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利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本校Team Modle 智慧教室使用現狀,探索新的課堂形態、學習、教學方式,旨在創新課堂教學結構,優化Team Modle智慧教學設計思路,構建智慧課堂教學過程學習評價體系,實現對信息化時代資源的最大利用,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智慧教室;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7-0254-02
引言
人類對Team Modle智慧教室最早的認識是通過美國學者羅納德·雷西尼奧在1988年提出的Smart-Classroom理論,但是由于當時對智慧教室的應用技術和研究理論比較短缺,并沒有引起教育學者和教育部門的重視。新時期對智慧教室的研究和應用快速發展,得益于美國總統奧巴馬2009年1月在美國政府會議上對智慧教室建設的大力倡導。近年來,打造智慧城市、建設智慧校園、開發智慧教室等口號逐漸在我國出現并不斷發展,是由于溫家寶總理提出建設“感知中國中心”的主題后形成的智慧風,從而創新了信息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智慧課堂是以智慧教育模式為支撐,借助于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和智能硬件等設施打造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改變了傳統教學結構,引發新時代課堂教學的全面變革。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社會化的推廣和應用,有力的促進了現代教育的發展,有效地提升了教學質量,開啟了教育改革的新紀元,也成為當下教育界不斷探索和研究的新課題。
一、智慧教室的含義
智慧教室是針對課堂教與學過程提供便利、高效、智能的教學輔助環境,通過對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讓教學過程直觀、簡單,便于掌控。黃榮懷等[1]認為智慧教室方便教學內容呈現、便于獲取學習資源、增強課堂上師生交流互動;陳衛東等[2]認為智慧教室通過對智能設備的使用,方便獲取教學資源,利于教師從事教學活動,進而使師生無縫對接;聶風華等[3]認為智慧教室是利用軟硬件裝備,為教學提供智能服務的場所。
智慧教室的特征:
1.個性化
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授課,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學生的性格差異量身設置學習課程[4]。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還能輔助教師教學過程中因人而異進行授課。
2.電子教學用具齊全
不同科目的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各種電子教學用具,例如:數學課上作圖需要尺子、圓規等,而這些工具智慧教室都可以提供;音樂課需要背景音樂等等需求都可以得到滿足。工具齊全,使用方便。
3.互動方便、及時
教師通過智能設備展示教學內容,學習過程中需要針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教師需要解答學生的疑問或者需要對某個問題進行評價時,可通過電腦、平板、手機等輸入終端將自己的觀點、看法呈現于顯示設備上,從而進行解答、討論、評價。
4.快速統計教學過程中所需數據
在智慧教室進行授課或習題練習,可以根據需要快速統計出所需數據,通過數據分析,確定學生的需求方向,查漏補缺。
二、楊陵高新初級中學智慧教室類型及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一)智慧教室類型
根據黃榮懷等[5]對智慧教室的類型區分,我校智慧教室屬于清晰型。這類智慧教室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以講授為主,利用投影技術展示教學內容。可以利用網絡、拷貝等手段獲取教學資源,可以實現課程共享。學生回答問題可以搶答,教師也可以隨機抽取,以小組積分的形式進行小組之間的競賽,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課堂主題地位。學生還可以通過拍照、展臺等技術將筆記、問題等所需畫面呈現到屏幕上,進行討論、評價。
(二)智慧教室對教學有效性的影響
通過對學生、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訪談發現智慧教室對教學效果主要產生了以下影響:
1.對教學方式的影響
(1)節約課堂時間,習題練習方便、反饋快速
我校使用智慧教室的教師100%認為智慧教室進行習題練習的針對性強,比如對于選擇題類型,學生通過終端硬件設備選擇選項,老師收到學生的反饋信息后可以快速統計出結果,根據結果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查漏補缺,糾正教學中的錯誤問題。
(2)使PPT課件與課堂教學過程產生的問題完美融合
利用PPT進行教學,使教學更加直觀,可以展示圖片,播放視頻、音頻、動畫等,但是有時在教學過程中臨時需要添加的東西如果沒有提前設想到,便不能及時呈現出來。而利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需要插入PPT的資源可以及時插入,遇到課件上需要互動的環節還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針對課堂上即時產生的疑惑、想法可以記錄,課后反思等。
(3)教學過程中可以生成課件
在智慧教室進行教學,老師可以與學生邊交流邊討論然后書寫板書,課后可以產生一個過程性的課件,尤其適用于點評類的課程。
2.對學生的影響
(1)提高注意力
與傳統的黑板教學方式相比,智慧教室對圖片、音頻、視頻等資源的利用以及師生實時互動等手段,可以提高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調查問卷顯示,83%的學生認為由于智慧教室的使用,使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2)提高學習興趣
提高了注意力就會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調查問卷顯示,68%的學生認為由于智慧教室的使用,使自己的學習興趣增加。
(3)提高考試成績
調查問卷顯示,47%的學生在月考和期末考試中學習成績相對有很大提高。
3.對課堂的影響
(1)92%的教師認為智慧教室可以更好的利用學科教學資源,便于課堂教學過程的記錄和保存,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2)90%的教師認為在智慧教室的教學過程更加突出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3)95%的教師認為利用小組合作與全班討論,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團隊協作意識。借住即時反饋系統呈現的相關統計圖,使教學具有針對性、糾正錯誤及時。
三、結論
研究證明,運用智慧教室可以提高教學有效性,建議:
1.加大智慧教室使用培訓,讓每位教師都能熟練使用智慧教室,提高智慧教室的利用率。
2.積極探討和研究學科與智慧教室的應用結合,不斷改進和提高。
3.加大對智慧教室的管理,加強智慧教室項目建設,實現教學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黃榮懷,胡永斌,楊傻鋒,肖廣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開放教有研究,2012(2):22-27.
[2]陳衛東,葉新東、張際平.智能教室研究現狀與未來展望[J].遠程教育雜志,2011(4):39-45.
[3]聶風華,鐘曉流,宋述強.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統模型與建設案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3(7):5-8.
[4]張亞珍,張寶輝,韓云霞.國內外智慧教室研究評論及展望[J].開放教育研究,2014(01):84.
[5]黃榮懷,胡永斌,楊俊鋒,等.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開放教育研究,2012(2):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