我國蒙古學專家從敦煌莫高窟北區第163窟中發現的大批文獻中整理出一木刻版八思巴文《薩迦格言》。嘎日迪在其《敦煌莫高窟北區出土蒙古文和八思巴文文獻標音釋讀(二)》一文對該殘片進行了考證,“這是繼吐魯番出土柏林收藏八思巴蒙古文《善說寶藏》之后的又一文獻,但是版本不同。元代,具體印行年代不詳”[2]124;并指出該殘片與赫爾辛基和柏林收藏的版本有所不同,系佛經版式。由此說明,元代木刻版刊印的《薩迦格言》索南戈拉八思巴蒙古文譯本至少有兩個版本。

俄羅斯圣彼得堡科學院圖書館存有三件手抄本,一件由魯德涅夫(Rudnev)從布里亞特人手中獲得;一件由賈赫里克(Jaehrig)于1782年所得;另外一件信息不詳。據考證,以上三個手抄本均為索南戈拉翻譯的《薩迦格言》譯本。此外,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和布達佩斯匈牙利科學院圖書館藏有索南戈拉譯本手抄本,學界對這兩個譯本研究較多。匈牙利科學院圖書館手抄本為匈牙利蒙古學家路易斯·李蓋提(Louis Ligeti,1902—1987年)于1921年至1931年在內蒙古考察旅行期間從卓索圖盟喀喇沁旗公爺府處獲取。該手抄本以《蒙文版善說寶藏》(LeSubhasitaiatnanidhiMongol)為名于1948年在布達佩斯出版,并附藏文原文。值得注意的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和布達佩斯匈牙利科學院圖書館的兩個手抄本與木刻本的刊印文字形式不同,均為回鶻蒙古文謄寫,由此說明《薩迦格言》索南戈拉譯本由八思巴蒙古文和回鶻蒙古文同時刊印。

196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東方語言研究所蒙古文、藏文專家詹姆斯·薄森(James E.Bosson)以《薩迦格言》藏文本和布達佩斯蒙譯本為底本,參照美國國會圖書館蒙譯本,分別對藏蒙兩種文字的《薩迦格言》進行了拉丁文轉寫、翻譯和注解,出版《格言寶藏:藏蒙雙語〈薩迦格言〉》(ATreasuryofAphoristicJewels:TheSubhasitaratnanidhiofSaSkyaPanditainTibetanandMongolian)一書。1989年9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密咒大師·索南戈拉翻譯、照那斯圖和思欽朝克圖校注、仁欽戈瓦校訂的《善說寶藏》。

綜上所述,索南戈拉蒙古文譯本自問世以來,以木刻本、手抄本以及印刷本多種形式呈現,同時以八思巴蒙古文和回鶻蒙古文刊印或手抄,流傳時間長,版本數量多,影響廣泛。

(二)咱雅班智達索南嘉措及其譯本

索南嘉措(1599—1662年),又被譯為“那木喀嘉措”“那木海扎木蘇”,在蒙古地區被稱為咱雅班智達。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高僧、政治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和文學家,咱雅班智達對促進蒙古地區政治、文化的發展以及密切蒙藏之間的政教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外,他創制了適用于衛拉特蒙古的托忒蒙古文,并用其來翻譯佛典、醫書以及文學作品,極大促進了衛拉特文化的進步。咱雅班智達弟子拉德那博哈得拉所撰的《咱雅班第達傳》對其一生有著詳細描述。

當前國內外學界對咱雅班智達的政治和宗教貢獻研究較多,對其語言和翻譯成就研究較少。葉爾達在其博士論文《拉布占巴·咱雅班第達·那木海扎木蘇之研究》中對咱雅班智達創制托忒文字和翻譯佛學經典的史實進行考證,提出“咱雅班智達創制托忒蒙古文的時間為1648年”“其翻譯佛經起止時間為1638—1662年”“咱雅班第達是為了譯經事業的需求而完善回鶻蒙古文,從而創造了托忒文”[3]1。綜合上述觀點,咱雅班智達將《薩迦格言》翻譯或改寫成托忒蒙古文的時間應為其創制托忒蒙古文的1648年至其圓寂的1662年之間;其使用托忒蒙古文翻譯《薩迦格言》旨在傳播宗教文化,以促進托忒蒙古文在蒙古地區的普及。

