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巧
【摘要】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它所追求的就是一種浪漫的意境,但這種浪漫要與現實教育結合起來。詩意的教學語言,可以將枯燥的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我們營造充滿詩意的課堂氛圍,讓孩子們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語文? 詩情? 畫意? 智慧? 想象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062-02
我們的教育呼喚靈性和詩意。一節充滿詩意的課堂,就會有優美的語言,優美的意境,就會有師生之間愉快的交流。當然我所說的充滿詩意的教學,不只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更是一種教學觀念。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像詩歌一樣優美,像詩歌一樣充滿想象和創造力。
一、充滿“詩情”的語言,營造具有“畫意”的課堂。
我們的課堂要想充滿詩情畫意,教師的教學語言首先應該詩意濃濃,它既要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要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同時,這種語言應該是充滿感情的,充滿著老師對教育的熱愛,對孩子們的關愛。
例如:在教學《江畔獨步尋花》這首古詩時,在課前,我播放了優美的古箏曲《云水禪心》,美妙的音樂一下子將孩子們帶入美麗的空間。上課鈴聲響了,我走上講臺:親愛的同學們,雖然春天姍姍來遲,但是阻擋不住春天的腳步。伴隨著校園的第一抹新綠,我們走進陽光明媚的春天。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簡潔優美的開場白,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大聲說:“喜歡。”我接著問:那誰能用成語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問,孩子們的話匣子可打開了,一個個爭先恐后:春天鳥語花香,春天姹紫嫣紅,春天鶯飛燕舞,春天花紅柳綠……我沒有想到孩子們積累的詞語這么多,真想讓每個孩子都說一說,但是課堂時間有限,不能無限發展。我接著:那么,親愛的同學們,春天是鳥語花香、鮮花爛漫的季節。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詩人都寫了和花有關的詩句,你還記得哪一句呢?詩意的語言,加上層層拓展延伸,孩子們的表達欲望空前高漲,把平時積累下的詩句都說了出來,看著一雙雙小手,我真不忍心打斷,但又不得不示意我們將進行下一個環節。于是,就在“春天的泗水濱清風拂面,萬紫千紅的花朵裝扮了美麗的春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江畔獨步尋花》的引言中走進了古詩。
二、富有詩意的引導,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
本來,古詩教學是很枯燥的,孩子們大多不喜歡,但由于我在課前的精心準備,尤其是課堂教學語言設計得優美流暢,每一句話都像詩一樣優美,像散文一樣流暢,不僅敲開了學生的心靈之窗,調動了孩子們的表達欲望,同時模仿著老師去表達,讓整個課堂充滿詩意。
課堂精彩片段: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枝繁葉茂的花朵把花枝都壓彎了,戲鬧的蝴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宛轉歌唱。親愛的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眼前……話音剛落,孩子們:讀了這首詩,我眼前仿佛出現了小路兩邊的花枝繁葉茂;讀了這首詩,我眼前好像出現了鶯飛蝶舞的快樂景象;讀了這首詩,我好像也成了一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自由的飛舞;我好像是一只黃鶯在枝頭唱歌……古詩教學變成了散文誦讀。繼續: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啊!竟然由幾句詩句就把自己也想象成了詩中的蝴蝶和黃鶯,可以看出當時的景色有多美啦!老師真心為你們點贊哦!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教育如果缺乏“詩情”和“畫意”,就失去了人文性,就沒有性情的凈化和陶冶,也就沒有美感和靈魂的升華。同時說明了“富有詩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
三、充滿詩意的設計,激發學生的想象空間。
詩意的教學理念,讓我們的課堂詩意濃濃,智慧的教學設計,讓我們的課堂與眾不同。我們教會孩子詩意的享受,同時,也要教會孩子靈活的思考,詩意的表達。
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時,巧妙的設計和引導孩子們學習和理解“飽經風霜”這個詞語。無論從理解上,還是表達,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講到這個詞語時,我先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有沒有看到過飽經風霜的臉,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個車夫的臉。這樣的設計,學生的反應非常積極活躍。有的說:車夫的臉色看上去很蒼老的,他雖然三十歲剛出頭,但是看上去卻像是個老年人了。有的說,車夫的頭發那么亂,像一堆稻草一樣,臉色發黑,臉頰消瘦,一看就是營養不良……然后,我又進一步啟發引導:你們從車夫這張飽經風霜的臉上還看出了什么?學生的反應更加熱烈。有的說:我從這張臉上看出車夫家里的生活困難,吃不飽飯。有的說:我從這張臉上可以看出車夫拉車非常累,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為了全家人的生活,他必須拼命去干活……通過這種交流的學習方式來理解,讓“飽經風霜”這個詞深入到學生的心靈深處,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又一詞深刻體驗和收獲。這樣的引導理解遠遠比單純的解釋這個詞的意義要有用得多。
充滿詩意的教學設計,能深入淺出,由易到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管是詩意的教學語言,還是詩意的教學設計,它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課堂涌動詩的靈性,彌漫詩的浪漫和芳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馮敏.談怎樣讓語文課堂充滿詩意[J].教育革新,2009(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