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秋民 冷冬明 姚娟 胡粵輝 傅羽 劉紅嬰


[摘要]目的探討高齡產婦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為制定有效干預措施提供科學依據。方法3227例分娩產婦,按照產婦年齡不同分為高齡二胎組(523例)、非高齡二胎組(687例)、高齡一胎組(786例)、非高齡一胎組(1231例)。在四組新生兒出生7d采用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NBNA)進行評分,3個月時采用0~6歲小兒神經心理發育檢查表(兒心量表)進行神經心理發育評估。比較四組新生兒NBNA評分及適應能力、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和社交行為評分。結果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為(38.20±1.95)分,非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為(38.13±1.85)分,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34+1.89)分,非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40±1.85)分;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與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二胎組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及總分均明顯低于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齡產婦對新生兒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必須要提早干預,避免兒童出現發育偏差。
[關鍵詞]高齡產婦;新生兒;新生兒20項行為神經評分法;神經心理發育評估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5.009
高齡產婦一般是指分娩年齡>35歲,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同時輔助生殖技術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因此高齡產婦人數的增加趨勢越來越明顯[1-4]。鑒于以上因素,高齡二胎比例在韶關地區也快速,上升,與非高齡二胎比,隨著產婦年齡的增長,產婦出現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慢性病等基礎疾病的幾率也大為增加,胎兒異常幾率也逐步增加[5,6]本研究主要探討高齡產婦對新生兒的影響,為有效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3227例分娩產婦,按照產婦年齡不同分為高齡二胎組(523例)、非高齡二胎組(687例)、高齡一胎組(786例)、非高齡一胎組(1231例)。高齡二胎組產婦平均年齡(38.84±;1.67)歲,非高齡二胎組平均年齡(28.81±1.89)歲,高齡初產組平均年齡(36.42+2.45)歲,非高齡一胎組平均年齡(24.81±1.89)歲。四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報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通過后展開研究。
1.2排除標準[7]①孕期嚴重并發癥導致終止妊娠、孕期意外導致終止妊娠,新生兒娩出孕周<37周、死產;②產婦從未進行產前檢查或產前檢查有遺傳缺陷未終止妊娠;③新生兒娩出后發現復雜畸形或致命性缺陷;④未排外丈夫年齡影響因素:高齡組產婦丈夫年齡<35歲。
1.3研究方法在新生兒出生7d采用NBNA進行評分,3個月時采用兒心量表進行神經心理發育評估,對四組新生兒適應能力、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和社交行為等5個方面進行評價并對比[8]。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四組新生兒NBNA評分比較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
分為(38.20±1.95)分,非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為(38.13±1.85)分,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34±1.89)分,非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40±1.85)分;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與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四組新生兒神經心理發育評分比較高齡二胎組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及總分均明顯低于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研究均認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一般在20~29歲,年齡增高被認為是主要的妊娠危險因素之一,尤其是年齡≥35歲生育婦女的妊娠風險相對更加高[9,10]。近年來由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改變,產婦的年齡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高齡產婦逐年增多,既往研究表明高齡產婦的分娩率已達到5.7%[11,12]。高齡產婦作為產婦中的特殊人群,其妊娠過程中的風險明顯高于正常年齡的產婦[13]。而高齡產婦由于受孕時間比較晚,卵子受到污染的幾率也會明顯增加,胎兒不健康及發育不正常的風險也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由于產婦年齡的增加,機體各項功能均有較為明顯的退化,關節組織的彈性減弱,在子宮收縮時表現出明顯的力度不足,這將增加高齡產婦出現難產的風險,嚴重的會直接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14]。本研究結果顯示,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為(38.20±1.95)分,非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為(38.13±1.85)分,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34+1.89)分,非高齡一胎組的NBNA評分為(38.40+1.85)分;高齡二胎組的NBNA評分與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產婦的年齡并不會明顯影響新生兒的出生質量。但是3個月時采用兒心量表進行神經心理發育評分,結果顯示,高齡二胎組大運動、精細運動、適應能力、語言、社交行為及總分均明顯低于非高齡二胎組、高齡一胎組及非高齡一胎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高齡產婦新生兒出生后的發育情況與其他新生兒出現了差距,可能原因為:①因為產婦年齡的增加,家中老人年齡也較大,需要照顧,一胎正處在學齡期,亦需要父母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照顧,導致對于二胎來說家庭支持不足;②隨著二胎的出生,撫養成本高,經濟負擔也會增加,家長重體格發育易忽略了大腦發育。
總之,高齡產婦對新生兒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提倡定期兒童保健,指導早期發育,避免兒童出現發育偏差。
參考文獻
[1]袁博,姬靜璐,王博玉,等.NBNA對早產兒早期神經行為異常的影響分析.醫學綜述,2015,21(5):936-937.
[2]孫曉勉.兒童智力發育評價技術和智力發育異常.國外醫學(婦幼保健分冊),2012,13(5):261-262.
[3]熊麗.早期醫院一家庭康復對腦損傷早產兒近期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7):8-10.
[4]劉俐,邢珊,李改蓮,等.NBNA評分在評價早產兒腦發育、腦損傷及預后中的應用.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2):191-193.
[5]陳光福,張蘊芳,陳美清,等.早產兒腦損傷早期干預模式與臨床路徑研究.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1);:35-39.
[6]林陵,袁蘭英.超早期康復治療在促進高危兒神經心理發育中的作用.黑龍江醫藥,2019,32(2):468-469.
[7]劉蕓,黃高貴.全身運動質量評估結果在早產兒超早期康復處置方案指標制定中的應用.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7,32(2):223-225.
[8]冼翠華,李德峰,趙小琴.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的影響.浙江臨床醫學,2016,18(7):1300-1301.
[9]王柏林,蔣曉宏.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高危兒智能及精神運動發育的影響觀察.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6):2185-2186.
[10]金彩君,張麗華,單麗艷,等.感覺統合訓練對痙攣型腦癱患兒步態影響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1(3):206-210.
[11]俞玲玲,趙映敏,黃蘊,等.超早期綜合康復治療早產兒腦損傷的近期療效.江蘇醫藥,2016,42(13):1509-1511.
[12]鄧秀麗.區域性危重新生兒轉運系統的中遠期效果觀察.蛇志,2019,31(1):131-133.
[13]羅中文,黃廣文.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評分在評估早產兒腦發育中的效果.廣西醫學,2018,40(15):1678-1681.
[14]高樹輝,陳小強,林秀雯,等,妊娠期糖尿病對新生兒神經行為發育的影響.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4):2198-2200.
[收稿日期:2019-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