目前,學界對《薩迦格言》咱雅班智達譯本并未展開深入研究。筆者囿于資料匱乏,沒有查閱到該譯本,無法分析其譯本風格。但是,從前蘇聯學者H·雅洪托娃對咱雅班智達《金光明經》譯本的分析中可一窺其翻譯原則與風格,“扎雅班弟達(咱雅班智達)譯本的特點在于對藏文原文作了極其嚴謹的研究,譯本除藏語中定語位于被說明詞之后的情形外,詞匯的數量和順序都保持原樣。再有,衛拉特文本同藏文本一樣,對梵文人名、地名及常用的宗教術語都作了翻譯,而沒有作音譯”[4]39。據此分析,咱雅班智達在翻譯之前對藏文本做了大量研究,在翻譯過程中盡可能忠實于藏文本的形式及內容。這些翻譯原則可能被運用到《薩迦格言》的翻譯之中。

(三)莫日跟格根羅桑丹必堅贊及其譯本

莫日跟格根羅桑丹必堅贊(1717—1766年),又被譯為“莫日根·葛根·丹畢堅贊”,蒙古族著名高僧、文學家和翻譯家,為蒙古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和蒙藏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他以過人的聰明才智,使用自己的母語和文字撰寫了大量詩歌和箴言詩,編寫過很多有影響的語言、歷史方面的著作,還翻譯了大量的藏文佛教典籍”[5]107。

莫日跟格根所處的時代蒙古地區對藏傳佛教極為推崇。長期在寺院接受教育的蒙古族青年因長期脫離自己的傳統文化而不能流利地使用本族語言和文字進行交流。作為當時蒙古族杰出的佛教學者,莫日跟格根針對這種情況,身體力行,把藏文經典翻譯成蒙古文,幫助蒙古僧眾使用本民族語言誦經說法,并在文學作品中對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人表現出崇敬之意。在此背景下,莫日跟格根將《薩迦格言》由藏文翻譯成蒙古文,以此來提高本民族語言的使用率,同時傳播佛教文化。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莫日跟格根注重把握原文的精神實質,提倡譯文對原文的忠實性,“把莫日跟格根翻譯的《薩迦格言》同藏文原著進行對照,無論是在理解原文還是在表達方面,均沒有明顯失誤。他的譯文可謂古樸、簡練、準確,譯文中增減詞語少,詩行前后顛倒少,詩句押韻少(包括詩首、詩腰、詩尾的押韻)”[5]121。

莫日跟格根譯本于18世紀中葉譯成之后在北京以木刻本刊行,流傳廣泛。據不完全統計,該譯本現有北京木刻本、布里亞特共和國木刻本以及美國國會圖書館手抄本幾個版本(見表2)。

表2:《薩迦格言》莫日跟格根羅桑丹必堅贊蒙譯本概覽

(四)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及其譯本

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1740—1810年),又被譯為“察哈爾格西羅桑楚勒特木”“察哈爾格布西魯布桑楚魯圖木”“羅布·桑楚魯騰”“薩囊徹辰”,蒙古族著名高僧、翻譯家、文學家、史學家,精通佛學、文學、語言、歷史、翻譯等社會科學和天文、歷法、醫學等自然科學,并著有《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全集》。察哈爾格西弟子羅布桑桑若布尼瑪所著的《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傳》對其生平事跡和文學作品作了詳細描述。

