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目的研究0.03%他克莫司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效果。方法71例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采用丁苯羥酸乳膏治療,觀察組采用0.03%他克莫司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后皮損積分。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脫屑、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丘疹水皰、色素沉著評分分別為(0.74±0.12)、(0.93+0.21)、(0.66+0.13)、(0.77±0.24)、(0.50+0.20)、(0.44+0.04)分,均低于對照組的(1.36+0.30)、(1.91+0.31)、(1.36+0.18)、(1.49±0.30)、(1.21+0.20)、(1.16+0.4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0.03%他克莫司應用于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用藥不良反應相對減少,皮損改善作用明顯,臨床治療效果良好。
[關鍵詞]0.03%他克莫司;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丁苯羥酸乳膏;皮損積分
DOI:10.14163/.cnki.11-5547/r.2020.05.072
患者在長期反復不當使用外用糖皮質激素的情況下易引起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表現為外用糖皮質激素后原發皮損消失,但停藥后可出現炎性損害,如皮損為多形性,皮膚潮紅、干燥、脫屑等,需反復使用激素控制癥狀,且皮炎癥狀持續性加重[1]。此外,部分醫護人員在臨床用藥中對外用激素的適應證掌握程度不足,過度使用糖皮質激素也會使皮損對激素的應用形成依賴,導致其反復發作。他克莫司對部分逆轉因長期外用激素導致的不良反應具有治療作用,臨床研究表明,對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治療效果良好。本次.研究將0.03%他克莫司用于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并探究其臨床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8月收治的71例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將其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男16例,女20例;年齡20~56歲,平均年齡(37.89±11.98)歲。觀察組男15例,女20例;年齡20~58歲,平均年齡(38.14±10.1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診斷標準:①患者使用激素治療>1個月;②停用激素后原有皮損復發或加重;③主觀癥狀存在灼熱感、瘙癢感、疼痛感、干皺感、緊脹感等;④客觀癥狀包括毛細血管擴張、紅斑、潮紅、脫屑、丘疹、水皰、色素沉著、表皮萎縮等。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均符合《激素依賴性皮炎診治指南》[2]中相關標準;②無藥物禁忌證;③治療前未使用過激素、四環素類等藥物;④治療前1個月未使用抗生素治療。
1.2.2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完整;②患有脂溢性皮炎、痤瘡等皮膚疾病;③嚴重心肝腎等疾病;④治療前1周仍在使用激素、非甾體類抗炎藥物。
1.3治療方法兩組均接受常規健康教育、飲食干預、用藥指導、注意事項講解等護理措施。對照組使用丁苯羥酸乳膏(湖南迪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660)治療,丁苯羥酸乳膏局部外用,取適量涂于患處,2~4次/d,持續治療30d。觀察組使用0.03%他克莫司軟膏(浙江萬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243)治療,他克莫司軟膏局部外用,在患處皮膚均勻涂薄層,完全覆蓋,2次/d,持續治療30d。
1.4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L3:顯效:皮損全部消退或消退面積>70%;有效:皮損消退面積在30%~70%;無效:皮損未消退或消退面積<3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x100%。
1.4.2不良反應包括原有紅斑加重、瘙癢感、灼痛感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例數1總例數x100%。
1.4.3皮損積分根據臨床癥狀進行評估[4]:分別對皮膚萎縮、脫屑、紅斑、丘疹水皰、毛細血管擴張,根據無、輕、中、重四級進行評價,對應評分0、1、2、3分;評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皮損程度越嚴重。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皮損積分變化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脫屑、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丘疹水皰、色素沉著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多見于面部,表現為彌漫性紅斑、脫屑、干燥等,部分患者可伴有毛細血管擴張和色素沉著,瘙癢及灼熱感明顯等。引起該癥狀的原因,與患者長期反復不當地使用糖皮質激素具有關系,在臨床范圍內,糖皮質激素主要用于抑制免疫反應、抗過敏、抗炎等途徑,對充血、水腫、皮膚瘙癢、皮損等癥狀具有顯著療效。在病情得到緩解后,應停止使用,但是,部分患者停藥后出現復發跡象,便自行反復使用糖皮質激素,長期以往,便會對糖皮質激素產生依賴。
