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林波



聚焦全球經濟:
風險鐵三角再次迫近
國際清算銀行在《2016年的全球經濟年度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正陷入生產力增長過低、杠桿率高企和宏觀政策空間收窄所構成的“風險鐵三角”(risk trinity)之中。之后,歐美經濟緩慢復蘇,走出經濟低谷,“風險鐵三角”有所緩解。但是,如今“風險鐵三角”似乎再次迫近。
第一,生產力增長過低。按照世界銀行統計,危機前的2000-2007年,全球經濟年均增速為3.5%,而危機后的2010-2018年,年均增速降為3.0%,其中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更是從2.6%降至2.0%。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連續五次下調了2019年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預期值至3%,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平。經合組織(OECD)預計,2019-2020兩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停滯在2.9%,2021年將小幅升至3%。經合組織表示,全球經濟陷入了困境,除非各國政府改革政策和投資方式,而不是僅僅希望出現周期性的增長,否則全球經濟不會復蘇。美國公布的2019年三季度GDP增長數據顯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9%,略低于二季度的2.0%,美國制造業持續萎縮,2019年10月工業產出月率為-0.8%,差于預期的-0.4%;產能利用率降至76.7%,前值為77.5%。經合組織將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2.4%下調至2.3%,并將2020年的增長預期下調至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歐元區2019年四季度經濟面臨萎縮風險,2019年歐洲實際GDP增長率將僅為1.4%,跌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歐委會近期更是將2019-2020兩年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下調至1.1%和1.2%。
第二,杠桿率高企。全球杠桿率水平在次貸危機后快速。上升,這主要來自政府債務增加的貢獻。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截至2018年末,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政府部門杠桿率在100%和50%左右,比次貸危機前分別高了大約30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以下簡稱:美聯儲)發布的最新一期《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美國金融體系穩定性面臨的風險近半年來保持平穩,但企業債務和家庭債務問題較為突出。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總融資占GDP的比重高達74.5%,已經超過次貸危機時期的融資水平(72.6%)。而美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美國家庭未償債務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3.95萬億美元,約占GDP的73%。美國平均每個家庭負債14.41萬美元,創歷史新紀錄。此外,貿易局勢可能威脅美國金融穩定。目前,投資者、金融行業和市場參與者均認為國際貿易局勢是近期威脅美國金融穩定的最主要風險之一。2019年7月31日,美聯儲宣布2008年12月以來的首次降息,此后又在9月、10月接連調降聯邦基金利率。
第三,宏觀政策空間收窄。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未來10年聯邦赤字率將處于4.4%至4.8%的高位。照此趨勢,2021年大概率將觸碰債務上限。歐元區國家財政政策還受到歐盟財政紀律制約,歐盟委員會己向多國發出了公共債務和預算支出可能超限的警告。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經連續三個月處于萎縮區間,Markit制造業PMI也徘徊于2009年以來低位,并有向服務業波及的趨勢,多行業就業等分項指標有所惡化。同樣,日本面臨著新困境。安倍晉三在2012年底上臺之后,提出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貨幣寬松、財政支出和結構性改革。基于2019年第三季度數據,這些舉措已經幫助日本的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了8.6%。但是,日本負債已經是經濟規模的兩倍,日元疲弱令出口商獲益,而且去年日股觸及27年高位。日本長期面臨的老齡化、勞動力短缺等問題,使得日本經濟在2019年第四季度季萎縮2.5%,2020年第一季度預計反彈0.6%,僅勉強避開經濟衰退??傊?,“安倍經濟學”影響減弱,日本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關注中國經濟:
經濟發展、技術創新、消費趨向
經濟發展:增長規模與重要節點改革開放40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從3600多億元,,上漲到2017年的82萬多億元。預計2019年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將突破100萬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將破1萬美元。2019年亞洲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二,其中,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9%。
當然,過去40年高達9.7%左右的增長速度難以為繼。2019年前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分別是6.4%、6.2%和6.0%。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51.0億元,同比“下降2.9%(按可比口徑計算,考慮統計制度規定的口徑調整、統計執法增強、剔除重復數據、企業改革剝離、“四經普”單位清查等因素影響),降幅比1-9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75.6億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9月份擴大4.6個百分點。