清朝時期,察干烏拉廟是全國重要的木刻和印刷中心之一,印刷了大量佛教經典、民間諺語格言、箴言、口頭詩歌、祝詞贊詞、傳說故事等書籍。察哈爾格西曾擔任該廟的主持人、譯者和印刷蒙藏經文負責人,翻譯和刊印了大量藏文經典。他的“印刷蒙藏經文負責人”這一身份成為其《薩迦格言》譯本保存最為完整的重要原因。作為高僧大德,察哈爾格西心懷眾生,注意引導眾生從善,為此撰寫了大量道德勸誡詩。由此分析,將富有哲理、勸誡眾生的善書《薩迦格言》由藏文翻譯成蒙古文也是其心懷眾生的重要體現。《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傳》的相關記載印證了這一觀點,“應別人的請求提議,上師(察哈爾格西)將薩迦班知達的善言《蘇布悉地》及其注釋譯成蒙文”[6]198。

察哈爾格西“在語言修辭方面有極高的講、辯、撰等能力”[6]193。這為其翻譯《薩迦格言》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為其譯本的語言風格定下基調,即講究韻律、語言優美、通俗易懂。國內蒙古文、藏文專家烏力吉巴雅爾對照《薩迦格言》藏文本,對索南戈拉、莫日跟格根以及察哈爾格西的蒙譯本進行了對比分析,指出“在翻譯上能把握原文精神實質,既按原文詞語排列,又非常忠實原文的,最后是察哈爾格西譯本……從巧妙地使用語言藝術,諸如選詞、修飾、押頭韻和腳韻等多種藝術手段,使譯文變得生動活潑、貼近讀者方面來看,首先是察哈爾格西的譯文”[5]117。

察哈爾格西譯本于1778年在察干烏拉廟刻版刊印,之后有木刻本、手抄本、印刷本等多個形式的版本流傳于世,廣受歡迎。根據已有文獻,將該譯本幾個版本的基本信息進行梳理,以呈現其歷時流變情況(見表3)。

(五)其他譯者及其譯本

《薩迦格言》還有蘇尼特人丹津卻達爾和布里亞特人諾木圖因仁欽的蒙古文譯本。由于這兩個譯本流傳不廣,譯本和譯者的資料有限,故不在此展開論述。

表3:《薩迦格言》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蒙譯本概覽

三、《薩迦格言》蒙譯特征

相較于《薩迦格言》其他語種的翻譯來說,其蒙譯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廣,產生的譯本數量僅次于漢譯本數量。從翻譯歷程整體考察,《薩迦格言》蒙譯表現出較強的政治性、宗教性、文學性等譯介特征。政治性表現為其譯介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宗教性表現為譯者均為佛教高僧大德;文學性表現為譯者以詩譯詩,保留了原文本的詩歌形式。

(一)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關

自13世紀中葉薩迦·貢嘎堅贊抵達涼州同闊端王會晤起,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先后經歷了兩次重要的弘傳期,第一次弘傳期從13世紀中葉至元王朝敗退北京的14世紀后半葉,主要在蒙古王公貴族中傳播;第二次弘傳期從16世紀后半葉到清朝晚期,由蒙古王公貴族傳至廣大民眾。蒙藏政治關系以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傳播興衰為標志,經歷了同樣的歷程。兩次弘傳期中蒙藏密切的政教關系反映在文學交流上。在第一次弘傳期,蒙藏文學交流處于伊始階段,藏族文學經典傳至蒙古地區較少;至第二次弘傳期,蒙藏文學交流達到鼎盛,大批藏文經典被翻譯成蒙古文,對蒙古族文學產生深遠影響。以《薩迦格言》蒙譯為窗口,能夠窺探出蒙藏政治、宗教、文化的交流歷程。元朝時期,由于薩迦·貢嘎堅贊、八思巴以及薩迦教派在元王廷中的顯赫地位,《薩迦格言》被翻譯成蒙古文,但僅有索南戈拉譯本。自16世紀后半葉之后,蒙藏文學交流深入開展,《薩迦格言》出現了咱雅班智達、莫日跟格根、察哈爾格西等人的多個蒙譯本。《薩迦格言》蒙譯史折射出蒙藏政治、宗教、文化、文學的交流史。

