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振平 代成勇 高曉楓 紀浩聰 練勝強



[摘要]目的探討腹橫肌平面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對婦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的影響。方法320例需要進行婦科手術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B組、C組及D組,每組80例。A組給予0.25%羅哌卡因30ml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B組給予0.5μg/(kg.h)右美托咪定復合0.25%羅哌卡因30ml進行右美托咪定復合腹橫肌平面阻滯,C組給予生理鹽水30ml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D組給予0.5μug/(kg.h)右美托咪定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觀察對比四組患者的手術情況、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情況、30d內死亡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認知功能障礙(POCD)和譫妄發生情況。結果A組阿片類藥物用量、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分別為(605.37±46.26)ug、(15.27+0.64)min、(2.68±0.87)d、(9.57+1.87)d、(1.68±0.57)h,B組分別為(534.45±34.54)4g、(13.48±0.56)min、(1.96±0.24)d、(7.48±1.64)d、(1.76±0.44)h,C組分別為(634.68±56.47)ug、(16.67±0.89)min、(3.85±1.24)d、(12.57±2.58)d、(1.85±0.54)h,D組分別為(610.48±44.39)μg、(15.33±0.63)min、(2.63+0.75)d、(10.02±1.78)d、(1.90±0.85)h;B組阿片類藥物用量少于A組、C組及D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均短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術后2、4、8、24h的VAS評分均低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低于A組的13.75%、C組的20.00%、D組的1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2.50%,低于A組的11.25%、C組的16.25%、D組的1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譫妄發生率為5.00%,低于A組的15.00%、C組的21.25%、D組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30d內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橫肌平面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對婦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可以增加治療效果。
[關鍵詞]腹橫肌平面阻滯;右美托咪定;婦科手術;術后譫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5.063
譫妄是一種急性起病的腦功能障礙,表現為認知功能障礙、意識紊亂、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活動減少和睡眠覺醒周期紊亂[1]。譫安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生活質量和增加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2]。因此,尋找一種預防或減少老年患者術后譫安發生發展的治療方法就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結果表明,近年來手術麻醉中腹橫肌平面阻滯可以有效減少患者術后譫妄的發生幾率,很多學者猜測腹橫肌平面阻滯麻醉可以減少手術中對于阿片類藥物的使用以及減輕了患者術后的不良情況[3]。本文將探究腹橫肌平面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對于婦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的影響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8月~2019年7月本院接收的320例需要進行婦科手術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B組、C組及D組,每組80例。A組患者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7.14+5.54)歲;體重34~72kg,平均體重(49.57±10.68)kg。B組患者年齡60~74歲,平均年齡(67.37+5.44)歲;體重36~75kg,平均體重(49.42+10.51)kg。D組患者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7.38+5.21)歲;體重41~78kg,平均體重(49.61±10.25)kg。C組患者年齡60~74歲,平均年齡(67.36+5.32)歲;體重34~53kg,平均體重(40.02±10.39)kg。四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納人標準:①年齡≥60歲患者;②術.前左心室射血分數≥50%且無心臟手術史;②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美國麻醉師協會(ASA)分級為1、2級。排除標準:①不能使用實驗藥物的患者;②年齡>90歲和<60歲患者;③ASA分級≥4級;④手術時間過長或過短者;⑤嚴重的肺部或系統性疾病;⑥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
1.3方法四組患者進行相同的術前準備、麻醉誘導(靜脈注射1.5mg/kg的丙泊酚)、麻醉維持[4~6mg/(kg.h)丙泊酚],在手術中進行腦電雙頻指數(BIS)監測,以BIS指導用量,麻醉后對四組患者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A組給予0.25%羅哌卡因30ml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B組給予0.5μug/(kg.h)右美托咪定復合0.25%羅哌卡因30ml進行右美托咪定復合腹橫肌平面阻滯,C組給予生理鹽水30ml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D組給予0.5ug/(kg.h)右美托咪定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
腹橫肌平面阻滯具體操作:在麻醉誘導后進行,采用便攜式超聲儀,獲取患者腹橫肌平面淺層到深層依次識別皮下脂肪、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腹橫肌等組織的聲像圖,選擇合適的位置注射30ml0.25%羅哌卡因,待藥液擴散、滲透后開始進行手術。右美托咪定:在麻醉誘導后進行,使用靜脈泵注,使用量為0.5g/(kg·h)。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手術情況包括阿片類藥物用量、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手術時間。