分析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發病機制可知,其可分為變應性和非變應性兩方面,在類固醇激素作用下,患者血管收縮幅度增加,導致局部代謝產物過度堆積,停止使用激素藥物后,便會出現毛細血管擴張現象;類固醇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促進皮膚表面微生物的繁殖,并同時釋放炎癥介質,從而導致患者對激素藥物產生依賴性,臨床上對此多采用停用激素、以抗組胺藥物治療,并配合非激素類乳膏外用,以減輕癥狀[5,6]。本次研究中,對照組使用丁苯羥酸乳膏屬于不含皮質內固醇的外用制劑,在局部皮膚使用后可達到較高的藥物濃度,臨床多用于濕疹、神經性皮炎等皮膚疾病的治療中,觀察組使用的0.03%他克莫司則是屬于非甾體大環內酯類免疫抑制劑,其免疫抑制活性遠高于環孢素,可對T細胞活性進行抑制,并在細胞因子網絡中進行干擾,調節Th1/Th2的比值,阻滯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對組胺的釋放行為,使炎癥反應受到抑制,改善患者的皮損癥狀[7]。
他克莫司屬于臨床常見藥物,其主要成分為他克莫司,該藥效成分與T細胞的特異性胞漿內免疫親和蛋白結合后,可對鈣調磷酸酶進行抑制,使T細胞內鈣依賴性信號傳導途徑被阻斷,進而組織白細胞介素(IL)-2、IL-3、IL-4、IL-5及其他細胞因子的轉錄及合成,并抑制IL-2的受體表達[8,9]。經體外研究發現,他克莫司的應用范圍呈逐漸擴大趨勢,因其具有顯著的免疫抑制,可進行抗炎、抗增生、抗高血脂、抗血栓等多種作用,并能減少紫外線的誘發反應。對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治療,關鍵在于如何使皮膚表皮細胞恢復原有的皮膚屏障功能,減少對激素的依賴,因此,以抑制炎癥反應為前提的他克莫司,可在減輕炎性因子在局部皮膚活動的同時,促進皮膚屏障的恢復。
臨床研究指出,他克莫司作為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可替代糖皮質等激素制劑的抗炎效用,并能同時確保患者不會因長期外用藥物引起激素治療的多項不良反應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97.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脫屑、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皮膚萎縮、丘疹水皰、色素沉著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他克莫司的皮膚滲透性較好,在通過皮膚外用,與T淋巴細胞的胞質蛋白FK一BP進行結合,降低鈣調磷蛋白磷酸酶的磷酸酯活性,抑制炎癥介質及細胞因子的活性,在發揮抗炎作用的同時,可促進患者皮膚屏障功能的恢復。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皮損癥.狀不同,他克莫司的治療效用也存在差異,這與激發真菌或細菌感染致病因子的發作機制相關,其對病原體感染的治療效果尚無法達到預期目標。
綜上所述,在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患者中采用0.03%他克莫司治療,可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顯著改善,皮損程度減輕,不良反應發生率相對較低,表明藥物使用具有安全性,且臨床治療效果較高,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海貞,馮敏,張維娜,等.紅黃光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研究.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7,33(6):367.
[2]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分會美容專業組.激素依賴性皮炎診治指南.臨床皮膚科雜志,2009,38(8):549-550.
[3]劉成林,朱海東.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療效.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24):175.
[4]杜俊芳.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效果.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4):153-154.
[5]李衛民,倪紅.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療效觀察.解放軍醫學雜志,2015,40(8):686.
[6]丁寧.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療效.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9):81-82.
[7]王文鑫.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的臨床分析.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4):143-144.
[8]張海璐,李冬芹,羅楊,等.他克莫司聯合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療面部激素依賴性皮炎29例臨床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4(10):1095-1096.
[9]童豹.他克莫司軟膏治療面部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臨床療效評價.中國處方藥,2016,14(5);:6-57.
[收稿日期:2019-10-17]