(二)譯者為佛教高僧大德

從《薩迦格言》的蒙譯者分析,眾多譯者具有同一身份,即佛教的高僧大德。索南戈拉為密咒大師,咱雅班智達、莫日跟格根、察哈爾格西均為蒙古族著名高僧。咱雅班智達多次奔波于蒙古和西藏之間,對密切藏傳佛教格魯教派與衛拉特蒙古之間的政教聯系和發展蒙藏經濟文化關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莫日跟格根為傳播本民族文化和促進蒙藏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察哈爾格西心懷眾生,注意引導眾生從善。幾位譯者與作者薩迦·貢嘎堅贊的宗教身份一致,同樣心懷眾生和社會責任,為傳播佛教和促進本民族發展貢獻一己之力。由此判斷,政教貢獻卓越和文學成就突出的貢嘎堅贊為幾位譯者之榜樣。譯者與作者相同的身份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薩迦格言》的蒙譯。

(三)譯本均保留詩歌形式

在兩次弘傳期,蒙古地區極度推崇藏傳佛教。在此背景下,佛教經典和藏族文學成為蒙古學者推崇的重要對象。蒙古學者大量翻譯藏文經典,尤為注意對藏文本的忠實性。在《薩迦格言》的翻譯中,幾位譯者以詩譯詩,盡量忠實原文的內容與形式。“在藏譯蒙古文實踐中的直譯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莫日跟格根的時代。察哈爾格西羅桑楚勒特木則是堅持自由開放式翻譯的代表”[5]125。索南戈拉與莫日跟格根的翻譯觀較為一致,堅持藏譯蒙古文的直譯傳統,盡量按原文詞語排列,譯文中增減詞語少,詩行前后顛倒少,注重把握原文的精神實質;察哈爾格西使用“選詞、修飾、押頭韻和腳韻等多種藝術手段,使譯文變得生動活潑、貼近讀者”,體現了其自由開放式翻譯風格。藏族格言詩具有朗朗上口,易于背誦的特點。《薩迦格言》蒙譯本詩歌形式的保留促進了佛教文化的傳播,凸顯了其教化功能,這與譯者翻譯初衷高度一致。

四、《薩迦格言》蒙譯影響

安東尼·皮姆指出,“翻譯史研究應表達、討論或解決影響我們當前的實際問題”[7]。分析作品譯介影響為表達、討論或解決當前實際問題的重要方面。深入分析《薩迦格言》蒙譯影響對考證和梳理蒙藏文化關系起著重要作用。綜合來看,《薩迦格言》蒙譯影響表現為促進了其自身對外傳播和豐富了蒙古文學樣式兩個方面。

(一)促進其對外傳播

翻譯作為溝通不同語言文化的中介對文學作品的傳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沒有翻譯的中介,一些文學作品充其量只能在其他文化和文學傳統中處于‘死亡’或‘邊緣化’的狀態。同樣,在其世界各地的旅行過程中,一些本來僅具有民族影響的文學作品經過翻譯將產生世界性的知名度和影響,因而在另一些文化語境中獲得生命”[8]24。《薩迦格言》的蒙譯使其獲得諸多國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在域外文化語境中獲得生命。

為形象表達《薩迦格言》蒙譯對其對外傳播帶來的影響,特繪制“《薩迦格言》對外譯介概覽圖”(見圖1、圖2)。圖1為《薩迦格言》經由其蒙譯本對外譯介情況,圖2為《薩迦格言》由藏文本對外直譯或轉譯情況。對比發現,從文本被發現、收藏、出版的域外地區分布來看,《薩迦格言》蒙譯本或由其譯出的譯本分布在卡爾梅克、布里亞特、圣彼得堡、烏蘭巴托、哥本哈根、赫爾辛基、柏林、華盛頓、布達佩斯、伯明頓以及東京等11處,經由藏文本譯出的譯本分布在孟加拉、巴黎、愛沙尼亞、加爾各答、圣彼得堡、布拉格、伯克利、波士頓、伯明頓以及東京等10處;從現有的外譯本語種來看,經蒙譯本直譯或轉譯而來的有英文、俄文、匈牙利文、日文等4個語種譯本,經藏文本直譯或轉譯而來的有英文、法文、德文、俄文、捷克文、日文等6個語種譯本;從譯本情況和翻譯過程來看,蒙譯本或由其譯出的譯本均為全譯本,且存在轉譯現象,經由藏文本譯出的譯本包括全譯本和節譯本,且存在二次翻譯、三次翻譯和改寫的情況。從對比分析中可以看出,《薩迦格言》的蒙譯提高了其在國外的影響力,使其由民族文學走向世界文學成為可能。