制造業下滑的確值得關注。2020年1月3日,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首個議題聚焦制造業穩增長。會議指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制造業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要用改革辦法和市場化措施,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動能,促進制造業穩增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到2020年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7年來,中國每年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這一成績舉世矚目,難以復制。
2020年既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又是“十四五”的啟動規劃之年。按照“十三五”的規劃目標,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擴大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
技術創新:爆炸式發展與創新困境大數據時代來臨。國際數據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全球數據量大約每兩年翻一番,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比2010年增長近30倍。根據ZDNET的統計預計,到2020年,我國產生的數據總量將超過8.5ZB(1ZB代表10萬億億字節),是2013年的10倍。與此同時,大數據產業在2019年達到8千億元,2020年將突破1萬億元大關。
我國北斗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務。同時,這也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4000億元。
人工智能不斷深化。1988年,“深思”擊敗丹麥特級大師拉爾森。2016年谷歌設計開發的阿爾法狗4:1勝韓國的李世石。之后,阿爾法狗的升級版Master更強大,橫掃棋壇取得60連勝。2020年,我們將看到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新興行業的持續性影響。正如李彥宏所言: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新標簽。如果說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娛樂方式,那么智能經濟將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將大大提高人類的生產力。
加強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電力儲能、氫能等新興技術的引導,將實現傳統能源向新能源的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明確指出,建設能源互聯網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抓手。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到2050年實現“兩個50%”的重要判斷,即“2050年我國能源清潔化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50%和終端電氣化率(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50%”。此舉將對我國能源生產與消費革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創新困境。一方面,從國際上來看,以美國為代表的利益集團開始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標志性的事件是與華為和中興的沖突。另一方面,從微觀層面來看,國有企業創新不如民營企業,而中小企業創新又面臨著資金匱乏、人才不足、參差不齊等問題。以大數據為例,企業之間較為廣泛地存在著信息孤島,彼此數據不愿意開放,無法共享,一定程度上又存在,著重復建設,產業內部缺乏統一的標準,協調整合相對滯后,嚴重地影響了創新的效率。
消費趨向:消費分層
農村市場,不容忽視。聯合國國際農發基金發布2019農村發展報告顯示,約有5億青年人生活在聯合國所定義的農村地區,如果加,上與農村地區具有共性的半農村地區及郊區,這一數字將增至7.8億人。中國農村線上購物雖然不如城市發達,但擴張速度更快。從2014年到2017年,中國農村地區的線上零售額從1800億元增長至1.24萬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91%。阿里巴巴淘寶村從2013年的20個增至2018年的3202個。
市場下沉,值得關注。2011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27%,之后每年基本上保持1%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2019年肯定會突破60%。即使如此,我們必須關注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的消費落差,關注一線城市的核心區域與城鄉結合部的消費落差。這也就是為什么拼多多能夠在2015年成立,短短4年時間,擁有了5.36億用戶,到2019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GMV為8402億元,同比增加144%,總收入75.1億元,同比增長123%。拼多多股價曾經出現暴漲,總市值逼近500億美元,超過京東,成為中國第四高市值的互聯網公司。
中國消費,值得期待。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76萬億美元,與同期的美國零售及餐飲業銷售額相比,相差2637億美元,比2017年的差距縮小了522億美元。2019年我國消費品總額將首次突破40萬億元,達到41.1萬億元,將連續6年保持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但是一旦對比人均最終消費支出,我們發現中美之間的差距還是巨大的,2018年我國人均最終消費支出為5212美元,美國則為51622美元,相差將近10倍。另外,我國的消費率為54.3%,而美國為82.1%。如此說來,我國的消費潛力仍然值得期待。
小結
20世紀初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就曾以“地中海時代大西洋時代太平洋時代”作為人類文明演變的軌跡。今天,我們已經進入新世紀第三個10年的起點,環視全球,未雨綢繆,做好規劃,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促安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