1.4.2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情況使用視覺疼痛模擬評分法對四組患者術后2、4、8、24h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4]。
1.4.3死亡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認知功能障礙和譫妄發生情況記錄四組患者30d內死亡率。并發癥包括心肌缺血、心功能衰竭、肺部感染、肺栓塞、肺部感染和腦卒中。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四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A組阿片類藥物用量、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分別為(605.37±46.26)g、(15.27±0.64)min、(2.68±0.87)d、(9.57±1.87)d、(1.68±0.57)h,B組分別為(534.45±34.54)ug、(13.48±0.56)min、(1.96±0.24)d、(7.48±1.64)d、(1.76±0.44)h,C組分別為(634.68±56.47)ug、(16.67±0.89)min、(3.85±1.24)d、(12.57±2.58)d、(1.85±0.54)h,D組分別為(610.48±44.39)!g、(15.33±0.63)min、(2.63±0.75)d、(10.02±1.78)d、(1.90+0.85)h;B組阿片類藥物用量少于A組、C組及D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均短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四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疼痛情況比較B組術后2、4、8、24h的VAS評分均低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四組患者30d內死亡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認知功能障礙和譫妄發生情況比較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低于A組的13.75%、C組的20.00%、D組的1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2.50%,低于A組的11.25%、C組的16.25%、D組的1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譫妄發生率為5.00%,低于A組的.15.00%、C組的21.25%、D組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30d內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目前,對術后譫妄的發生情況研究主要為兩個方面,一是研究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的發生情況以及相關因素調查[5]相關研究得出,老年患者在術后出現譫妄的幾率約為10%~70%,還有相關報道發現不同的手術類型也會對譫妄發生率,產生影響[6]。二是對術后譫妄的發作機制與預防進行研究探討,相關研究發現術后譫妄的發病原因可能與低氧血癥、低血壓、疼痛、不同的麻醉方式以及不同的手術類型有關[7]。還有研究表明,阿片類藥物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
腹橫肌平面阻滯在近年來被廣泛輔助應用于臨床麻醉當中,而且已有多個研究表明神經阻滯可以減少術后譫妄的發生率[8]。右美托咪定是一種能在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患者的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時起到鎮靜作用的藥物,其鎮靜效果顯著,常在手術中使用。本次研究結果結果顯示,A組阿片類藥物用量、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分別為(605.37±46.26)μg、(15.27±0.64)min、(2.68±0.87)d、(9.57±1.87)d、(1.68±0.57)h,B組分別為(534.45±34.54)ug、(13.48±0.56)min、(1.96±0.24)d、(7.48±1.64)d、(1.76±0.44)h,C組分別為(634.68±56.47)4g、(16.67±0.89)min、(3.85±1.24)d、(12.57±2.58)d、(1.85±0.54)h,D組分別為(610.48±44.39)μg、(15.33±0.63)min、(2.63±0.75)d、(10.02±1.78)d.(1.90+0.85)h;B組阿片類藥物用量少于A組、C組及D組,拔管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出院時間均短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術后2、4、8、24h的VAS評分均低于A組、C組及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75%,低于A組的13.75%、C組的20.00%、D組的16.2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為2.50%,低于A組的11.25%、C組的16.25%、D組的13.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譫妄發生率為5.00%,低于A組的15.00%、C組的21.25%、D組的1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四組30d內死亡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腹橫肌平面阻滯聯合右美托咪定對婦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妄的情況減少作用明顯。
綜上所述,腹橫肌平面阻滯復合右美托咪定對婦科手術老年患者術后譫妄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還可以增加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吳建魏,彭菊香,何強,等.超聲引導下局麻藥復合右美托咪定腹橫肌平面阻滯在婦科開腹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中國醫藥導報,2017,14(34):65.
[2]曹為民,范俊峰,陶陽,等.腹橫肌平面阻滯聯合右美托咪定對婦科患者腹腔鏡術后恢復的影響.現代儀器與醫療,2018,24(3):136-138.
[3]王英姿,彭志勇,殷爽,等.右美托咪定復合腹橫肌平面阻滯對腹腔鏡微創手術麻醉恢復質量的影響.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8,39(1):13-17.
[4]陳超,彭蓓.用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對接受開腹手術的腹股溝斜疝患兒進行腹橫肌平面阻滯麻醉的效果.當代醫藥論叢,2018,16(24):23-25.
[5]武柯.右美托咪定復合羅脈卡因在小兒腹橫肌平面阻滯的臨床觀察.臨床研究,2018,26(12):55-57.
[6]張力,袁軍,李繼勇,等.羅哌卡因加右美托咪定腹橫肌平面阻滯用于腹腔鏡術后鎮痛的效果研究.中國內鏡雜志,2017,23(10):16-20.
[7]關世平,郭宗榮,盧澤安.右美托咪定復合右側星狀神經節阻滯對婦科腹腔鏡手術后肩痛的影響.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z1):25-27.
[8]畢競,郭永清,鄭李娜.麻醉對老年患者非心臟手術術后譫妄影響的研究進展.中國藥物與臨床,2017,17(7):995-997.
[收稿日期: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