圖1:《薩迦格言》對外譯介概覽一 圖2:《薩迦格言》對外譯介概覽二

(二)豐富蒙古文學樣式

蒙古族文學吸收藏族文學的過程可分為翻譯、模仿和創作三個階段,集中體現在對佛教故事、高僧傳記、勸喻詩、儀軌詩等文學題材的借鑒上。《薩迦格言》在蒙古地區的傳播同樣經歷了以上幾個階段,并對蒙古族的格言詩、勸喻詩以及注疏文學產生重要影響。

《薩迦格言》進入蒙古族文學系統為其原有的蒙古格言詩注入新的血液和營養。蒙古格言詩模仿《薩迦格言》的寫作形式,以物為喻,借喻說理;借鑒《薩迦格言》弘揚佛法,道德勸誡等主題思想,一改之前以英雄史詩為主題的單一寫作形式。由此,蒙古學者創作出大量格言詩作。例如,魯布桑普仁萊著有《水晶鑒格言》《凈鑒格言》《益眾格言》《金釵之言》,伊希巴拉珠撰有《世俗格言》《夜鶯訓言》。蒙古地區撰寫格言詩的多為佛教學者,這些學者從世俗和宗教兩個方面對民眾進行道德勸誡,如察哈爾格西·羅桑楚臣撰有《煙酒訓言》,勸誡民眾戒煙戒酒。借鑒《薩迦格言》寫作風格的勸誡詩語言樸素形象,對蒙古民眾起到了很大的道德教化作用。

自《薩迦格言》問世以后,后世學者不斷對其進行注疏,或融入哲理進行解說,或添加故事解釋詩作,如仁欽拜的《薩迦格言注釋》以54則富有哲理且饒有興趣的故事注解《薩迦格言》部分詩作。隨著《薩迦格言》的傳入,為格言詩注疏這一文學傳統傳至蒙古地區。例如,察哈爾格西在翻譯《薩迦格言》之后,為其注疏寫成《薩迦格言注釋·如意鑰匙》。注疏傳統增強了格言詩的藝術感染力,密切了蒙藏之間的文學關系。班欽·索南達瓦模仿《薩迦格言》撰寫了大量勸誡詩,結集為《白蓮花束》。及至19世紀,西藏作家央金加比羅堆為該書注疏著有《白蓮花束陽光注》,后被譯為蒙古文并出版。

五、結語

《薩迦格言》蒙譯史是蒙藏文學文化交流史的一個縮影。通過梳理和考察《薩迦格言》蒙譯本及其蒙譯史,可以窺探出蒙藏之間政治、宗教、文化、文學等方面關系的歷時演變,反映出藏族宗教和文學典籍經由蒙譯走向世界的譯介歷程。同時,《薩迦格言》在蒙譯過程中表現出的譯介特征體現了藏族文學典籍蒙譯的普遍特征。《薩迦格言》蒙譯史的梳理為民族文化典籍民譯史和外譯史的書寫和完善打下了堅實基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首页亚洲国产丝袜长腿综合|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 欧美激情伊人| 成人国产免费| 99久久免费精品特色大片|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激情视频综合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久久伊人操| 久久综合婷婷| 18禁黄无遮挡网站|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模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小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美女被操91视频|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欧美色图第一页| 亚洲VA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免费高清毛片|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色|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三区二区| 亚洲天堂福利视频|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久久一级电影|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青青国产在线| 欧美性精品|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91色国产在线| 亚洲精品老司机|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不卡| av在线无码浏览|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好紧太爽了视频免费无码|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日本www在线视频|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91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1级黄色毛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国产久草视频|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国产导航在线|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久久激情影院| 日本成人一区|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久久黄色小视频| 日韩欧美91|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a在线观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